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銳參考|如何適應一個強大中國?文在寅向韓國人推薦的這套書火了

在中韓建交迎來25周年紀念日之際, 一套題為《明見萬里》的圖書經韓國總統文在寅推薦後迅速走紅。 文在寅評價說, 無論個人還是國家, 都應讀讀這套書, 為應對未來社會變化做準備。 此言一出, 這套書在韓國掀起暢銷熱浪。 在韓國最大實體書店教保文庫, 此書銷售量在短短一個週末增長了10倍。

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套以介紹韓國社會熱點話題為主的書中, 特意選擇了中國與朝鮮作為兩個獨立章節, 進行深入分析。 在中國章節中, 書中避免了韓國社會上部分人存在的對中國崛起的負面意見, 深入淺出地為韓國讀者提供了一個客觀公正看待中國崛起的視角。

透過此書的暢銷可以看出, 在韓國社會, 主流意見仍然重視中國因素對韓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希望與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

在韓國書店中, 《明見萬里》叢書和有關韓國經濟政策的書籍一起被擺在顯眼位置。

(資料圖片)

“中國崛起”成韓國熱門話題

在韓國, 儘管存在對中國國力大幅提升的失落感與不服氣情緒, 但主流意見希望“搭便車”, 借鑒中國崛起的經驗, 提升本國競爭力。 《明見萬里》的暢銷, 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種傾向。

《明見萬里》是由韓國KBS電視臺於2015年製作的同名系列紀錄片結集出版的社科類書籍。 全書共分三冊, 內容涉及韓國社會關心的熱門話題, 如人口、醫療、經濟、教育、中國等方面。 這部紀錄片早先在KBS電視臺播出時, 就曾創下極高收視率。

書中的中國章節, 通過“走向世界的中國人”“中國經濟危機論”和“熱衷創業的中國90後”三個主題, 分析了中國崛起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該章中的一節以《無所畏懼的兩億年輕人》為小標題, 講述了中國90後如何創業和生活, 以及互聯網經濟給中國帶來的巨大活力。

有韓國讀者評論說, 這套書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中國, 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和“一個真實的中國”。 還有韓國讀者表示, 中國正不斷崛起, 該書能幫助韓國人思考應該如何應對挑戰。

近年來, 中國崛起一直是韓國社會的熱門話題。 2014年, 韓國KBS電視臺製作的以中國崛起為主題的系列紀錄片《超級中國》, 在韓國的收視率達到10%, 遠高於同類型節目, 引發中韓社會對“超級中國”這一話題的熱議。 之後, 《明見萬里》《超級亞洲》等多部紀錄片也將中國崛起作為主題。 這些紀錄片不同于以往韓國輿論對中國兩極化的片面觀點,

而是選擇了相對正面、客觀的角度, 以引發韓國社會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反思。

在韓國最大實體書店教保文庫, 《中國政治體制如何運轉》《中美霸權競爭的時代》《從現在開始, 學習中國吧》等涉華書籍都是社科類的熱門書籍。 這些書從不同角度深入介紹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現狀, 體現出韓國民眾普遍對中國感興趣, 想要全面瞭解今天的中國。

“難以想像韓國離開中國市場”

從記者近期在韓採訪外交人員、企業高管、政治分析人士以及民間友好團體的情況看, 韓國各界普遍認為, 在當前中韓關係中, 經濟因素仍起決定性作用, 將來推動韓國進一步離美親華, 首先有賴於中國國力進一步增長, 經濟繼續走強。

韓國讀者歡迎《明見萬里》這樣的書籍佐證了這種觀點。

“難以想像離開中國市場, 韓國會怎樣。 ”在韓國, 記者在不少場合都聽到韓國人說類似的話。

現階段, 三星、SK、現代汽車、大韓航空等韓國企業日益將中國視為“第二個本土市場”, 甚至認為中國市場是比韓國本土更重要的市場。 資料顯示, 2013年, 三星電子在華銷售額已超過韓國本土。 韓國早已成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多位元韓國大企業高管曾對記者表示, 即使拋開政治、外交、人文等領域不談, 單是經濟領域, 對於韓國來說, 中國的影響力已經達到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地步。 學習中文、閱讀中國相關書籍, 成為精英人士瞭解中國的重要途徑。

