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穿越西半球最窮國:木划艇、摩托車、蹦蹦車過海地

把地圖、文章和旅行指南讀到令人疲倦, 我們倆最終還是不情願地得出了結論:無路可走。

從聖馬丁島的首府馬里戈特市(Marigot), 到海地與多明尼加邊境線上的安塞·阿皮特萊市(Anse-à-Pitre), 直線距離不過39英里, 以美國州際公路上行駛的標準, 不到40分鐘即可驅車抵達。 所以我們怎麼可能想到, 這段前往海地東南省最後一座公路可達的城鎮的旅途, 竟然是一段危險而漫長的海路?何況, 這段七小時的海上航行, 必須得在夜深時分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地方登船, 乘坐嚴重超載的小木划艇才能完成。 一路上沒有任何遮蔽物,

當然也沒有廁所或者任何救生設備, 連人帶船沉入鯊魚出沒的水域這種事, 絕非罕見……

本地人在港口邊的牌桌圍坐, 從他們臉上的曬衣夾數量便可知道今天的運氣怎麼樣。 本文圖均為 伊里亞德·羅斯/Elliot Ross 圖

我們還是不得不來到了這裡, 一間搖搖欲墜的、煤渣磚蓋的迪斯可舞廳,

坐落在馬里戈特的卵石海岸上。 我們從日落起就等待著。 天際電光閃亮, 不祥的預感隨之升起。 終於, 船長在一片黑暗中來到我們眼前, 用熱誠而安穩的話語歡迎我們, 但令人心跳加速的是, 他手中還有一瓶朗姆酒。 他拍拍我們倆的後背, 然後回到那個從後備箱裡掏出飲料賣的女人身邊。 我們吃下口碑極好的暈船藥“達姆明”和“易蒙停”, 心想:世界上原來有許多人, 即使短途出行也不得不面對危險和強烈的不適, 而我們平常卻只需要克服一點輕微的不便罷了。

儘管安全性令人擔憂, 馬里戈特發出的小船卻是許多人的生命線——海地東南一帶海岸多山, 完全沒有鋪設公路, 沿海孤零零的鄉村之間依靠海路聯繫。

在一個幾乎沒有旅遊業、基礎設施也嚴重毀壞的國家中, 我們很快發現, 這裡的資源並不是供人使用的, 而是還等著開發、建設呢。

你可能猜到了, 我們既然已經備好了“易蒙停”, 顯然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暈車暈船的。 我們從多明尼加的首都聖多明哥出發, 乘著一輛配備空調的大巴抵達海地第二大城市王子港, 這趟車沿著一條長滿矮小灌木的高速公路行駛, 途經昏昏欲睡的炎熱城鎮, 橫穿西部的艾利斯皮亞省, 在正常情況下, 開上5個小時至9個小時不等。 抵達邊境時, 我們發現艾利斯皮亞省幾乎符合人們對邊陲城市的每一個既有印象:塵土飛揚的小鎮, 午後的酷熱中, 牲口群和十幾歲的孩子是僅有的活物。

我們在一家孤零零的雜貨店駐足覓食, 這裡只賣Prestige啤酒和香蕉片, 老闆殷勤地為啤酒罐子撣撣灰再遞給我們。 我們過境前往海地, 渴望離開多明尼加共和國展示給我們的一切, 海關官員幾乎沒添什麼麻煩。

昏昏欲睡的王子港。

陸上邊陲總是地勢平緩。

隨著地形、建築和作物的微妙遷變, 另一片風景逐漸在眼前展開, 但有時這樣的變化也發生得極為突然——仿佛一眨眼間, 一個世界結束了, 另一個世界開啟了。 而多明尼加共和國與海地之間的國界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一方面, 變化頗為不易察覺, 國界兩側幾英里內的土地上, 兩國的村落和芭蕉園看起來實在差不多, 躺在門廊上、塑膠長椅上的人們, 以及他們身上那種消磨時間的氣質也無甚區別。 而另一方面, 國界又隔開了截然不同的現實生活, 標誌著我們從中美洲最大的經濟體來到了整個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

