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巴彥淖爾六大寺廟,佛光普照之地金光閃耀

我是瓜子界扛把子三胖蛋,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巴彥淖爾的寺廟, 每一座寺廟都有說不盡的故事。

大光明寺位於臨河東郊,

原為建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元年1756年)的章嘉廟。 1999年, 妙仲法師舍逸忘苦、披心瀝膽, 發大誓願, 與護法張永寬居士在章嘉廟原址興建漢傳佛教道場——大光明寺。 大光明寺有一棵遠近聞名, 被奉為“神樹”的菩提古樹。 據說, 這棵古樹當時就種在原章嘉廟大雄寶殿門前, 現雖已歷經300多年的雨雪風霜, 但仍然枝繁葉茂, 鬱鬱蔥蔥。

大雄寶殿壁畫:十八羅漢

文殊殿、觀音殿

觀音殿內供奉的觀世音菩薩

九龍壁

2010年落成的千佛塔

大光明寺住持妙仲法師

甘露寺俗稱常素廟, 坐落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哈達村, 始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當地寂成和尚(俗名裴金維)創建。1934年,據說此地旱災嚴重,村民久仰寂成法師法力高超,懇求為之祈雨。法師端坐法台誦經三日,菩薩顯靈,普降甘霖,百姓感恩戴德,盛讚常素廟為“甘露寺”,甘露寺之名從此叫響。

門 樓

農曆二0一一年六月十四日舉辦的妙聞大和尚升座法會

圓通寶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大雄寶殿供奉的南海觀音

寶蓮禪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東二十公里處的蠻會鎮。寺院占地面積一百餘畝,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以寺北行十餘公里,是綿延東西巍峨聳立的陰山山脈。南望三十公里是奔騰洶湧的九曲黃河,西有浩瀚的烏蘭布和沙漠,東有廣袤的烏拉特大草原。可謂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平原千里寶蓮開

寶蓮禪寺始建於1938年,原名“淨光寺”,由山西河曲海潮庵寺昌生、昌法兩位大德開山。建有“大雄寶殿”一座,僧舍十餘間,來往僧人頻繁,香火旺盛。1958年,因當地大種水稻造成土地陰滲,遂致寺院坍塌,一切活動俱停。1994年以藏寶老和尚、藏文老和尚及李存良居士為首發起籌建工作,重建 “大雄寶殿”及東西禪房。

寶蓮盛開玉鳳來

萬朵白蓮漫天綻放

晴空萬里祥雲飄飄

佛教文化長廊位於廣場兩側。東廊長一百四十五米,廊頂繪有釋迦牟尼佛從入胎、降生、出家、修道、轉法輪、度眾生、成佛及涅槃一生的故事;西廊長七十六米,廊頂繪有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種神通變化等神妙典故。東側中間大廳供奉有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說法之石雕塑像,手結拈花印,示大乘教,度有緣人。

前來參拜的人

圓通寶殿供奉的南海觀音

圓通寶殿東側供奉的文殊菩薩和五百羅漢

慈雲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寺院距巴彥淖爾市首府所在地臨河區僅49公里。寺院創建于1938年,時僅為一位姓張的大善人變盡家財建起的兩間土房。張善人曾預言,寺院在過後將得逢大德高僧,在該寺廣傳聖教,紹隆佛祖家業。2001年應廣大漢地信眾虔誠祈請,具德金剛上師玖美俄薩活佛,遠從藏地來坐床慈雲寺,從此發開了慈雲寺歷史的嶄新篇章。

玖美俄薩活佛

玖美俄薩活佛是我國藏傳佛教界廣有影響的江貢老活佛和貢唐仁波切等大德龍象的弟子,秉承甯瑪巴、格魯巴傳承。玖美俄薩活佛因修持嚴謹,道風高尚,慈悲湣懷,法脈嚴純,在藏地就久負盛名,見年來更是得到了漢地弟子的敬仰。現上師的弟子遍佈滬、甯、江、浙、京、津府地,東北三省和蒙藏等地區。

三身殿

觀音殿

內蒙古名刹——巴音善岱廟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境內,坐落在有十二條龍尾纏繞之像的扇形山坡上。

巴音善岱廟大雄寶殿復原圖

“文革”期間,巴音善岱廟被摧毀並消失。據說,當時一把熊熊大火燃燒了半個月,使恢弘壯麗的建築群灰飛煙滅。廟宇門前潺潺流淌的小溪也變得混濁不堪,廟宇周圍十二條龍尾纏繞之像變得黯淡失色,只留下一處處斷壁殘垣在漠風中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2008年,“烏拉特後旗巴音善岱廟民間修復籌備委員會”成立。9月19日舉行了修復開工儀式。2009年5月15日臨河慈雲寺玖美俄薩活佛應四眾祈請,在古廟遺址舉行隆重的密宗大殿奠基慶典。2010年10月30日大殿落成開光。之後又陸續建成了僧侶寮房和居士樓。

