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之聲》女主原型引爭議 被曝性格強勢且有虐☆禁☆童傾向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 在奧利地薩爾茨堡街頭, 遊客們來到這裡, 除了莫札特, 就是為了《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

1965年的電影《音樂之聲》讓薩爾茨堡成為熱愛音樂遊客心中的聖殿, 米拉貝爾花園、岩石騎術學校、雷奧坡斯考宮的優美景色也被世人所知。 在薩爾茨堡, 有民間團體提議用片中女主角瑪麗亞·馮·特拉普的名字為一條街命名, 有人贊成, 也有人反對。

音樂之聲的電影中, 瑪利亞是一個年輕活潑的修女, 喜歡在大自然下高聲歌唱, 院長認為瑪利亞並不屬於規矩嚴格的修道院。 院長與眾嬤嬤商量後,

決定安排瑪利亞到一位名叫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 留下7個孩子, 瑪利亞很快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在歌聲中得到他們和上校的愛。

當時歐洲籠罩在納粹的陰影下, 而上校和瑪利亞不願與同流合污, 最終選擇離開祖國, 前往美國。

聽起來像是電影情節, 實際上也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瑪利亞和特拉普帶著孩子們先是去了義大利, 之後轉到英國, 最終移民到美國的佛蒙特州。 他們在奧地利的大宅被党衛軍負責人希姆萊霸佔。

抵達美國後, 他們依靠音樂演出賺錢, 組合就叫做特拉普家庭樂團, 瑪利亞還建立了音樂訓練營, 他們成為了美國的名人, 不僅出唱片, 瑪利亞還把她們的故事寫成了自傳。

版權被音樂劇製作人相中, 1959年被搬上了百老匯的舞臺, 至今經久不衰。 電影版在1965年上映, 令特拉普家庭聞名於世。 瑪利亞1987年歷史, 終年82歲。

為什麼會有人反對以瑪麗亞·馮·特拉普的名字命名街道?因為她的一個孩子曾在瑪利亞去世後出書抱怨, 她不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母親, “她極為強勢, 會強迫我們敢不想做的事情, 比如, 我就根本不願意唱歌。 尤其在父親1947年去世後, 瑪利亞更加變本加厲, 甚至還會打我們。 我因為不願意唱歌, 被她送到精神病院裡做電擊治療, 我姐姐因為想要結婚被她囚禁在房間裡。 ”瑪麗亞·馮·特拉普的真實一面可能不是大家在電影、音樂劇中看到的那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