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夕|阿嬤的《牡丹亭》

阿嬤愛昆劇。 從我記事起阿嬤總愛在阿公婉轉的笛聲中唱上幾句。 曲子很慢, 阿嬤唱得亦是很慢。 但是我總能感到聲音中有種柔柔軟軟的東西, 很溫暖。 縱使歲月讓阿嬤的聲音不再那般驚豔, 但正是這種柔軟的東西, 卻能深深觸到心的深處。

前段時間, 阿公去世了。 我整理整理行囊, 去看看仍在故鄉的她。

阿嬤住的是家中的老院子, 她說住的久了, 都有了感情。 而我知道, 這裡有著阿公的溫度, 有著她和阿公度過的點滴歲月。 人, 最捨不得的往往是心中最柔軟的。 其實, 阿嬤捨不得阿公。

家中的老院子承載著他們太多的回憶。

縱使兒女們都願意接阿嬤去住, 她也只是揮揮手, 想待在這裡。 她知道, 這裡有著阿公的味道。 記憶中的院子不大, 花草卻不少, 每每下了雨, 雨水打在青瓦上, 頗為動聽。 遇到晴天, 陽光可透過樹蔭, 斑駁灑在地面上。 偶然凹凸的路面上, 雜雜地長著野草。

帶著兒時的記憶, 故鄉很遠, 心卻覺得很近。

到達時, 阿嬤一個人在老院子中曬著太陽, 旁邊的桌上放著《牡丹亭》的拓本。 許久不見, 些許皺紋悄悄地爬上了她的額頭。 阿嬤很愛美, 她年輕的時候是劇團的角兒。 從那時起, 她總會打扮著自己。 記得阿公在世時, 阿嬤總會打趣到自己比阿公年輕多了, 打趣兒完, 她總愛和阿公分享些下時令的瓜果。

現在, 阿嬤一個人,

她漸漸忘了打理自己。 或許, 是點滴的思念, 讓她忘卻了外在吧。 突然, 書掉落在地上, 阿嬤被驚醒。 她仿佛沒有見到我們似的, 急切地找著那拓本, 就像遺失掉珍貴玩具的孩子。

阿嬤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拓本, 輕輕地撫摸著。 好怕這一摔, 書便會從她的身邊消逝。 是啊, 這書是阿嬤和阿公的定情信物。 阿嬤保存了很多很多年。 她常常給我講著她和阿公的故事……

年輕的阿嬤很漂亮, 她是劇團的名人兒。 每次演出, 總會有很多商人巨賈前來捧場。 阿嬤的每一舉動都會牽動很多人的心。 其中, 也包括阿公的。

人人都知道阿嬤很會唱昆劇, 可是她鮮有提及。 在阿嬤心中, 昆劇是唱給喜歡人聽的。 阿嬤年輕時聲音很圓潤, 每當她唱起《碧玉簪》。

人們總能感受到一種江南靈秀的氣息。 舞臺上的她一舉一動, 盡態極妍。

追求阿嬤的人很多。 可是每次說起阿公她就掩飾不了內心的那份欣喜。 阿公那時是商家的少爺, 和大多數的富家子弟不同, 因為家教的緣故, 他卻頗有才華。 阿公很會寫詩, 很擅長中國畫, 而且他的字也很好。 阿公寫了很多東西給阿嬤, 但最能打動阿嬤的便是那《牡丹亭》的拓本了。 精選的戲本, 蠅頭的小楷, 一行行, 一頁頁, 都散著墨香。 正是那拓本, 她決定和阿公在一起。

好景不長, 戰爭擾亂了一切。 然而這段歲月, 阿嬤卻覺得她格外的幸福。 白天, 他們躲避著戰亂;夜間, 在阿公的笛聲中, 她唱著唯美典雅的小曲兒。 有著那份愛, 那裡都會溫暖。

那拓本一直被阿嬤珍藏,

陪著她輾轉流離了很多地方。 阿公不知, 阿嬤不言。 她小心珍藏他們的定情信物。

阿嬤和阿公很相愛。 五十年的歲月如白駒過隙一般。 後來, 他們一同置辦了這個小院子, 一同迎接一個個孩子的降生。 他們日子雖平淡卻很幸福。 直到不久前, 阿公的去世。

我的思緒漸漸回到現實。 粉紅的晚霞點飾了天空, 阿嬤在裡屋忙碌著。 院子裡飄著桂花的清香。 雙手翻過那拓本。 阿嬤的卻意外字映入眼簾。

“我是高山中的啼鳴, 你是空穀裡的傳響;我是清晨的一滴露水, 你是微陽的一縷晨光;我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原點, 你是浩瀚中無邊無際的丈量;我是前生的緣, 你是來世的企盼;我是你的癡與怨, 你是我的願與念;我是你南柯般的一夢,

你卻是我生生世世的永恆。 ”

在文字中靜靜地感受著, 感受著他們永不凋零的愛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