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圍美古韶城|歐洲有古堡城堡不羡慕,我們韶關有壯觀而大大的圍樓

網路圖

你是不是總是嚮往氣質優雅的古堡城堡?它或是歐洲的一種標誌, 然而, 無需羡慕。 咱大韶關也有許多壯觀的大圍, 是我們的驕傲!比如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四個翁源圍樓,

細水長流, 流動光陰, 沉澱歷史, 世世代代的流傳, 一眼萬年~

翁源古圍樓系列之六:

1. 興隆圍

位於翁源縣西北約12千米江尾鎮中村陳屋東北隅的興隆圍, 地處坦蕩的江尾盆地西側, 西北遙對仙霧包裹的九仙嶂,

涓細的塗屋水自西北往東南注入滃江, 石砌雙拱橋跨河。 綠巒四合, 清鮮橫溢, 氣爽色美, 景致迷人。

陳姓建於清代的圍, 坐西朝東, 平面呈“回”字形, 高約10米, 面寬50米, 縱深52米, 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前(東方)和西南方為巨大池塘, 西北角、西南角有小渠注入外掘的排水溝,

共同調節圍小氣候。

圍卵石築2米高基礎, 砂砌糯米漿夯築外牆, 土壞牆體, 總高約8米牆將角樓-望樓(前後各三座懸山頂, 鋪板瓦;頂均設鑊耳風火牆, 蝸牛頭形脊, 置射擊孔)連成一體。 氣勢超群, 造型傑出。 雙重拱門供出入。

內卵石鋪三道街相接, 左右各建一棟二層房;西側設拱形神龕, 稱“關爺廳”, 供關公像。 圍內佈局妥當, 殘損殆盡, 棄空。

2. 寅寶樓

文明村, 位於翁源縣三華鎮群陂村榕樹角。 黃氏後裔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 地處東華山、西華山(青雲山)和玉華山(望雲寨)簇擁的盆地, 周陂河西畔, S341線東側。 東面平野, 清溪滋滋淌過。

坐西北向東南,由4座高約30米二面坡硬山頂碉樓和高5米,長50米的牆圍成“回”型城堡。紅砂岩築門框,額刻“寅寶樓”、臺階、狗竇、井、拱窗。

記憶體1間泥磚房屋構成的第2圍,鍋耳脊;中心(祠堂)隔板存精美臘梅、牡丹等木雕,3道門有序相鏈。夯土牆至頂。

圍間1條卵石鋪寬約2米街道和約0.5米排水溝,200多間房。甃高0.5米沿的山泉“長壽井”。通體橙黃。荒卉野草,淒然可歎。頹垣廢址。

3. 長江劉屋圍

靜佇于翁源縣東北約17千米江尾鎮東北長江劉屋村北面,坦蕩的江尾盆地腹部的劉屋圍,劉氏始建於清代。

圍坐東南朝西北,長方形,寬約30米,深20米,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全卵石砌,青磚鑲角,二面坡懸山頂,蓋灰瓦。四角築二面坡硬山頂閣樓。

築紅砂岩框豎一字形、十字形、方形、拱形窗。西北角開正門,紅砂岩鑲角,門枕石、門檻。內有口青磚甃沿,卵石鋪坪,紅砂岩築邊圓井,仍用。

卵石鋪3·5米寬街巷,留排水溝,將卵石基,泥磚砌牆,二層二面坡懸山頂,灰瓦壟房屋間隔。東南開築拱門,紅砂岩框,設安全拴。圍造型簡樸,整體基本完好,正維修。該圍對研究清代建築有實物參考價值。

4. 志成圍

位於翁源縣新江鎮雙石村羅屋東側。該樓地處坦蕩的新江盆地腹部,西北遙對清霧裹圍的仙人嶂和七星墩,西有清明的橫石水支流自北往南注入滃江。岳峻坡雄,景色美麗,氣息鮮明。

羅姓建於清代的志成圍,東-南-西-北分別水源嶺-大瀝山-橫坑山-龍陘洞緊密包圍,總體坐西北朝東南,靠山雄厚,前程闊綽前映闊綽池塘,東南角掘卵石築沿井(仍用),側佇二對花崗石功名石(額雕麒麟圖案;刻:“生員分發昭丞羅純青陞““光緒三年仲冬月吉旦立”),西有清泉順流,平面呈“回”字形,高約9米,面寬52米,縱深43米,建築面積約2236平方米。

