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關節炎的五大治療方法

楊璞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 一般是由於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 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 患者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人, 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骨關節炎可發生在人體任何一個關節, 但以負重關節為主, 如髂關節、膝關節等。

一般說來, 隨著年齡增長, 骨關節炎發病率會逐漸增加。 有統計資料顯示,

60歲以上的人發生率為60%, 80歲以上達到達80%。 治療骨關節炎主要有以下四類方法。

1

骨關節炎的封閉針療法

很多骨關節炎患者都有過打封閉針的經歷, 這種療法不需要住院, 在門診就可完成, 患者注射完就可以走, 簡便快捷。 這種治療方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消炎止痛。 打針後15分鐘內, 患者應密切觀察注射部位是否紅腫, 有無過敏反應。 打針後3天內, 患者應避免注射部位運動, 防止沾水, 保持皮膚清潔。

打封閉針時, 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 打封閉針需要嚴格選擇適應症。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周建斌副主任醫師提醒, 打封閉針適用於骨關節炎等具有明顯局部痛點的病症, 而不適用於身體大面積彌漫性疼痛者。

其次是要準確定位, 打對地方, 效果才能立竿見影。 最後還要注意, 患者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保證操作無菌, 避免感染。

醫生對用藥劑量、次數、間隔時間需要嚴格控制, 儘量減少和避免副作用的發生。

2

骨關節炎的西藥治療

由於骨頭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 因此大家在補鈣的時候不要忘了補磷, 比如適當多吃穀物補充。 還要測定一下體內的維生素D是否充足, 如果維生素D不足的話, 即使吃了再多的鈣片, 也吸收不了, 到不了骨頭, 而只是隨大便排泄了。 需要注意的是, 維生素D也不能補太多, 過量的維生素D恰恰增強了破骨細胞的功能, 而抑制了成骨細胞的功能。 所以, 盲目地服用含有維生素D的保健品或者藥品, 反而可能使骨骼變得更疏鬆。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營養軟骨的藥物, 如氨基葡萄糖類藥, 能促進軟骨細胞的活性, 使關節裡生成更多的軟骨基質, 修復遭到破壞、磨損的軟骨。

嚴重疼痛時建議用消炎鎮痛藥。 這是廣大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因為是炎症直接導致了關節的疼痛、腫脹以及功能障礙, 因此不得不到醫院來治療。 這時的治療主要是使用各種消炎鎮痛藥。

一些人認為, 骨關節炎主要是由於以往的勞損、過量運動引起的, 而且服藥後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於是患病後拒絕鍛煉身體;也有一些人認為骨關節炎是由於運動少、關節不靈便了, 一定要多運動。 上面兩種觀點都是不對的。 在服藥同時也要合理運動。

3

骨關節炎的中醫藥治療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周建斌副主任醫師介紹說, 骨關節炎屬中醫“痹證”範疇, 是由於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閉阻經絡, 影響氣血運行, 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 或有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 明代著名醫家李中梓在《醫宗必讀•痹》中記載了骨關節炎的治療法則:“治外者, 散邪為急, 治藏者, 養正為先。 ”

中醫對於骨關節炎的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 方法頗多。 以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為例, 可採用中藥內服、中藥熏洗、針灸、推拿等進行綜合治療。

中藥內服對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分為初、中、後三期辨證論治。 初期為瘀血阻絡型, 治宜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理氣止痛;中期為肝腎虧虛,

治宜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除濕止痛;後期為氣陰兩虛型, 治宜培補肝腎、益氣活血, 佐以通絡。

中藥熏洗常用外洗方多用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桑寄生、川牛膝、威靈仙、紅花、川椒、艾葉等水煎外洗, 同時將藥渣用布包好熱敷患處。

針灸治療可起到舒筋通路、活血止痛、滑利關節的作用。 取穴部位:內外膝眼、梁丘、血海、陰陵泉、犢鼻、足三裡、委中、承山、太溪及患膝髕周部位。

推拿治療主要手法以按揉法、彈撥法、搖法等。 患者仰臥位, 醫者先以點法點按以上穴位, 後以按揉法、拿捏法作用於大腿股四頭肌及膝髕周圍, 直至局部發熱為度。 然後醫者站在患膝外側, 用雙拇指將雙髕骨向內推擠, 同時垂直按壓髕骨邊緣壓痛點, 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最後用單手掌根部按揉髕骨下緣,反復多次。做完後醫者作膝關節搖法,同時配合膝關節屈伸、內旋、外旋的被動活動,最後在膝關節周圍行擦法結束。

中藥外敷治療中藥外敷治療是將藥物製成膏或散劑,直接敷貼於患處。利用藥物加熱後的熱能及藥物本身的透入,具有雙重功效,熱能可使皮膚黏膜充血擴張,使藥物的有效成分能滲透到關節組織內;所用中藥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作用。兩者協同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減輕靜脈瘀滯,降低骨內壓力,促進關節積液吸收,緩解疼痛和腫脹,從而達到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

中醫理療各種熱療、中藥離子導入治療等物理療法,通過對患處的理療刺激皮膚和相關組織釋放組胺,直接或間接地擴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使局部炎症滲出吸收,控制炎症反應,而達到止痛治病之功。

4

骨關節炎的針刀治療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周建斌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針刀治療骨關節炎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般會選取患者關節周圍痛點及硬結,松解剝離組織粘連,恢復肌腱、韌帶動態平衡,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根據生物力學松解高張部位,重建動態平衡。用針刀刺激穴位,改善血運及滑液分泌。

5

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對於經保守治療無明顯療效,病變嚴重及關節功能明顯障礙、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以緩解疼痛、矯正畸形和改善關節功能。治療方法有人工關節置換術等,其中人工關節置換術為最常用的手術方式。

主管單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最後用單手掌根部按揉髕骨下緣,反復多次。做完後醫者作膝關節搖法,同時配合膝關節屈伸、內旋、外旋的被動活動,最後在膝關節周圍行擦法結束。

中藥外敷治療中藥外敷治療是將藥物製成膏或散劑,直接敷貼於患處。利用藥物加熱後的熱能及藥物本身的透入,具有雙重功效,熱能可使皮膚黏膜充血擴張,使藥物的有效成分能滲透到關節組織內;所用中藥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作用。兩者協同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減輕靜脈瘀滯,降低骨內壓力,促進關節積液吸收,緩解疼痛和腫脹,從而達到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

中醫理療各種熱療、中藥離子導入治療等物理療法,通過對患處的理療刺激皮膚和相關組織釋放組胺,直接或間接地擴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使局部炎症滲出吸收,控制炎症反應,而達到止痛治病之功。

4

骨關節炎的針刀治療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周建斌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針刀治療骨關節炎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般會選取患者關節周圍痛點及硬結,松解剝離組織粘連,恢復肌腱、韌帶動態平衡,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根據生物力學松解高張部位,重建動態平衡。用針刀刺激穴位,改善血運及滑液分泌。

5

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對於經保守治療無明顯療效,病變嚴重及關節功能明顯障礙、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以緩解疼痛、矯正畸形和改善關節功能。治療方法有人工關節置換術等,其中人工關節置換術為最常用的手術方式。

主管單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