2015年7月, 多明尼加官員開始驅逐海地移民和有海地血統的多明尼加人, 大約20萬出生在多明尼加的海地裔失去了公民身份, 發現自己成了沒有國家的人——他們從未在海地生活過、也不會講海地語,同時又無法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繼續呆下去。上千名移民工人將家人送回海地、躲避審查,於是一股主要由婦女和兒童組成的人潮湧入邊境,海地不勝負荷,不得不建立了臨時難民營。

東部的山脈阻擋了海上季風,使得海地境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熱帶氣候和半乾旱氣候。我們途徑茂盛的熱帶雨林,隨後植被變為岩石斷層帶和被侵蝕的山坡,鄉村生活不急不緩的節奏也轉為城市工業區。街上車輛逐漸密集起來,我們的大巴駛入城中,擠進一片擁堵。汽車鳴笛聲起伏,女人們卻在其間輕巧地穿行,東西頂在頭上;孩子們放學了,湧向家中;牲口群在路邊徘徊,而小販們則見縫插針,隨處兜售甘蔗、汽車部件、內衣、電路板、電話、衣服、活禽和藥劑,還支起了理髮攤子。無事可做的人站在自家門口,靜靜看著。

王子港城中,沿街叫賣的小販。

酒店入口並無標誌,好在我們終於找到了。奧洛夫森酒店樹蔭遮蔽,仿佛形成了自己的氣候圈,它是“哥特式姜餅屋”風格的精緻典範,這種法式殖民地建築於19世紀在海地興起。酒店曾是顯貴、作家和好萊塢明星們消磨時光的去處,如今卻散發著一種失落的氣氛,如同一件過時了的美麗裙裝。1965年,海地建設了新機場,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逐步改善;於是這個國家熱鬧起來,成為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的熱門旅遊區。然而,隨著愛滋病的蔓延和政治、經濟的動盪,旅遊業又陷入衰退。王子港那充滿原始生機的海灘曾深受賈桂琳·奧納西斯的喜愛,如今已不復存在。這個國家的生態健康被腐蝕了,旅遊業也一樣:2013年,全國只剩20家酒店還在運營。

從奧洛夫森酒店走到市場區也不過是幾英里遠,在別的城市只要漫步過去就好,然而在王子港那令人精疲力盡的酷熱、在那時刻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和坑坑窪窪的馬路上,走這樣一段路堪稱艱苦的跋涉。地震五年之後,城市大部分建築仍搖搖欲墜,重建完畢的少之又少。一半以上的人口處於技術性失業之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居民從事點對點的勞動服務或交易為生,形成一種非正式的經濟體,臨時商業和小型工業因此擠佔了街道。連公共交通系統也是非官方的:皮卡車改裝成了小型巴士,噴漆鮮亮的“蹦蹦車”沿著指定路線行駛,由司機播報終點站。乘客需要跑著追上這樣的交通工具,然後奮力擠上掛車。

由於交通管控全面缺失,摩托車、蹦蹦車和載貨卡車紛紛搶道,指望別人反射弧比自己長。行人們往往膽大包天,保險杠和車輪離腳趾頭只有幾釐米也毫不畏懼。我們很快學會了海地第一課:隨時注意身邊的一切。第二課則是一位長期居民告訴我們的:最好別走路。

夜幕初降,在街頭飲水的小馬。

儘管有些重建工作早早完成,比如標誌性的鋼鐵集市(Marche de Fer),但集市周邊的居民區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視。國家宮的穹頂依然坍塌,聖母升天教堂則成廢墟:曾是國民驕傲的標誌性建築物,如今卻成為國家經濟衰退的象徵。教堂會眾只能在防水布棚子下麵集會。不遠處,泥瓦匠們仍在用鏟子、水泥和小塊的混凝土混合物手工製造煤渣磚。這種易碎的稀釋混凝土方曾是房屋在地震中大量坍塌的罪魁禍首,但因為沒有更好的建築材料,它們至今仍廣為使用。

我們離開王子港,乘坐超載的蹦蹦車,穿過塞勒山區(Massif de la Selle)前往雅克梅納(Jacmel),一座寧靜的南部海濱城市。雅克梅納港坐落在一片寬闊的海灣上,當年從咖啡和糖貿易中獲取暴利的法國商人們讓這座城市興旺起來。法國人建起的住宅倒是歷經地震而完好無損,那些精美的立面和精鑄的鐵藝裝飾都是從法國運來的,讓人憶起這座城市精彩的建築史,從1504年西班牙人初建開始。酒吧和教堂裡人聲鼎沸,街上回蕩著人們的狂歡聲。我們在一家小小的海鮮館子駐足,喝著海地啤酒,看著夜生活在眼前拉開序幕。

