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跨越無線與有線的邊界,現在真的不用因為沒Wi

CNET科技行者 8月22日 北京消息:你會因為沒Wi-Fi而換家餐廳嗎?

相信許多年輕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人類現在對於網路的依賴, 真的已經成為判斷一家餐廳或者酒店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 甚至有人認為現如今已經到了一個“無網路不生活”的時代。

消費者希望達到“始終連接”的體驗, 意味著無論在哪裡手中的終端都能隨時隨地連接到網路。 而受到Wi-Fi的限制, 這也從側面解釋了傳統PC市場長期低迷趨勢的原因。

“連接”應該成為一個基本功能

根據IDC在上個月發佈的資料顯示, 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4.5%, 而這已經是全球PC市場的第11個季度呈連續下滑的趨勢。

PC市場的持續低迷, 在業內早已成常事, 並且似乎也很難很快找到扭轉頹勢的解決辦法。

不難理解, 早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讓移動設備一躍成為了主要的電腦平臺, 傳統PC市場受到擠壓開始進入了艱難的發展階段。 對於傳統PC廠商來說, 脫離困境的捷徑, 一方面需要針對市場中不同消費群體的特性、訴求, 打造更垂直、細分的PC產品。

另一方面, 要想讓PC與移動設備相抗衡, 還得需要“知己知彼”。 移動設備的一大優勢在於, 可以隨時隨地無線上網。

曾有資料表明, 未來四年時間內, 預計將會有11億來自新興市場的用戶首次接觸互聯網;到2022年全球資料流程量將會是10倍的增長規模;截止到2020年,

全球互聯網速度將會是現今的三倍;未來的移動資料趨勢將會是“無限模式”, 在一定的費用內可以無限制地使用移動資料。

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 越來越多的計算將通過“雲”來實現, 因此消費者對於移動PC性能的要求逐漸降低, 取而代之的是對聯網和續航能力的愈發看重。

可以預測, 未來移動PC可以變得像智慧設備一樣, 甚至連接能力不再是消費者所期待的特性, 而是變成了一個基本功能。

擺脫Wi-Fi的束縛

我們是否真的可以期待某天手中的移動PC能夠擺脫Wi-Fi的束縛, 擁有連接一切的功能?比如在沒有Wi-Fi的場所也可以下部電影來看, 或者隨時隨地都可以自由辦公, 跨越無線與有線的邊界?

其實答案早已揭曉。

在年初的CES 2017大會上, 高通發佈了業界首款採用10納米FinFET制程工藝打造的移動平臺——驍龍835。 相較其上一代旗艦平臺驍龍820, 驍龍835在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時, 整體功耗卻下降了25%。 同時通過相容Windows10生態系統, 驍龍835移動平臺還將支援Windows10硬體製造商開發下一代移動設備。 在今年的臺北電腦展上, 高通就已宣佈華碩、惠普和聯想將成為首批採用驍龍835移動平臺進行開發的OEM廠商。

作為一個移動平臺, 關鍵一定是移動性——可以實現“隨時隨地連接”。 而要想實現“隨時隨地”和“連接”這兩個特性, 高通進行了兩方面的部署。 其中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則是高通領先的千兆級X16 LTE數據機, 另一個則是支援超過一整天的電池續能力。

每個產品在出世前一定是基於大量的市場調研結果, 這次也不例外。 此前高通在向全球消費者做過這樣一項調查——如果你自己去打造一款理想的PC, 你最希望它擁有哪些主要功能?而在得出的結果中, 排名最靠前的兩項功能, 一個是希望PC擁有4G LTE連接能力, 另一個則是超過20個小時的電池續航能力。

對於中國市場, 前者則更為突出。

驍龍835移動平臺, 不僅集成了X16千兆級LTE數據機, 同時還集成了2x2 802.11ac MU-MIMO Wi-Fi和採用了多頻前兆802.11ad。 提到千兆級LTE, 理論速度可達到光纖級別的1Gbps, 這也是作為一個移動平臺最為關鍵的一環。

去年早些時候, 高通正式發佈了移動行業首款商用的LTE Advanced Pro數據機驍龍X16 LTE, 可提供高達1Gbps的下載速率, 相當於美國家用寬頻平均網速的3-7倍, 峰值的速度甚至比擬第一代4G LTE設備10倍之多, 讓移動PC無需連線就能享受到媲美光纖的網速體驗。 如果給個更直觀的感受, 通過千兆級LTE網路, 一段時長32分鐘153M大小的視頻17秒就完成下載, 294M的短片僅用40秒即上傳完畢。

不過,千兆級LTE還需要運營商網路的支援。可喜的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共有18個國家的26家運營商正在規劃部署千兆級LTE網路,超過37個國家的運營商也在加入了試運行的隊伍中。從4G過渡到5G,千兆級LTE網路是必由之路。

而除了千兆級LTE網路,為了讓互聯唾手可得,通過與微軟的合作,借助eSIM技術用戶可以直接在移動PC上就可以和手機SIM卡上的資料套餐相連,不需要另配置單獨的SIM卡。

講完“連線性”,我們再來看其續航能力。驍龍835移動平臺在設計中充分解決了功耗問題,通過CPU、GPU和DSP共同處理整個系統內的工作負載,大幅提高採用驍龍移動平臺的移動設備效率,可實現全天持久續航。

我們知道傳統PC在待機情況下是低功率的設置,機器只對記憶體供電,螢幕、硬碟和CPU等部件是斷電狀態的。而驍龍835移動平臺強調的是“始終連接的PC”,能夠真正實現聯網待機,在低功耗的情況下,還能進行資料同步。此外,驍龍835還支援高通的Quick Charge 4,可以在15分鐘時間將一塊3000mAh電池充電50%。

網路和續航是支撐“隨時隨地連接”的基礎,而驍龍835移動平臺在拍照、圖形渲染速度、安全性等方面也帶來了出色的體驗,覆蓋領域也不僅局限於移動PC。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VR/AR等各類終端設備中,驍龍835移動平臺將有更廣泛的應用。

不過,千兆級LTE還需要運營商網路的支援。可喜的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共有18個國家的26家運營商正在規劃部署千兆級LTE網路,超過37個國家的運營商也在加入了試運行的隊伍中。從4G過渡到5G,千兆級LTE網路是必由之路。

而除了千兆級LTE網路,為了讓互聯唾手可得,通過與微軟的合作,借助eSIM技術用戶可以直接在移動PC上就可以和手機SIM卡上的資料套餐相連,不需要另配置單獨的SIM卡。

講完“連線性”,我們再來看其續航能力。驍龍835移動平臺在設計中充分解決了功耗問題,通過CPU、GPU和DSP共同處理整個系統內的工作負載,大幅提高採用驍龍移動平臺的移動設備效率,可實現全天持久續航。

我們知道傳統PC在待機情況下是低功率的設置,機器只對記憶體供電,螢幕、硬碟和CPU等部件是斷電狀態的。而驍龍835移動平臺強調的是“始終連接的PC”,能夠真正實現聯網待機,在低功耗的情況下,還能進行資料同步。此外,驍龍835還支援高通的Quick Charge 4,可以在15分鐘時間將一塊3000mAh電池充電50%。

網路和續航是支撐“隨時隨地連接”的基礎,而驍龍835移動平臺在拍照、圖形渲染速度、安全性等方面也帶來了出色的體驗,覆蓋領域也不僅局限於移動PC。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VR/AR等各類終端設備中,驍龍835移動平臺將有更廣泛的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