現階段, 中國是韓國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2008年以來,在韓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約有六成來自中國。

韓國社會有強烈危機感

不容忽視的是,韓國社會在重視中國經驗、中國機遇的同時,也有輿論認為“中國風險”業已成為影響韓國經濟發展、金融市場乃至普通民眾生活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也是《明見萬里》等涉華書籍中關注的重點之一。

有研究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每回落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韓國經濟減速0.4個百分點,這被形象比喻為“中國經濟打噴嚏,韓國就會感冒”。

同時,對自身未來的強烈危機感,也是韓國高度關注中國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有關韓國在中日兩個強國夾縫中求生存的“三明治”理論,一直很有市場。作為一個人口不多、市場狹小、資源匱乏的中型國家,如何確保韓國在中日兩強之間體現自身優勢,參與亞洲乃至全球競爭?既然中國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如何適應一個強大的中國?如何與中國共同生存、共同發展?怎樣才能讓韓國避免陷入邊緣化?這些都是韓國各界高度關心的話題。

《超級中國》《明見萬里》等紀錄片和書籍在韓國的熱映和熱銷反映了韓國社會的這種焦慮。歸根到底,關注中國崛起的話題,依然是韓國長期以來“三明治”論的一個延伸,表達了韓國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強烈危機感。

不過總體來看,當前韓國各界普遍認為,中國時代的到來,對韓國而言,機遇遠大於挑戰。儘管中韓之間目前因為“薩德”問題關係受挫,但是韓國各界,尤其是經濟界仍期待新政府儘快與中國改善關係,期待龐大的中國市場能成為韓國經濟再騰飛的助力。也正因為如此,新常態、“一帶一路”、滬港通等等,這些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專業詞彙,早已為韓國媒體、精英人士乃至普通民眾耳熟能詳。韓國各界都迫切希望從這些新名詞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是韓國最大交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2008年以來,在韓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約有六成來自中國。

韓國社會有強烈危機感

不容忽視的是,韓國社會在重視中國經驗、中國機遇的同時,也有輿論認為“中國風險”業已成為影響韓國經濟發展、金融市場乃至普通民眾生活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也是《明見萬里》等涉華書籍中關注的重點之一。

有研究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每回落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韓國經濟減速0.4個百分點,這被形象比喻為“中國經濟打噴嚏,韓國就會感冒”。

同時,對自身未來的強烈危機感,也是韓國高度關注中國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有關韓國在中日兩個強國夾縫中求生存的“三明治”理論,一直很有市場。作為一個人口不多、市場狹小、資源匱乏的中型國家,如何確保韓國在中日兩強之間體現自身優勢,參與亞洲乃至全球競爭?既然中國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如何適應一個強大的中國?如何與中國共同生存、共同發展?怎樣才能讓韓國避免陷入邊緣化?這些都是韓國各界高度關心的話題。

《超級中國》《明見萬里》等紀錄片和書籍在韓國的熱映和熱銷反映了韓國社會的這種焦慮。歸根到底,關注中國崛起的話題,依然是韓國長期以來“三明治”論的一個延伸,表達了韓國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強烈危機感。

不過總體來看,當前韓國各界普遍認為,中國時代的到來,對韓國而言,機遇遠大於挑戰。儘管中韓之間目前因為“薩德”問題關係受挫,但是韓國各界,尤其是經濟界仍期待新政府儘快與中國改善關係,期待龐大的中國市場能成為韓國經濟再騰飛的助力。也正因為如此,新常態、“一帶一路”、滬港通等等,這些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專業詞彙,早已為韓國媒體、精英人士乃至普通民眾耳熟能詳。韓國各界都迫切希望從這些新名詞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