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押金500元,健身5次全額退款,號稱半年回本的合約健身房靠譜嗎?

一家面向普通白領的健身服務平臺行動1號推出合約健身房, 以先預付押金, 完成運動合約後返現的形式開啟了健身行業的又一次探索。 問題來了, 如果用戶都按時完成合約, 那創業公司如何盈利?

本文共計3456個字, 閱讀時間4分鐘。

記者 | 唐亞華

編輯 | 趙力

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 “賭你不來, 來了賣課”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套路了, 其中弊端不言自明。 而近兩年, 小型健身工作室、計時收費健身房也都相繼受到青睞, 繼迷你共用自助健身艙火爆一時之後, 共用自助健身領域又一例新模式出現。

8月8日, 一家面向普通白領的健身服務平臺行動1號推出合約健身房, 以先預付押金, 完成運動合約後返現的形式開啟了健身行業的又一次探索。

相比“賭你不來”的傳統路數, 行動1號賭得更大, 只要你來, 就不要錢。 舉個例子, 一周交500塊錢押金, 完成五次運動就能全部返還。

問題來了, 如果用戶都按時完成合約, 那創業公司如何盈利?如果僅靠著“賭你不來”的信念, 用戶不可能吃一次虧之後還繼續吃虧吧, 看上去, 這貌似不是一個持久的盈利模式。

不過,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記者體驗了水阻划船器, 在這期間私教過來指導:“膝蓋平行不要併攏, 背要挺直, 速度太慢要再快一點。 ”

當天週五下午6點, 健身房還有兩位附近的上班族用戶, 都已經交了押金。 27歲的建築師南先生稱, 自己選擇了1000元一個月10次的合約, “三天一次的頻率應該還可以, 如果我實在犯懶了, 一個月有三四次沒完成扣掉三四百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超級猩猩24小時無人自助健身艙, 多了淋浴和教練, 體驗相對來說比超級猩猩好。

價格方面, 超級猩猩一小時50元, 空間局促的迷你自助健身艙一小時12元, 行動一號合約健身房則是以合約的形式根據運動次數收費, 對於初期體驗者以及能夠持續運動的健身者來說, 行動1號的初步體驗更好。

來了就不收錢, 怎麼盈利?

既然體驗還算可以,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盈利問題, 找了行動1號的創始人吉樂聊了聊。

吉樂在今年6月有了做合約健身房的想法, 初衷即是所有健身房用戶的痛點:自己和朋友們經常花好幾千辦健身卡, 最後去不了幾次, 大多人都堅持不下來, 白白把錢浪費掉。

他觀察到大部分健身房空間很大, 人卻很少, 特別冷清。 “共用經濟這麼火, 我們就想用什麼方式能把健身房弄滿呢?我們做市場的人就想, 當然是免費, ”免費當然不是最終目的, 獲客之後盈利就不是難事了。

吉樂的朋友“在直播”CEO吳哲和“投顧大師”CEO彭亮看好這一模式, 給了他種子輪融資, 8月8日, 第一家健身房上線。

目前, 行動1號共7名成員, 包括產品、技術、運營、教練等崗位。

行動1號團隊

對於關鍵的盈利問題, 吉樂一臉輕鬆, “我給你算一筆賬你就知道了, 三大盈利點保證四到六個月回本不是問題”。

說實話, 作為一個目前還在種子輪的初創項目, 半年回本聽起來有些誇張。 吉樂想的不是“賭你不來”, 而是誘惑你來, 聚集流量。

“如果一個健身房冷冷清清都能賺錢,那我們的爆滿怎麼會不賺錢呢,我們從別的地方掙錢。”

吉樂先算了成本:健身房成本50萬,包括房租裝修、器械、維護等,所採購的器材第一年保修,平均使用壽命5年以上。

他的盈利來自違約金、私教、高峰期溢價付費。

第一個盈利點違約金:24小時營業預計每日100人次的流量,收入1萬元,按20%的違約計算,每天收入違約金2000元,一個月6萬,一年收入72萬元。

第二個盈利點私教:傳統150平的私教工作室,可以養活5個教練,平均每天30人上課,價格每次300—500,一天流水9000塊錢,一個月27萬,私教工作室跟教練平分,各方有13.5萬的月收入。行動1號預計配置1—2名教練,預計每天的100人中會有約10%的請私教,每人每次平均300元,利潤教練和健身房平分,一天收入1500元,一個月4.5萬,一年約54萬。