就在這時候出“狀況”了。整整一天以來,我的腸胃都在莫名地輕輕抽搐,而輕微的不適終於累積成了嚴重的症狀。我們本打算在雅克梅納歡度夜晚、第二天造訪城外的藍港(Bassin-Bleu),那裡有一片奇美的藍色瀑布,然而事與願違,我們不得不在酒店裡瞪著天花板和浴室地磚度過接下來的18個小時。想來是午餐吃壞了的結果:我們對酒店乏味又昂貴的飯菜無比厭倦,中午在外面吃了些海地混墨西哥風味的食物。

在馬里戈特海灘,等待載客的木划艇到來。

從馬里戈特到安塞·阿皮特萊市的船晚間就要出發了。我們別無選擇,要麼強行縮短恢復健康的時間,要麼就得再等上一星期。儘管身心脆弱,卻也做好了離開的準備,我們在下午過半時一鼓作氣離開了酒店。從雅克梅納到馬里戈特的蹦蹦車本來只要走幾小時,但據說路上有遊行隊伍,高速公路被路障封鎖了,不得不下車改乘摩托車,最終又只能走路前行。我們身上掛著行李,坐在摩托車後輪上,緊緊抓住開車的人,心裡儘量想著急速前行的快感,而不是海地的摩托車遊客死傷資料……海岸風光優美,我們超過了一支送葬的隊伍,讓我想起正是這裡近來爆發了霍亂。五年前,由於濾水器遭到病菌污染,霍亂重回海地。據說那些濾水器是聯合國提供的,但不管怎樣,已經有近一萬名居民因此喪生。

我們停在海灘旁,六條色彩鮮豔的木頭小艇在海浪間搖擺。幾個肌肉強健的男人把大量設備、行李甚至乘客都扛在肩頭,穿過海浪,運到船上;等我們終於被叫到海灘上時,也被扛在了肩上。終於,我的搬運工在船邊彎下身子,臉龐幾乎全都浸沒在海裡,然而我沒有力氣直起身來邁上船去,只好讓背包滾過尾舷,自己也照樣滾上了船。真是夠尷尬的,而且我渾身都濕透了,但也不得不說,整個上船過程好像也還算流暢。

本以為上船是最難的,但如今我們卻遇上了更大的難題:我們該坐在哪兒?靠著頭燈的昏暗光線,我看出這條船不過是個全無遮擋的大船殼,麻袋和集裝箱堆得滿滿當當,而人們就坐在這些貨物上面。等我們剛剛給自己找了個窩,大副就發佈了新指令,全體乘客都不得不勉強挪挪地方,好讓船裝上更多的貨物。終於,我們的船長朋友上船了。他熱情地招呼了我們,叫我們“好朋友”,並且幫我們在船尾搞到了容身之處——一些可以當作板凳使用的玻璃絲麻袋。不過,隨著船隻行進,我們逐漸發現,船頭總會隨著海浪瘋狂顛簸,而船尾卻裝滿了壓艙物、好讓那個40馬力的小引擎呆在水下,相比之下倒是穩當得很,我們不由得對船長深懷感激。

船長坐在小木凳上,船員們把褲子穿上了,他們很多人之前都渾身赤裸,免得搞濕自己的衣服。騷動止息,船在沉默中啟航。天氣預報說有暴風雨,但海面上倒還平靜。船上沒有燈光,只有月亮和獵戶座流星雨照亮了我們。我們緊緊抱著船柱,任由海浪的輕柔搖擺和暈船藥的催眠作用搖著我們入睡。長夜航行中,我們時常醒來,因為溫暖的海浪撲過船舷上緣、打在我們身上,或者是船長忽然開始大聲訓話、唱歌。