灰砂、石夯,中間以菱角磚疊澀出簷分隔,上部青磚砌1米厚外牆,硬山頂,鋪板瓦。正面開三道花崗石框、設安全栓,石灰石門檻、門枕石,青磚築外拱內方門,正門前卵石鋪圓形方孔錢圖案;內二井(置圓形方孔錢地漏、錢紋圖案)三進七間羅氏公祠(隔板額繪“雙龍戲珠”圖案),側房。

正面卵石夯約8米高牆(鑲花瓣形窗)將青磚砌二層二面坡硬山頂,蓋灰瓦角樓連接,氣派非凡,雄偉壯麗。周卵石精鋪2米寬通道(設排水溝)。靠牆築四棟二層屋(90多間)。樓體完整,為村民活動中心。

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黃玉美

版權聲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二次修改。

韶關旅遊

【 sgly_0751 | 跟著我,帶你遇見美麗好玩的韶關!】

坐西北向東南,由4座高約30米二面坡硬山頂碉樓和高5米,長50米的牆圍成“回”型城堡。紅砂岩築門框,額刻“寅寶樓”、臺階、狗竇、井、拱窗。

記憶體1間泥磚房屋構成的第2圍,鍋耳脊;中心(祠堂)隔板存精美臘梅、牡丹等木雕,3道門有序相鏈。夯土牆至頂。

圍間1條卵石鋪寬約2米街道和約0.5米排水溝,200多間房。甃高0.5米沿的山泉“長壽井”。通體橙黃。荒卉野草,淒然可歎。頹垣廢址。

3. 長江劉屋圍

靜佇于翁源縣東北約17千米江尾鎮東北長江劉屋村北面,坦蕩的江尾盆地腹部的劉屋圍,劉氏始建於清代。

圍坐東南朝西北,長方形,寬約30米,深20米,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全卵石砌,青磚鑲角,二面坡懸山頂,蓋灰瓦。四角築二面坡硬山頂閣樓。

築紅砂岩框豎一字形、十字形、方形、拱形窗。西北角開正門,紅砂岩鑲角,門枕石、門檻。內有口青磚甃沿,卵石鋪坪,紅砂岩築邊圓井,仍用。

卵石鋪3·5米寬街巷,留排水溝,將卵石基,泥磚砌牆,二層二面坡懸山頂,灰瓦壟房屋間隔。東南開築拱門,紅砂岩框,設安全拴。圍造型簡樸,整體基本完好,正維修。該圍對研究清代建築有實物參考價值。

4. 志成圍

位於翁源縣新江鎮雙石村羅屋東側。該樓地處坦蕩的新江盆地腹部,西北遙對清霧裹圍的仙人嶂和七星墩,西有清明的橫石水支流自北往南注入滃江。岳峻坡雄,景色美麗,氣息鮮明。

羅姓建於清代的志成圍,東-南-西-北分別水源嶺-大瀝山-橫坑山-龍陘洞緊密包圍,總體坐西北朝東南,靠山雄厚,前程闊綽前映闊綽池塘,東南角掘卵石築沿井(仍用),側佇二對花崗石功名石(額雕麒麟圖案;刻:“生員分發昭丞羅純青陞““光緒三年仲冬月吉旦立”),西有清泉順流,平面呈“回”字形,高約9米,面寬52米,縱深43米,建築面積約2236平方米。

灰砂、石夯,中間以菱角磚疊澀出簷分隔,上部青磚砌1米厚外牆,硬山頂,鋪板瓦。正面開三道花崗石框、設安全栓,石灰石門檻、門枕石,青磚築外拱內方門,正門前卵石鋪圓形方孔錢圖案;內二井(置圓形方孔錢地漏、錢紋圖案)三進七間羅氏公祠(隔板額繪“雙龍戲珠”圖案),側房。

正面卵石夯約8米高牆(鑲花瓣形窗)將青磚砌二層二面坡硬山頂,蓋灰瓦角樓連接,氣派非凡,雄偉壯麗。周卵石精鋪2米寬通道(設排水溝)。靠牆築四棟二層屋(90多間)。樓體完整,為村民活動中心。

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黃玉美

版權聲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二次修改。

韶關旅遊

【 sgly_0751 | 跟著我,帶你遇見美麗好玩的韶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