第三個盈利點高峰期付費:每天的高峰時段中午12點到2點,晚上6點到9點,共計5小時。按每小時10人,每人收費30元計算,一天收入1500元,一年收入54萬。

吉樂稱:“如果三個盈利點都實現,一年收入180萬,三個多月就回本了,即使只有兩個盈利點實現,也能收入100萬,6個月回本”。

目前行動1號推出了五種私教課程套餐,新人專享一課時100元、3200元的10課時套餐、8400元的30課時套餐、14400元的60課時套餐、20000元的100課時套餐,有效期分別為3天、45天、135天、270天、450天。使用者可以通過公眾號上的約課系統分時段提前預約。

賬算得很溜,如果真能按這個模式發展,那這個專案可能就是本年度賺錢最快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之一。

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設想,並沒有資料表明健身房一天一定會達到100個用戶數(目前每天約有60人),很難說100個人裡面一定會有10個人請私教,至於會不會有20%違約人數,也還是未知數。高峰期溢價方面,如果用戶嘗到了免費使用的甜頭,他還會願意付高峰期每小時30元的費用嗎?

吉樂認為,利用合約的形式免費健身只是一個獲客管道與宣傳推廣方式,把大批的使用者吸引過來以後真正發揮作用的是私教。“常健身的人都知道,自己健身難以堅持、動作不規範、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太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願意請私教的居多”。

目前,行動1號正在尋求300-500萬的融資,用來開新店和技術升級。近期會開10家店,同時完成APP的開發。將來會把“行動1號”做成一個體育消費流量的入口,從線下切到線上,針對3億運動人群進行服務與盈利。

合約返現模式的共用健身房是一門好生意嗎?

經過了一系列的燒腦運算與模式研究之後,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得出一個結論:說到底合約健身房跟傳統健身房的盈利點還是一樣的。一方面他賭你不會來,收違約的錢,另一方面如果你來的頻繁,可以賺私教課程的錢,外加一個高峰時段溢價的費用,這其實相當於打折以後按時收費的超級猩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合約模式激發了增量市場,80%不常健身的人會增加健身次數,通俗地說就是,為了掙100塊錢也得去完成自己訂的合約,並且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用戶,至少在初期會這樣。與私教工作室相比,在二者成本接近的情況下,合約健身房通過合約這個“誘餌”擴大了低成本獲客管道,潛在的付費用戶大大增加。

當你交了押金,不來,我0成本賺到了錢;你來了,我吸引你買課付費。相比之下,這種模式更多是以現金為誘餌,“逼迫”用戶來健身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在高峰時段去,這時,不管買不買課,都需要付費。

不過,以上種種,都建立在吉樂規劃的盈利模式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上。由於合約健身這種形式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且健身房上線只有兩周,目前沒有足夠可參考的資料。按照吉樂的說法,前三個月屬於教育市場的階段,培養用戶,基本不會盈利,之後才會逐步進入吉樂規劃的盈利模式中。

顯然,這個模式成立與否的關鍵,在於用戶增多後的體驗,因為這完全決定了用戶是否複購。

試想,每天100人次,大多數人只能紮堆在高峰時段來健身,高收入人群可能不滿意嘈雜擁擠的環境而放棄這一選擇,而普通收入人群可能只會按時完成合約返現,而不願意承擔私教課程的費用。

這些疑問,可能都需要行動1號用精准測算和精細運營管理來解決。合約健身是健身領域的革命性創新還是空想一場,幾個月後見分曉。

每日一問:誰的錢最好賺?