隨處可見的海產攤。

金星出現在天際線上閃耀,像個溫柔的鄰人,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的疲憊,來安慰我們道:“不遠了,朋友們。”夜空融化了,變成黎明前的灰色,前方的海岸逐漸清晰起來。一掛粗糙的鐵絲網立在水中,這是邊界了,一帶海濱是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領地,而小屋和翻過來的小船則是海地這邊的財產。船員們行動起來。衣服又脫掉了,壓艙物——裝滿了卵石的麻袋被扔回海裡。同樣的流程重演,不過這次是下船上岸。我們最先下了船,滑到水手的肩膀上,他們扛著我們回到岸邊。

要怎麼去過境處?“往前走幾條街,再往右走幾條街”——我們就得到了這點簡單的指示。我們找到了一座發黑的船運集裝箱,裡面有些燒糊了的文件和辦公室傢俱。門口遇到了一個帶孩子的年輕女人,她告訴我們這裡的確是移民局,只是幾天前遭遇了火災。8點是移民局的上班時間,一位官員拖著辦公椅走過來,坐在樹下,掏出筆記本和橡皮擦。幾個人立刻排成隊,我們也加入其中。在這片樹蔭之下,我們的證件得到了處理,走上一條步行橋離開了海地。

無論如何,我們終於成功抵達了多明尼加。上百名海地人每週都走過這條路過境,我們的戲劇性旅程,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罷了。

本地人習慣用頭頂馱貨,輕巧的穿行在暴土揚長的街市裡。

本文作者桂尼維爾·艾利森(Genevieve Allison)是紐西蘭作家、藝術家,目前定居紐約。她的文章多見於Suitcase、Le Roy、The Collective Quarterly雜誌,以及Aperture和Artforum網站。個人網站:genevieve-allison.com。

本文圖片作者伊里亞德·羅斯(Elliot Ross)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引發了他對地理隔離地區的興趣,現在他致力於通過旅行探索地理上的孤絕對人際關係、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影響。伊里亞德·羅斯的作品廣獲刊載,多見於《國家地理雜誌》《衛報》、《大西洋月刊》雜誌。個人網站:www.elliotrossstudio.com

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欄目與英國獨立探險旅行雜誌Sidetracked合作,介紹一系列紮根個人經歷的新時代探險故事,探討個體與自然的新關係。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發現自己成了沒有國家的人——他們從未在海地生活過、也不會講海地語,同時又無法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繼續呆下去。上千名移民工人將家人送回海地、躲避審查,於是一股主要由婦女和兒童組成的人潮湧入邊境,海地不勝負荷,不得不建立了臨時難民營。

東部的山脈阻擋了海上季風,使得海地境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熱帶氣候和半乾旱氣候。我們途徑茂盛的熱帶雨林,隨後植被變為岩石斷層帶和被侵蝕的山坡,鄉村生活不急不緩的節奏也轉為城市工業區。街上車輛逐漸密集起來,我們的大巴駛入城中,擠進一片擁堵。汽車鳴笛聲起伏,女人們卻在其間輕巧地穿行,東西頂在頭上;孩子們放學了,湧向家中;牲口群在路邊徘徊,而小販們則見縫插針,隨處兜售甘蔗、汽車部件、內衣、電路板、電話、衣服、活禽和藥劑,還支起了理髮攤子。無事可做的人站在自家門口,靜靜看著。

王子港城中,沿街叫賣的小販。

酒店入口並無標誌,好在我們終於找到了。奧洛夫森酒店樹蔭遮蔽,仿佛形成了自己的氣候圈,它是“哥特式姜餅屋”風格的精緻典範,這種法式殖民地建築於19世紀在海地興起。酒店曾是顯貴、作家和好萊塢明星們消磨時光的去處,如今卻散發著一種失落的氣氛,如同一件過時了的美麗裙裝。1965年,海地建設了新機場,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逐步改善;於是這個國家熱鬧起來,成為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的熱門旅遊區。然而,隨著愛滋病的蔓延和政治、經濟的動盪,旅遊業又陷入衰退。王子港那充滿原始生機的海灘曾深受賈桂琳·奧納西斯的喜愛,如今已不復存在。這個國家的生態健康被腐蝕了,旅遊業也一樣:2013年,全國只剩20家酒店還在運營。

