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網路時代如何重建倫理秩序?于丹等專家給出了答案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裡。 ”大詩人李白在賞月時寫下了《把酒問月》;如今, 大家通過“朋友圈”便可以方便地看到世界各地的月亮, 手機裡, 虛擬環境下的月亮何來古今時光的滄桑?“人倫之本決定了人對世界的態度”。 在網路時代, 我們該如何重建倫理價值體系?

3月26日, 以“網路時代倫理價值體系重建”為主題的首屆網路倫理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 論壇立足于網路時代的現實問題, 呼應當下互聯網時代中呈現的網路倫理問題, 及其對傳統倫理價值觀念形成的衝擊, 進行學術層面的思考和回應。

論壇由中國倫理學會網路倫理專業委員會主辦,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研究院承辦。 中央網信辦網路社會工作局有關負責人出席論壇開幕式。

1專家談“網路時代倫理價值體系重建”

“今天, 人們在虛擬空間中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而真正信得過的人卻越來越少。 在網路虛擬空間裡, 攻擊、詆毀、謾駡都可以不具名, 一個人不需要因失德而擔負責任, 這就造成了今天網路倫理的失範。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研究院院長于丹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稱, 在正向價值觀念的傳播上, 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都是構建社會倫理價值生態的有機分子, 社會共同努力, 才有可能建成和諧有序的網路生態家園。

於丹還表示, 怎樣引導社會的正能量、真正建構更多的正向價值, 怎樣讓老百姓從“吃瓜群眾”逐漸成為理性公民, 這都是我們必須正面回應的時代命題。 “強化主流媒體的正面引導功能, 對輿情發酵、傳播主管道的新聞網站加強輿情監測勢在必行。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喻國明、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李倫分別做主旨發言。 在以“家庭倫理與網路社會行為倫理”和“媒介倫理與媒介素養”為主題的分論壇上,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針對網路時代如何構建和諧的倫理秩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

2“社會與法”成倫理輿情事件高發領域

《中國社會倫理輿情年度報告(2015-2016)》也在論壇上首次發佈。

報告顯示, 2015-2016年度倫理輿情事件中, “社會與法”類事件最多, 占比超過50%, “時政”與“民生”類次之, 均為13%。

“社會倫理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 圍繞家庭、人際、企業、市場、環境等子領域, 出現了很多值得關注的網路輿情事件。 ”該報告稱, 社會性事件及涉法事件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關注, 說明公眾對於那些具有新聞性、時效性及爭議性的事件更感興趣。

從倫理輿情事件的地域分佈來看, 調查顯示熱點倫理事件大多集中於地市級城市, 占比39%, 縣級市及以下區域和全國範圍內的事件占比約20%。 一線大城市倫理事件占比最少, 僅為5%。 從熱點事件的省域分佈來看, 北京最為集中, 其次是河南和廣東。

據悉, 該報告由“場域視野下的網路倫理輿情評估”“網路倫理輿情高頻詞詞庫構建”“2015-2016年度中國社會倫理輿情運行特徵素描”“2015-2016年度中國社會倫理場域輿情特徵素描”四個章節組成。

本文來自傳播君現場報導。 圖片由劉沁娟拍攝。

投稿郵箱:wangluocb@vip.sina.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