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雲南的這些村子又“土”又“俗” 卻成為全世界都嚮往的地方!

隨著人們紛紛為了生活奔向城市

心卻對鄉村漸生懷念

那些隱藏在山野之間青山綠水

那些安靜淳樸的自然特色

那些原汁原味的鄉村風貌

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形式

在香格里拉的這些村落

它們“又土又俗”

它們古老又充滿野性

但, 靠鄉村旅遊建設新農村

村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樣的變化也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對這裡流連忘返

鄉村旅遊紮根於古老的村莊,

古建尤為珍貴, 即便是殘磚斷瓦, 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 鑒於此, 要梳理當地文脈, 傳留當地文韻, 存留當地古味。 要在保護中開發, 在開發中保護, 力求修舊如舊, 避免大拆大建。 只有這樣, 才能在規劃中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為鄉村保留古風文韻, 增添古樸滄桑之感。

哈達村:“古”民宿 帶火村民生活

塔城鎮的哈達村, 村民用自家的古民居, 改造城頗具特色的民宿, 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民宿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 卻經常滿房, 特別是暑假的7月份, 一天都沒空過。 塔城鎮哈達村村民和金英家的客棧去年年底正式開始營業, 一共有四間房, 還有兩棟小房子作為自家住宿和餐廳, 而客房是由原來的牛棚改造的。

院子裡種著許多植物, 房子的原材料有木頭、泥土和大塊石頭, 牆上掛著風乾的玉米, 路面和魚缸也是石頭做的。

和金英和丈夫原先都是靠種地為生, 主要種植一些玉米, 一年的年收入近2000元。 鄉村旅遊給和金英一家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 在村裡開起民宿的她,

4個房間7月份全部滿房, 毛收入超過10萬元。

和金英家的民宿“七圓的家”去年底開業了。 小院裡一共四個房間, 每天960-1200元左右的價格並不便宜。 但民宿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 卻經常滿房, 特別是暑假的7月份, 一天都沒空過。 還有1個多月才到來的十一黃金周,

更是一房難求。

和金英家的民宿接待的大多數都是上海人。 客人會跟著她們體驗磨豆漿、燒柴火做飯, 還有的時候會在民宿裡做一桌家鄉菜, 請主人一起品嘗。 在她眼裡, 遊客和當地人的關係就像一家人一樣融洽。

哈達村一共有50戶人家,“七圓的家”現在是這裡唯一營業的民宿,在它的帶動下,一部分村民也開始在自己家的院子裡升級改造。在自己家的狀況得到改善之余,和金英一家也帶著村裡人一起幹,目前民宿的服務員全是當地人。和金英說,哈達村資源豐富,火腿、蜂蜜、核桃油品質特別好,但村民卻在為銷路發愁。“我們想結合民宿、旅遊、土特產一起做,幫當地人把土特產賣出去。”

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和金英一家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不管如何發展,資源和生態都是哈達村最寶貴的財富,“一旦生態破壞了,就什麼都沒了。”

人都有獵奇心理,看慣了陽春白雪,有時偏偏就喜歡一些土得掉渣的東西,這種“土”首先是指原真的、古拙的、獨特的民居、古道等等,這是鄉村旅遊的核心和古老淳樸文化的載體。

奶思村:興“土”地 規劃旅遊促增收

8月14日下午,“‘世界的香格里拉’——聚焦迪慶全域旅遊”全媒體採訪來到了小中甸鎮聯合村奶思村。該村曾經自然環境艱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民增收管道少。如今,當地抓住了鄉村旅遊產業建設這個戰略重點,走出了一條“旅遊富民”之路。

走進奶思村,記者注意到幾位元村民正在修建新房。奶思景區坐落在陽塘措(湖)北岸,依山傍水,景色綺麗,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走在村裡的小道上,村容村貌整潔,一座座藏式民居坐落在松樹林中,湖邊也建起了幾家新房。

據瞭解,2014 年7月,香格里拉阿佳拉旅遊集團已對當地進行旅遊開發,該公司與奶思村民小組簽訂協定,試圖以鄉村旅遊產業扶持的形式達到扶貧的目的和效果。幾年來,該項目每年給村民帶來了近80多萬元的收益,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50多人。