從奧洛夫森酒店走到市場區也不過是幾英里遠,在別的城市只要漫步過去就好,然而在王子港那令人精疲力盡的酷熱、在那時刻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和坑坑窪窪的馬路上,走這樣一段路堪稱艱苦的跋涉。地震五年之後,城市大部分建築仍搖搖欲墜,重建完畢的少之又少。一半以上的人口處於技術性失業之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居民從事點對點的勞動服務或交易為生,形成一種非正式的經濟體,臨時商業和小型工業因此擠佔了街道。連公共交通系統也是非官方的:皮卡車改裝成了小型巴士,噴漆鮮亮的“蹦蹦車”沿著指定路線行駛,由司機播報終點站。乘客需要跑著追上這樣的交通工具,然後奮力擠上掛車。

由於交通管控全面缺失,摩托車、蹦蹦車和載貨卡車紛紛搶道,指望別人反射弧比自己長。行人們往往膽大包天,保險杠和車輪離腳趾頭只有幾釐米也毫不畏懼。我們很快學會了海地第一課:隨時注意身邊的一切。第二課則是一位長期居民告訴我們的:最好別走路。

夜幕初降,在街頭飲水的小馬。

儘管有些重建工作早早完成,比如標誌性的鋼鐵集市(Marche de Fer),但集市周邊的居民區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視。國家宮的穹頂依然坍塌,聖母升天教堂則成廢墟:曾是國民驕傲的標誌性建築物,如今卻成為國家經濟衰退的象徵。教堂會眾只能在防水布棚子下麵集會。不遠處,泥瓦匠們仍在用鏟子、水泥和小塊的混凝土混合物手工製造煤渣磚。這種易碎的稀釋混凝土方曾是房屋在地震中大量坍塌的罪魁禍首,但因為沒有更好的建築材料,它們至今仍廣為使用。

我們離開王子港,乘坐超載的蹦蹦車,穿過塞勒山區(Massif de la Selle)前往雅克梅納(Jacmel),一座寧靜的南部海濱城市。雅克梅納港坐落在一片寬闊的海灣上,當年從咖啡和糖貿易中獲取暴利的法國商人們讓這座城市興旺起來。法國人建起的住宅倒是歷經地震而完好無損,那些精美的立面和精鑄的鐵藝裝飾都是從法國運來的,讓人憶起這座城市精彩的建築史,從1504年西班牙人初建開始。酒吧和教堂裡人聲鼎沸,街上回蕩著人們的狂歡聲。我們在一家小小的海鮮館子駐足,喝著海地啤酒,看著夜生活在眼前拉開序幕。

就在這時候出“狀況”了。整整一天以來,我的腸胃都在莫名地輕輕抽搐,而輕微的不適終於累積成了嚴重的症狀。我們本打算在雅克梅納歡度夜晚、第二天造訪城外的藍港(Bassin-Bleu),那裡有一片奇美的藍色瀑布,然而事與願違,我們不得不在酒店裡瞪著天花板和浴室地磚度過接下來的18個小時。想來是午餐吃壞了的結果:我們對酒店乏味又昂貴的飯菜無比厭倦,中午在外面吃了些海地混墨西哥風味的食物。

在馬里戈特海灘,等待載客的木划艇到來。

從馬里戈特到安塞·阿皮特萊市的船晚間就要出發了。我們別無選擇,要麼強行縮短恢復健康的時間,要麼就得再等上一星期。儘管身心脆弱,卻也做好了離開的準備,我們在下午過半時一鼓作氣離開了酒店。從雅克梅納到馬里戈特的蹦蹦車本來只要走幾小時,但據說路上有遊行隊伍,高速公路被路障封鎖了,不得不下車改乘摩托車,最終又只能走路前行。我們身上掛著行李,坐在摩托車後輪上,緊緊抓住開車的人,心裡儘量想著急速前行的快感,而不是海地的摩托車遊客死傷資料……海岸風光優美,我們超過了一支送葬的隊伍,讓我想起正是這裡近來爆發了霍亂。五年前,由於濾水器遭到病菌污染,霍亂重回海地。據說那些濾水器是聯合國提供的,但不管怎樣,已經有近一萬名居民因此喪生。