1)眼高手低的懶人

2)想賺錢想瘋的商人

3)其他

快留言告訴小表妹你的想法~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

“如果一個健身房冷冷清清都能賺錢,那我們的爆滿怎麼會不賺錢呢,我們從別的地方掙錢。”

吉樂先算了成本:健身房成本50萬,包括房租裝修、器械、維護等,所採購的器材第一年保修,平均使用壽命5年以上。

他的盈利來自違約金、私教、高峰期溢價付費。

第一個盈利點違約金:24小時營業預計每日100人次的流量,收入1萬元,按20%的違約計算,每天收入違約金2000元,一個月6萬,一年收入72萬元。

第二個盈利點私教:傳統150平的私教工作室,可以養活5個教練,平均每天30人上課,價格每次300—500,一天流水9000塊錢,一個月27萬,私教工作室跟教練平分,各方有13.5萬的月收入。行動1號預計配置1—2名教練,預計每天的100人中會有約10%的請私教,每人每次平均300元,利潤教練和健身房平分,一天收入1500元,一個月4.5萬,一年約54萬。

第三個盈利點高峰期付費:每天的高峰時段中午12點到2點,晚上6點到9點,共計5小時。按每小時10人,每人收費30元計算,一天收入1500元,一年收入54萬。

吉樂稱:“如果三個盈利點都實現,一年收入180萬,三個多月就回本了,即使只有兩個盈利點實現,也能收入100萬,6個月回本”。

目前行動1號推出了五種私教課程套餐,新人專享一課時100元、3200元的10課時套餐、8400元的30課時套餐、14400元的60課時套餐、20000元的100課時套餐,有效期分別為3天、45天、135天、270天、450天。使用者可以通過公眾號上的約課系統分時段提前預約。

賬算得很溜,如果真能按這個模式發展,那這個專案可能就是本年度賺錢最快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之一。

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設想,並沒有資料表明健身房一天一定會達到100個用戶數(目前每天約有60人),很難說100個人裡面一定會有10個人請私教,至於會不會有20%違約人數,也還是未知數。高峰期溢價方面,如果用戶嘗到了免費使用的甜頭,他還會願意付高峰期每小時30元的費用嗎?

吉樂認為,利用合約的形式免費健身只是一個獲客管道與宣傳推廣方式,把大批的使用者吸引過來以後真正發揮作用的是私教。“常健身的人都知道,自己健身難以堅持、動作不規範、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太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願意請私教的居多”。

目前,行動1號正在尋求300-500萬的融資,用來開新店和技術升級。近期會開10家店,同時完成APP的開發。將來會把“行動1號”做成一個體育消費流量的入口,從線下切到線上,針對3億運動人群進行服務與盈利。

合約返現模式的共用健身房是一門好生意嗎?

經過了一系列的燒腦運算與模式研究之後,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得出一個結論:說到底合約健身房跟傳統健身房的盈利點還是一樣的。一方面他賭你不會來,收違約的錢,另一方面如果你來的頻繁,可以賺私教課程的錢,外加一個高峰時段溢價的費用,這其實相當於打折以後按時收費的超級猩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合約模式激發了增量市場,80%不常健身的人會增加健身次數,通俗地說就是,為了掙100塊錢也得去完成自己訂的合約,並且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用戶,至少在初期會這樣。與私教工作室相比,在二者成本接近的情況下,合約健身房通過合約這個“誘餌”擴大了低成本獲客管道,潛在的付費用戶大大增加。

當你交了押金,不來,我0成本賺到了錢;你來了,我吸引你買課付費。相比之下,這種模式更多是以現金為誘餌,“逼迫”用戶來健身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在高峰時段去,這時,不管買不買課,都需要付費。

不過,以上種種,都建立在吉樂規劃的盈利模式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上。由於合約健身這種形式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且健身房上線只有兩周,目前沒有足夠可參考的資料。按照吉樂的說法,前三個月屬於教育市場的階段,培養用戶,基本不會盈利,之後才會逐步進入吉樂規劃的盈利模式中。

顯然,這個模式成立與否的關鍵,在於用戶增多後的體驗,因為這完全決定了用戶是否複購。

試想,每天100人次,大多數人只能紮堆在高峰時段來健身,高收入人群可能不滿意嘈雜擁擠的環境而放棄這一選擇,而普通收入人群可能只會按時完成合約返現,而不願意承擔私教課程的費用。

這些疑問,可能都需要行動1號用精准測算和精細運營管理來解決。合約健身是健身領域的革命性創新還是空想一場,幾個月後見分曉。

每日一問:誰的錢最好賺?

1)眼高手低的懶人

2)想賺錢想瘋的商人

3)其他

快留言告訴小表妹你的想法~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