2016年10月,當地取得了迪昆扶貧專案資金支援,奶思村鄉村旅遊開發正式進行了系統規劃。

目前,景區建設專案已啟動,並成立了由村民和香格里拉市阿佳拉旅遊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成的香格里拉市碧水藍天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政府為農民改善基礎設施、搭建平臺,農民可依託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優勢,與旅遊企業先進的旅遊經營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的最佳匹配和組合。

千百年來的農耕文化積澱形成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民族風情和傳統節慶構成了鄉村獨有的文化特性,其中有歷史、有故事、有情趣、有風俗。這種俗味對於我們現代人彌足珍貴,也是城裡人所夢寐以求的。

巴拉村:民“俗”表演讓遊人沉醉

跳起熱情的鍋莊、唱起歡快的歌曲;學幾句藏語、喝一碗青稞酒;快樂就跺腳、喜歡就歡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景區,深情的香格里拉大峽谷夜晚,四川、浙江、廣東、湖南等地的遊客沉醉在傳統藏族歌舞表演裡。

8月16日,雲報全媒體記者在巴拉格宗景區看到了這場表演。演出的主要演員,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巴拉村人。這個村就位於巴拉格宗景區。主持人格桑次仁很懂得調動觀眾的情緒,幽默的語言讓大家開懷大笑。

格桑次仁算得上是這裡的老前輩了。2007年,他來到了巴拉格宗景區做導遊和主持人。今天的格桑次仁在舞臺上自信歌唱,但20年前,格桑次仁“打死也不相信巴拉村能通公路、能有前途”。

在格桑次仁記憶裡,巴拉村是一個貧窮閉塞的地方。因為太艱苦,村裡原有的村民有條件的都遷走了,剩下30多戶村民困守。

改變發生在2007年,在村裡能人斯那定珠的帶領下,村子通了路有了電,啟動了旅遊開發,巴拉村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景區工作的洛絨次勒告訴記者,現在巴拉格宗景區吸收村民在這裡工作,把地租給景區還有地租,每年每戶人家收入也有7-8萬。14戶當年搬走的人家,現在又回來了。

巴拉村的變化還影響了更多的人。藏族導遊李道花來自距巴拉村100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莊,2013年香格里拉高中畢業應聘來到景區工作。她說,除了本村村民,200多個員工中還有不少來自周圍的村莊,還有雲南麗江、大理,甚至四川、貴州等地。每到旺季,李道花每天要帶好幾個團。

巴拉格宗景區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生改變。道路已經修到了海拔4200米的天然佛塔腳下,壯觀的雪山盡收眼底;巴拉村的旅遊產品也更加多樣化,親子遊、采蘑菇、探險游成為高端遊客新寵,村民們手裡的傳統技能又有了新用處。

“野”即自然,越是自然的,越是美麗的。旅遊追求回歸自然,旅遊規劃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留規劃痕跡,道法自然。自然的東西才能使都市人體味到“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的愜意,這種田園風光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資源,是城裡人回歸自然的心結,因而是鄉村旅遊的獨特賣點。

塔城:滇金絲猴的“野”外天堂

塔城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而充滿原生態的“野味”成為滇金絲猴樂居的天堂,這片神山聖水和野外精靈也引來越來越多的遊客,他們都嚮往原生態的旅遊。

“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壓低聲音喊了一句,大家屏住呼吸抬頭,視線隨著幾隻小滇金絲猴在樹枝間躍動的身影移動,拿起手機和相機抓拍。15日9時30分,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7號觀猴點,細雨濛濛中,來自各地的人們興致勃勃地觀看著滇金絲猴。

它們或認真地進食松蘿、或歡鬧嬉戲。“真好看!”“只有植被那麼好的山,才能留住這麼美的動物。”,此起彼伏的讚美聲中,人們共同感受著這片神山聖水中“紅唇精靈”的魅力。