我們停在海灘旁,六條色彩鮮豔的木頭小艇在海浪間搖擺。幾個肌肉強健的男人把大量設備、行李甚至乘客都扛在肩頭,穿過海浪,運到船上;等我們終於被叫到海灘上時,也被扛在了肩上。終於,我的搬運工在船邊彎下身子,臉龐幾乎全都浸沒在海裡,然而我沒有力氣直起身來邁上船去,只好讓背包滾過尾舷,自己也照樣滾上了船。真是夠尷尬的,而且我渾身都濕透了,但也不得不說,整個上船過程好像也還算流暢。

本以為上船是最難的,但如今我們卻遇上了更大的難題:我們該坐在哪兒?靠著頭燈的昏暗光線,我看出這條船不過是個全無遮擋的大船殼,麻袋和集裝箱堆得滿滿當當,而人們就坐在這些貨物上面。等我們剛剛給自己找了個窩,大副就發佈了新指令,全體乘客都不得不勉強挪挪地方,好讓船裝上更多的貨物。終於,我們的船長朋友上船了。他熱情地招呼了我們,叫我們“好朋友”,並且幫我們在船尾搞到了容身之處——一些可以當作板凳使用的玻璃絲麻袋。不過,隨著船隻行進,我們逐漸發現,船頭總會隨著海浪瘋狂顛簸,而船尾卻裝滿了壓艙物、好讓那個40馬力的小引擎呆在水下,相比之下倒是穩當得很,我們不由得對船長深懷感激。

船長坐在小木凳上,船員們把褲子穿上了,他們很多人之前都渾身赤裸,免得搞濕自己的衣服。騷動止息,船在沉默中啟航。天氣預報說有暴風雨,但海面上倒還平靜。船上沒有燈光,只有月亮和獵戶座流星雨照亮了我們。我們緊緊抱著船柱,任由海浪的輕柔搖擺和暈船藥的催眠作用搖著我們入睡。長夜航行中,我們時常醒來,因為溫暖的海浪撲過船舷上緣、打在我們身上,或者是船長忽然開始大聲訓話、唱歌。

隨處可見的海產攤。

金星出現在天際線上閃耀,像個溫柔的鄰人,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的疲憊,來安慰我們道:“不遠了,朋友們。”夜空融化了,變成黎明前的灰色,前方的海岸逐漸清晰起來。一掛粗糙的鐵絲網立在水中,這是邊界了,一帶海濱是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領地,而小屋和翻過來的小船則是海地這邊的財產。船員們行動起來。衣服又脫掉了,壓艙物——裝滿了卵石的麻袋被扔回海裡。同樣的流程重演,不過這次是下船上岸。我們最先下了船,滑到水手的肩膀上,他們扛著我們回到岸邊。

要怎麼去過境處?“往前走幾條街,再往右走幾條街”——我們就得到了這點簡單的指示。我們找到了一座發黑的船運集裝箱,裡面有些燒糊了的文件和辦公室傢俱。門口遇到了一個帶孩子的年輕女人,她告訴我們這裡的確是移民局,只是幾天前遭遇了火災。8點是移民局的上班時間,一位官員拖著辦公椅走過來,坐在樹下,掏出筆記本和橡皮擦。幾個人立刻排成隊,我們也加入其中。在這片樹蔭之下,我們的證件得到了處理,走上一條步行橋離開了海地。

無論如何,我們終於成功抵達了多明尼加。上百名海地人每週都走過這條路過境,我們的戲劇性旅程,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罷了。

本地人習慣用頭頂馱貨,輕巧的穿行在暴土揚長的街市裡。

本文作者桂尼維爾·艾利森(Genevieve Allison)是紐西蘭作家、藝術家,目前定居紐約。她的文章多見於Suitcase、Le Roy、The Collective Quarterly雜誌,以及Aperture和Artforum網站。個人網站:genevieve-allison.com。

本文圖片作者伊里亞德·羅斯(Elliot Ross)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引發了他對地理隔離地區的興趣,現在他致力於通過旅行探索地理上的孤絕對人際關係、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影響。伊里亞德·羅斯的作品廣獲刊載,多見於《國家地理雜誌》《衛報》、《大西洋月刊》雜誌。個人網站:www.elliotrossstudio.com

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欄目與英國獨立探險旅行雜誌Sidetracked合作,介紹一系列紮根個人經歷的新時代探險故事,探討個體與自然的新關係。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