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季羨林之子訴北大返還父親遺物案二審開庭,去年一審敗訴

季承在一審庭審現場。

3月6日, 這件頗受關注的案子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 季承到庭參加庭審。 季承說, 當初父親季羨林與北大之間僅為“字畫藏品暫存關係”, 一審法院卻將字畫認為“有扶貧、救災等公益性質”而不可原物返還所有權人的贈品, 屬於誤判。

同時, 季承表示, 其父親季羨林在捐贈這些東西時並沒有考慮其他遺產繼承人的權利, 一審判決僅將他視為“書囑受託人”, 遺漏了他作為遺產繼承人即所有權人的身份。

據悉, 由於涉及北大一方需提供的關鍵證據, 案件被申請延期審理,

同時北大未對季承的上訴作出答辯回應。

【相關連結】季羨林生前身後:“遺產門”、“盜畫門”、“烏龜門”……

在季羨林病重及逝世前後, 發生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爭議事件。

2008年10月30日, 《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等媒體先後報導了季羨林先生私人藏品遭遇拍賣的新聞, 前者標題直接點明“盜賣”二字。 2007年4月開始, 舉報人張衡在拍賣會上多次拍到季羨林的私人藏品, 他認為這些收藏品是真跡, 並懷疑他們是被盜賣的。

季羨林生前在家中品賞書法藝術。

新華社記者到醫院向季老瞭解此事。 季羨林表示, 他“從未授權任何人處理自己財產”。 2001年, 國學大師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簽訂捐贈協議, 把個人收藏的大量珍貴文物捐贈北大。 而舉報人提到的多次被拍賣市場叫拍的“拍賣品”,

是季老家中保存的、紀念性質的私人藏品。

北京大學有關部門為此發表聲明稱, 拍賣行所拍作品, 均為假冒品, 季先生家中藏品並無損失。

季羨林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隨即接受了《東方早報》的採訪, 稱即便“舉報人的東西是假的, 也不代表季老的東西沒丟”, 並透露季老平素生活起居都靠北大派人照顧料理, 即便是季老的親人和學生, 平時也難以見到他一面。

時年70多歲的季承是季羨林先生獨子, 他在獲悉季老書畫被盜的傳言後馬上聯繫北京大學, 要求見父親一面。 得到的答覆是:不同意。 事實上, 在此之前, 他已經有13年未與父親見面了。 直到11月7日, 父子兩人再度在301醫院高幹病房重逢。

對於季老父子13年不相見的原因, 北大知情人士表示, 13年前, 由於季老父子之間出現矛盾, 導致兩人不見面, “當時季老身體還很健康, 可以去各地開會, 北大根本阻礙不了兩人相見。 ”

而季承在接受《東方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是楊銳和李玉潔(均為季老秘書)的阻隔, 不讓我們父子見面。 ”他稱北大不但隔斷了他們父子的相見, 還不讓其他親屬探望父親。

與此同時, 根據兩段視頻顯示, 身在醫院的季羨林本人也知道偷畫一事, 並且表達了不需要北大給他分配的秘書的意願。

父子相見冰釋前嫌之後, 2008年11月28日, 季承來到北京大學, 出示了季老簽名蓋章的字條, 但正文內容不是季老的筆跡。 字條中說, 由季承處理有關財產的一切事宜,

以前給李玉潔和楊銳的一切授權全部作廢, 他要求把季老一切字畫、書籍、手稿、財物全部交給他。

北大知情人士通過《京華時報》表示:“學校認為, 季老現在還健在, 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 北大也一定會尊重。 ”

季承當時告訴《東方早報》, 自己有多份季羨林親筆書寫的授權書, 其中2008年12月6日的內容是:“全程委託我兒子季承全權處理一切事務。 ”公證人是蔡德貴教授和李小軍, 他再三強調:“這些授權書均出自父親的真實意願。 ”

此外, 季承透露說自己無法進入季老在藍旗營的房子。 據悉, 季老的藏品主要已經被轉移到那裡了。 儘管北大的相關調查已經結束, 但北大方面一直拒絕履行交接手續。

2009年7月11日, 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辭世,

享年98歲。

孰料, 7月19日季羨林遺體告別儀式上出現這樣一出鬧劇。 一位自稱為北大老師的王如女士在追悼會後表示“錢文忠要偷季老的烏龜”, 並指責錢文忠指揮季羨林之子季承掏空季老財產。 錢文忠隨即在博客上發表“致北京大學党、政領導的一封信”, 敦促北大校方能徹查王如的真實身份。 事後得悉, 這位王如是季羨林前任秘書李玉潔的乾女兒。

緊接著, 2009年8月, 季承向媒體披露, 季老去世後, 作為季老的兒子, 他到銀行查帳發現李玉潔隱匿了多個季羨林先生的帳戶, 金額驚人。 季承當時表示:“她(李玉潔)一直隱瞞不說, 這些財產就是她偷的。 ”錢文忠其後也表示, 在李玉潔掌握鑰匙期間, 與季老相關的人員根本無法進入的一處房子裡, 發現了包括蘇東坡《禦書頌》在內,共30多幅藏畫精品。

