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趙雷一定想不到,《成都》遇見章丘成了史上最強旅遊攻略!

趙雷被《歌手》淘汰了。 他走了, 帶不走的只有《成都》的余溫。 趙雷的《成都》火了, 隨後北京版、三亞版、清華版、IT版等等也跟著火了。

現將

一首章丘版《成都》送給大家

聽著溫暖的歌聲

小編帶大家游遍章丘

《成都》章丘版

填詞:潘鋒

演唱:王松

監製:章丘區文廣新局

章丘區新聞中心

感受時光如水流

朱家峪走一走

讓我依依不捨的

七星台夜空星斗

遙望遠去的春秋

齊長城蜿蜒依舊

讓我迷戀沉醉的

是美麗的章丘

分別總是會淚流

回憶是思念的愁

清照園依依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泉水的小城裡

我從未忘記你

章丘 帶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看看文博中心美麗夜景 燈火如綢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帶你畫中漫遊

走過匯泉路的街頭

坐在百脈泉的門口

分別總是在秋後

回憶是思念的愁

繡源河依依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泉水的小城裡

我從未忘記你

章丘 帶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清照風景如畫的故里總也看不夠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把清照的婉約感受

走過匯泉路的街頭

坐在百脈泉的門口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感受龍山璀璨文化千古自風流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清照風景如畫的故里總也看不夠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帶你放歌乘舟

走過匯泉路的街頭

坐在百脈泉的門口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清照故里風景如畫醉在我心頭

王松深情演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小城,

捨不得, 留不下, 也註定帶不走...

但是有關它的記憶, 誰也搶不走。

寫給每一個來過章丘並且愛上這裡的朋友......

感受時光如水流

朱家峪走一走

“齊魯第一古村, 江北聚落標本”—朱家峪位於明水城東南5公里, 胡山東北腳下。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 後改為富山峪, 朱氏於明洪武四年(1371)入村, 因朱系國姓, 又將富山峪改名朱家峪。 古村土檯子出土陶器殘片和斑鹿角化石, 夏商時期有廬於此, 距今3800年以上。 自明代至今, 雖經六百餘年滄桑之變, 但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原來的古門、古哨、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

讓我依依不捨的

七星台夜空星斗

七星台, 旅遊資源豐富, 文化底蘊濃厚。 齊長城、武聖門、四界首、瑤池、鵲橋、七星長廊、七星閣訴說著七星台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歷史上這裡曾有兵聖孫武的演兵場, 三國時期曹操修建的品官閣, 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縱馬揚鞭的攔馬搖等眾多遺跡。

遙望遠去的春秋

齊長城蜿蜒依舊

齊長城是我國最早的城牆, 比萬里長城早建約200——400年, 其建築年代及規模都可謂中國之最, 尤其是依崖省牆、因山就勢、土石混築、片石幹壘等結構特點更是令人讚歎。 而處在章丘境內的長城嶺一段保存最好。 在章丘一段, 東起閻家峪鄉三台村東約3公里的山頭與淄博相連, 西至垛莊鎮的嶽滋西南山頭與曆城相連,

東西方向沿山脊而築, 全長約70公里。

清照園依依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泉水的小城裡

我從未忘記你

章丘 帶不走的 只有你

清照園位於百脈泉公園西北隅, 為紀念出生在明水的"一代詞宗"李清照而興建。 它占地1.8萬平方米, 1997年5月建成開放, 台亭榭, 曲徑遊廊, 依泉架構, 環水而建。 園內有"吟風榭"、"溪亭"、"感月亭";有"文軒齋"、"漱玉堂"、"金石苑"、"黃花館"、"易安樓"、"海棠軒";還有模擬李清照夫婦生活起居, 賦詩作詞的臥室"燕寢凝香"。 園內1500平方米的水面由漱玉、龍潭、梅花三泉匯合而成。 園中匾額、楹聯、碑碣、雕塑、圖畫等大量精湛高超的書法、藝術作品, 均出自國內著名書法家和美術大師之手, 琳琅滿目, 美不勝收。

喔哦...

看看文博中心美麗夜景 燈火如綢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文博中心結合地形地貌在中心綠島的北、西、南方向設計了博物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和科技展覽館5個文化建築, 建築群整體呈環抱狀, 錯落有致。 中心綠島其形態如晶瑩剔透的玉如意, 象徵和諧吉祥。 五座場館環抱于綠島周圍, 佈置如五朵湧泉, 形如章丘區百脈群泉中的梅花泉, 充分展現了章丘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優美的泉水景觀。

我會帶你畫中漫遊

走過匯泉路的街頭

坐在百脈泉的門口

百脈泉景區位於山東省章丘區境內, 因聞名遐邇的百脈泉而得名, 是全球優秀生態旅遊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服務名牌, 總面積1300畝。 景區以獨特的泉水為載體, 以深厚的文化為底蘊,彰顯鮮明的地域特色,弘揚卓然一家的清照文化,形成了泉水景觀、生態景觀、文化景觀於一體的山水文化園林。

分別總是在秋後

回憶是思念的愁

繡源河依依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泉水的小城裡

繡源河,位於章丘明水城區西南10公里處,南至濟南植物園、北至朱各務水庫,南北全長約三十裡,其中水域面積1萬畝,景觀綠化面積1萬畝,是按國家5A級景區的相關標準開發建設和配套完善的新興休閒旅遊度假區。風景區建設緊扣"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的主題,展現清柔秀美的水景觀和自然和諧的濕地景觀。當充滿希冀的、迷人的晨曦,照耀在繡源河上時,遠望去,婉如一條玉帶,鑲嵌在水與天的畫卷中。"繡源探春"因其獨特的魅力成功入選"章丘新八景",同時被提名參選"泉城新八景"。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感受龍山璀璨文化千古自風流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為漢族先民的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曆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原來認為距今約4600-4000年,後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西元前2500年至西元前2000年。分佈于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曆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和我一起在章丘街頭走一走

願這一世停在這城裡與你共遊

章丘的風景是一部用一生都看不完的書

而我,願意用一生去讀它

希望你也在這個春天

來到最美的章丘

以深厚的文化為底蘊,彰顯鮮明的地域特色,弘揚卓然一家的清照文化,形成了泉水景觀、生態景觀、文化景觀於一體的山水文化園林。

分別總是在秋後

回憶是思念的愁

繡源河依依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泉水的小城裡

繡源河,位於章丘明水城區西南10公里處,南至濟南植物園、北至朱各務水庫,南北全長約三十裡,其中水域面積1萬畝,景觀綠化面積1萬畝,是按國家5A級景區的相關標準開發建設和配套完善的新興休閒旅遊度假區。風景區建設緊扣"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文為蘊、以人為本"的主題,展現清柔秀美的水景觀和自然和諧的濕地景觀。當充滿希冀的、迷人的晨曦,照耀在繡源河上時,遠望去,婉如一條玉帶,鑲嵌在水與天的畫卷中。"繡源探春"因其獨特的魅力成功入選"章丘新八景",同時被提名參選"泉城新八景"。

和我在章丘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感受龍山璀璨文化千古自風流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為漢族先民的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曆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原來認為距今約4600-4000年,後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西元前2500年至西元前2000年。分佈于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曆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和我一起在章丘街頭走一走

願這一世停在這城裡與你共遊

章丘的風景是一部用一生都看不完的書

而我,願意用一生去讀它

希望你也在這個春天

來到最美的章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