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福山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被評為首批省級公共法律服務示範中心

魯網煙臺3月27日訊福山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被評為首批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示範中心。

去年以來, 福山區為加快推進全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機制, 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 保障群眾的基本法律服務權益, 區司法局通過整合司法行政各類服務資源和職能, 於2016年6月建成全市首家、全省領先的區(縣、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中心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則, 通過搭建豐富有效的職能平臺, 建設強大專業的人才隊伍, 建設務實高效的工作機制, 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綜合性、便利化的公共法律服務。

一、搭建豐富有效的職能平臺。 通過整合司法行政各類服務資源和職能, 合理設置服務平臺和視窗, 優化服務事項和流程, 簡化辦事程式和環節, 有效滿足群眾各方面法律服務需求, 保障群眾走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即能夠一站式辦理所需法律事務。 中心建築總面積達800多平米, 按照“前臺後廠”模式, 在一樓設立臨街公共法律服務大廳, 設置有法律宣傳、法律援助、司法調解、綜合服務等視窗, 承接公共法律服務的受理、登記、指派及辦結情況的統計、核實等業務。 在四樓設有法德宣講教育、法律管家服務、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管理服務、矯治幫教、視頻會見等功能室, 方便開展一對一深度法律服務。

二、打造功能完備的網路體系。 以“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宗旨, 搭建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 為群眾提供綜合性法律服務。 一是暢通“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 保障群眾撥通“12348”熱線電話, 即可接受法律諮詢、業務申請、辦事預約、政務監督、投訴建議等一線式法律服務。 二是聯通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網, 接受全區人民群眾網上預約、諮詢、辦理法律事務,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 同時, 定期整理匯總形成資料, 向區委區政府上報公共法律服務輿情動態。 三是搭建普法教育遠端視頻服務網路, 中心設有資訊化演播室, 連通區鎮村三級法德講堂, 實現一次宣講、村村受益、即時互動、即時講解的高效資訊傳輸。 四是聯接全省遠端會見幫教系統,

解決監獄服刑人員與親屬的溝通問題,節約了社會成本和家庭經濟成本,有利於服刑人員改造和監獄的穩定。

三、建設務實高效的工作機制。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 聘請海峰律師事務所整體入駐, 承擔各項公共法律服務職責, 為人民群眾提供專業、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區司法局通過制定和落實工作臺帳、首問負責、律師公示、輿情分析、品質評價等相關工作管理制度, 加強監督管理與考評, 不斷提高工作效能, 提升人民群眾滿意率。 一是台帳登記制, 建立群眾來訪、來電登記記錄, 案件受理、指派記錄, 律師、工作人員值班記錄, 業務分析材料、輿情分析;投訴、舉報及處理記錄等工作臺帳。

二是首問負責制, 最先接待來訪事項的工作人員是該事項的第一責任人, 須全面告知、引導來訪人辦理法律事務, 並在接待台帳上簽字注明。 三是律師公示制, 根據律師的專業特長和工作特點, 公示律師資訊, 實行動態管理。 四輿情分析制, 在接待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和辦案過程中, 注重收集整理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或大規模上訪事件的矛盾糾紛資訊, 總結分析後, 形成輿情分析報告, 及時上報上級部門。 五是品質評價制, 建立服務品質評價機制, 通過使用意見箱或品質回饋卡等評價措施, 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情況進行測評打分。

中心成立近一年來, 接待法律諮詢(含電話諮詢)1366人次, 受理和引導法律援助案件263件,

調處或指派調處矛盾糾紛197件, 組織參與集中法治宣傳宣講活動26次, 受到人民群眾的肯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