李玉潔此後表示,她已多年沒有經手季老的財產事務,季承所提到的那些錢,她不知情:“盜畫事件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污蔑。”

季羨林去世5個月後,他的舊居又遭到盜竊,繼“遺產門”、“偷畫門”之後,再出一重磅“失竊門”,身後事再起喧囂。

季羨林書法作品

2009年12月16日中午,季承前往父親在北京大學朗潤園13號樓的舊居,準備整理房間時發現家中被盜。“16日中午,我去父親舊居整理房間,發現陽臺玻璃被人打碎,有人從陽臺進了屋子,房內一片狼藉,屋內的珍貴物品被洗劫一空。”季承說。經季承事後統計,被盜的古籍達到163種,丟失書籍總數約5000冊。

經辦案幹警偵查發現,15日晚,季老曾經的男管家方咸如在王如的唆使下,採用破窗入室的方式進入海澱區北京大學朗潤園13號公寓201號季羨林故居內,秘密竊取書籍、塑像等大量物品,經鑒定價值共333萬餘元。

案件偵破後,被追回的古籍交還季承。2011年,這批文物現身嘉德秋拍,並以1600多萬元落錘。季承因將季羨林遺留文物拍賣而備受質疑。面對質疑,季承表示,拍賣的目的一是籌集獎金,二則屬於家庭內部事務:“東西是我的,我有處置的權力……拍賣不是壞事……比放在北大倉庫裡的意義大。”

季羨林故居盜竊案歷時1年多的偵辦,2年多的庭審,最終於2013年3月2日落下帷幕。該案被告、曾是季羨林秘書李玉潔乾女兒的王如,經審理認定無罪,目前已獲釋。法院認為,王如確是為了“搶救”季羨林故居財產而為,並不符合盜竊罪的條件。

王如表示自己當時出於安全考慮,她才讓方鹹如轉移了季老的物品,不是盜竊,而是為了保護遺產。王如稱,她對北大違背承諾放棄維護季羨林遺願的行為氣憤不已,因而才做出轉移財產的舉動。王如表示,她在季羨林身邊工作多年,深受季羨林信任,季老還準備聘她為下一屆季羨林基金會秘書長。她說:“這些圖書和物品是國有資產,既然北大不出面保護,我就責無旁貸地不得不出面保護。”

季羨林舊居盜竊案剛剛落下帷幕,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北京大學返還其父的書畫和文物共計649件。

發現了包括蘇東坡《禦書頌》在內,共30多幅藏畫精品。

李玉潔此後表示,她已多年沒有經手季老的財產事務,季承所提到的那些錢,她不知情:“盜畫事件是沒有任何根據的污蔑。”

季羨林去世5個月後,他的舊居又遭到盜竊,繼“遺產門”、“偷畫門”之後,再出一重磅“失竊門”,身後事再起喧囂。

季羨林書法作品

2009年12月16日中午,季承前往父親在北京大學朗潤園13號樓的舊居,準備整理房間時發現家中被盜。“16日中午,我去父親舊居整理房間,發現陽臺玻璃被人打碎,有人從陽臺進了屋子,房內一片狼藉,屋內的珍貴物品被洗劫一空。”季承說。經季承事後統計,被盜的古籍達到163種,丟失書籍總數約5000冊。

經辦案幹警偵查發現,15日晚,季老曾經的男管家方咸如在王如的唆使下,採用破窗入室的方式進入海澱區北京大學朗潤園13號公寓201號季羨林故居內,秘密竊取書籍、塑像等大量物品,經鑒定價值共333萬餘元。

案件偵破後,被追回的古籍交還季承。2011年,這批文物現身嘉德秋拍,並以1600多萬元落錘。季承因將季羨林遺留文物拍賣而備受質疑。面對質疑,季承表示,拍賣的目的一是籌集獎金,二則屬於家庭內部事務:“東西是我的,我有處置的權力……拍賣不是壞事……比放在北大倉庫裡的意義大。”

季羨林故居盜竊案歷時1年多的偵辦,2年多的庭審,最終於2013年3月2日落下帷幕。該案被告、曾是季羨林秘書李玉潔乾女兒的王如,經審理認定無罪,目前已獲釋。法院認為,王如確是為了“搶救”季羨林故居財產而為,並不符合盜竊罪的條件。

王如表示自己當時出於安全考慮,她才讓方鹹如轉移了季老的物品,不是盜竊,而是為了保護遺產。王如稱,她對北大違背承諾放棄維護季羨林遺願的行為氣憤不已,因而才做出轉移財產的舉動。王如表示,她在季羨林身邊工作多年,深受季羨林信任,季老還準備聘她為下一屆季羨林基金會秘書長。她說:“這些圖書和物品是國有資產,既然北大不出面保護,我就責無旁貸地不得不出面保護。”

季羨林舊居盜竊案剛剛落下帷幕,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北京大學返還其父的書畫和文物共計649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