“它們呀,只吃最鮮最嫩的食物。”來自大連的愛潔給小侄子講著滇金絲猴的故事,儼然半個專家。愛潔在麗江開客棧,大約7年前,她第一次來到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沒看到滇金絲猴,不甘心,就又來。第一次見到滇金絲猴,就被它們溫柔的眼神融化了。”現在,愛潔每年都要到塔城兩次左右。來的次數多了,她和護林員成了朋友,對滇金絲猴的習性越來越瞭解,也越來越愛猴,經常向滇金絲猴保護基金捐款,也向客棧的客人們力薦到塔城看滇金絲猴。愛潔說,滇金絲猴和它們的家園值得讓更多的人瞭解,一起保護。

松贊酒店塔城店的管家次成正帶著一批遊客觀賞滇金絲猴。次成介紹,松贊酒店會為入住客人制定旅遊攻略和行程,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是重要的一站。他說:“這兩年,來塔城的遊客越來越多,大家都嚮往原生態的旅遊。在客人遊覽的過程中,我們會提醒他們,要注意愛護這裡的環境。”來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次成,兩年前從家鄉來到了迪慶。現在,他很享受在這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

據介紹,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300只左右的滇金絲猴,塔城範圍內有700至800只。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營運部經理余躍輝告訴記者,這裡共有12個大的觀測點,為了保護生態和猴群健康,觀測點2至3天換一次。隨著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他們將對滇金絲猴實施更多的保護措施。

文章來源雲南日報

哈達村一共有50戶人家,“七圓的家”現在是這裡唯一營業的民宿,在它的帶動下,一部分村民也開始在自己家的院子裡升級改造。在自己家的狀況得到改善之余,和金英一家也帶著村裡人一起幹,目前民宿的服務員全是當地人。和金英說,哈達村資源豐富,火腿、蜂蜜、核桃油品質特別好,但村民卻在為銷路發愁。“我們想結合民宿、旅遊、土特產一起做,幫當地人把土特產賣出去。”

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和金英一家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不管如何發展,資源和生態都是哈達村最寶貴的財富,“一旦生態破壞了,就什麼都沒了。”

人都有獵奇心理,看慣了陽春白雪,有時偏偏就喜歡一些土得掉渣的東西,這種“土”首先是指原真的、古拙的、獨特的民居、古道等等,這是鄉村旅遊的核心和古老淳樸文化的載體。

奶思村:興“土”地 規劃旅遊促增收

8月14日下午,“‘世界的香格里拉’——聚焦迪慶全域旅遊”全媒體採訪來到了小中甸鎮聯合村奶思村。該村曾經自然環境艱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民增收管道少。如今,當地抓住了鄉村旅遊產業建設這個戰略重點,走出了一條“旅遊富民”之路。

走進奶思村,記者注意到幾位元村民正在修建新房。奶思景區坐落在陽塘措(湖)北岸,依山傍水,景色綺麗,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走在村裡的小道上,村容村貌整潔,一座座藏式民居坐落在松樹林中,湖邊也建起了幾家新房。

據瞭解,2014 年7月,香格里拉阿佳拉旅遊集團已對當地進行旅遊開發,該公司與奶思村民小組簽訂協定,試圖以鄉村旅遊產業扶持的形式達到扶貧的目的和效果。幾年來,該項目每年給村民帶來了近80多萬元的收益,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50多人。

2016年10月,當地取得了迪昆扶貧專案資金支援,奶思村鄉村旅遊開發正式進行了系統規劃。

目前,景區建設專案已啟動,並成立了由村民和香格里拉市阿佳拉旅遊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成的香格里拉市碧水藍天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政府為農民改善基礎設施、搭建平臺,農民可依託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優勢,與旅遊企業先進的旅遊經營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的最佳匹配和組合。

千百年來的農耕文化積澱形成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民族風情和傳統節慶構成了鄉村獨有的文化特性,其中有歷史、有故事、有情趣、有風俗。這種俗味對於我們現代人彌足珍貴,也是城裡人所夢寐以求的。

巴拉村:民“俗”表演讓遊人沉醉

跳起熱情的鍋莊、唱起歡快的歌曲;學幾句藏語、喝一碗青稞酒;快樂就跺腳、喜歡就歡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景區,深情的香格里拉大峽谷夜晚,四川、浙江、廣東、湖南等地的遊客沉醉在傳統藏族歌舞表演裡。