2010年落成的密宗大殿高聳入雲,氣勢恢宏

大殿前廊

四大股普濟寺原名四大股廟,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由當地紳士王同春、萬太公、萬德原和四川商人郭大義合成四股,重新修浚短鞭子渠後建此廟。四大股廟規模宏大、建築工藝精湛。有正殿、東偏殿,東西兩側禪房、山門、鐘樓、鼓樓、藥樓以及坐南朝北與廟宇相對的戲臺等建築物。寺內諸佛像高約5至7尺,泥塑飾金。四大股廟佛事活動頻繁,香火旺盛。抗日戰爭時期列蒙厄運遭遇損毀。

天王殿

韋馱殿

韋陀菩薩

大雄寶殿

始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當地寂成和尚(俗名裴金維)創建。1934年,據說此地旱災嚴重,村民久仰寂成法師法力高超,懇求為之祈雨。法師端坐法台誦經三日,菩薩顯靈,普降甘霖,百姓感恩戴德,盛讚常素廟為“甘露寺”,甘露寺之名從此叫響。

門 樓

農曆二0一一年六月十四日舉辦的妙聞大和尚升座法會

圓通寶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大雄寶殿供奉的南海觀音

寶蓮禪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東二十公里處的蠻會鎮。寺院占地面積一百餘畝,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以寺北行十餘公里,是綿延東西巍峨聳立的陰山山脈。南望三十公里是奔騰洶湧的九曲黃河,西有浩瀚的烏蘭布和沙漠,東有廣袤的烏拉特大草原。可謂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平原千里寶蓮開

寶蓮禪寺始建於1938年,原名“淨光寺”,由山西河曲海潮庵寺昌生、昌法兩位大德開山。建有“大雄寶殿”一座,僧舍十餘間,來往僧人頻繁,香火旺盛。1958年,因當地大種水稻造成土地陰滲,遂致寺院坍塌,一切活動俱停。1994年以藏寶老和尚、藏文老和尚及李存良居士為首發起籌建工作,重建 “大雄寶殿”及東西禪房。

寶蓮盛開玉鳳來

萬朵白蓮漫天綻放

晴空萬里祥雲飄飄

佛教文化長廊位於廣場兩側。東廊長一百四十五米,廊頂繪有釋迦牟尼佛從入胎、降生、出家、修道、轉法輪、度眾生、成佛及涅槃一生的故事;西廊長七十六米,廊頂繪有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種神通變化等神妙典故。東側中間大廳供奉有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說法之石雕塑像,手結拈花印,示大乘教,度有緣人。

前來參拜的人

圓通寶殿供奉的南海觀音

圓通寶殿東側供奉的文殊菩薩和五百羅漢

慈雲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寺院距巴彥淖爾市首府所在地臨河區僅49公里。寺院創建于1938年,時僅為一位姓張的大善人變盡家財建起的兩間土房。張善人曾預言,寺院在過後將得逢大德高僧,在該寺廣傳聖教,紹隆佛祖家業。2001年應廣大漢地信眾虔誠祈請,具德金剛上師玖美俄薩活佛,遠從藏地來坐床慈雲寺,從此發開了慈雲寺歷史的嶄新篇章。

玖美俄薩活佛

玖美俄薩活佛是我國藏傳佛教界廣有影響的江貢老活佛和貢唐仁波切等大德龍象的弟子,秉承甯瑪巴、格魯巴傳承。玖美俄薩活佛因修持嚴謹,道風高尚,慈悲湣懷,法脈嚴純,在藏地就久負盛名,見年來更是得到了漢地弟子的敬仰。現上師的弟子遍佈滬、甯、江、浙、京、津府地,東北三省和蒙藏等地區。

三身殿

觀音殿

內蒙古名刹——巴音善岱廟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境內,坐落在有十二條龍尾纏繞之像的扇形山坡上。

巴音善岱廟大雄寶殿復原圖

“文革”期間,巴音善岱廟被摧毀並消失。據說,當時一把熊熊大火燃燒了半個月,使恢弘壯麗的建築群灰飛煙滅。廟宇門前潺潺流淌的小溪也變得混濁不堪,廟宇周圍十二條龍尾纏繞之像變得黯淡失色,只留下一處處斷壁殘垣在漠風中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2008年,“烏拉特後旗巴音善岱廟民間修復籌備委員會”成立。9月19日舉行了修復開工儀式。2009年5月15日臨河慈雲寺玖美俄薩活佛應四眾祈請,在古廟遺址舉行隆重的密宗大殿奠基慶典。2010年10月30日大殿落成開光。之後又陸續建成了僧侶寮房和居士樓。

2010年落成的密宗大殿高聳入雲,氣勢恢宏

大殿前廊

四大股普濟寺原名四大股廟,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由當地紳士王同春、萬太公、萬德原和四川商人郭大義合成四股,重新修浚短鞭子渠後建此廟。四大股廟規模宏大、建築工藝精湛。有正殿、東偏殿,東西兩側禪房、山門、鐘樓、鼓樓、藥樓以及坐南朝北與廟宇相對的戲臺等建築物。寺內諸佛像高約5至7尺,泥塑飾金。四大股廟佛事活動頻繁,香火旺盛。抗日戰爭時期列蒙厄運遭遇損毀。

天王殿

韋馱殿

韋陀菩薩

大雄寶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