8月16日,雲報全媒體記者在巴拉格宗景區看到了這場表演。演出的主要演員,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巴拉村人。這個村就位於巴拉格宗景區。主持人格桑次仁很懂得調動觀眾的情緒,幽默的語言讓大家開懷大笑。

格桑次仁算得上是這裡的老前輩了。2007年,他來到了巴拉格宗景區做導遊和主持人。今天的格桑次仁在舞臺上自信歌唱,但20年前,格桑次仁“打死也不相信巴拉村能通公路、能有前途”。

在格桑次仁記憶裡,巴拉村是一個貧窮閉塞的地方。因為太艱苦,村裡原有的村民有條件的都遷走了,剩下30多戶村民困守。

改變發生在2007年,在村裡能人斯那定珠的帶領下,村子通了路有了電,啟動了旅遊開發,巴拉村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景區工作的洛絨次勒告訴記者,現在巴拉格宗景區吸收村民在這裡工作,把地租給景區還有地租,每年每戶人家收入也有7-8萬。14戶當年搬走的人家,現在又回來了。

巴拉村的變化還影響了更多的人。藏族導遊李道花來自距巴拉村100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莊,2013年香格里拉高中畢業應聘來到景區工作。她說,除了本村村民,200多個員工中還有不少來自周圍的村莊,還有雲南麗江、大理,甚至四川、貴州等地。每到旺季,李道花每天要帶好幾個團。

巴拉格宗景區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生改變。道路已經修到了海拔4200米的天然佛塔腳下,壯觀的雪山盡收眼底;巴拉村的旅遊產品也更加多樣化,親子遊、采蘑菇、探險游成為高端遊客新寵,村民們手裡的傳統技能又有了新用處。

“野”即自然,越是自然的,越是美麗的。旅遊追求回歸自然,旅遊規劃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留規劃痕跡,道法自然。自然的東西才能使都市人體味到“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的愜意,這種田園風光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資源,是城裡人回歸自然的心結,因而是鄉村旅遊的獨特賣點。

塔城:滇金絲猴的“野”外天堂

塔城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而充滿原生態的“野味”成為滇金絲猴樂居的天堂,這片神山聖水和野外精靈也引來越來越多的遊客,他們都嚮往原生態的旅遊。

“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壓低聲音喊了一句,大家屏住呼吸抬頭,視線隨著幾隻小滇金絲猴在樹枝間躍動的身影移動,拿起手機和相機抓拍。15日9時30分,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7號觀猴點,細雨濛濛中,來自各地的人們興致勃勃地觀看著滇金絲猴。

它們或認真地進食松蘿、或歡鬧嬉戲。“真好看!”“只有植被那麼好的山,才能留住這麼美的動物。”,此起彼伏的讚美聲中,人們共同感受著這片神山聖水中“紅唇精靈”的魅力。

“它們呀,只吃最鮮最嫩的食物。”來自大連的愛潔給小侄子講著滇金絲猴的故事,儼然半個專家。愛潔在麗江開客棧,大約7年前,她第一次來到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沒看到滇金絲猴,不甘心,就又來。第一次見到滇金絲猴,就被它們溫柔的眼神融化了。”現在,愛潔每年都要到塔城兩次左右。來的次數多了,她和護林員成了朋友,對滇金絲猴的習性越來越瞭解,也越來越愛猴,經常向滇金絲猴保護基金捐款,也向客棧的客人們力薦到塔城看滇金絲猴。愛潔說,滇金絲猴和它們的家園值得讓更多的人瞭解,一起保護。

松贊酒店塔城店的管家次成正帶著一批遊客觀賞滇金絲猴。次成介紹,松贊酒店會為入住客人制定旅遊攻略和行程,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是重要的一站。他說:“這兩年,來塔城的遊客越來越多,大家都嚮往原生態的旅遊。在客人遊覽的過程中,我們會提醒他們,要注意愛護這裡的環境。”來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次成,兩年前從家鄉來到了迪慶。現在,他很享受在這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

據介紹,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300只左右的滇金絲猴,塔城範圍內有700至800只。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營運部經理余躍輝告訴記者,這裡共有12個大的觀測點,為了保護生態和猴群健康,觀測點2至3天換一次。隨著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他們將對滇金絲猴實施更多的保護措施。

文章來源雲南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