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溫杯加枸杞”就中年危機了?加起來353歲的四位爺爺不服

文|一炸(珞思影視研究組)

當“保溫杯加枸杞”重燃中年危機的討論, 沒等大家從歲月滄桑時不我待的焦慮中緩過神兒, 來自浙江大學的90後女博導再接再勵, 將這場關於“人到中年”的恐慌推向又一個高潮。 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走來, 再見生龍活虎的年輕一代大浪拍來, 真的是人到中年的一種心酸嗎?

人到中年的趙明義, 端著保溫杯躥紅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事實上, 中年危機這種消沉萎靡的落寞情緒, 擊倒的往往是一批並不老邁的年輕人。

從1988年的中年女子, 到趙雷稱自己母親“34歲老來得子”, 再到街頭林立的“沒希望優酪乳”“愛無能酒館”……砥柱中流的80後、90後, 分分鐘成為被各種危機淹沒的脆弱寶寶。 真正應該感慨“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的老頭老太們, 卻踩著廣場舞的步伐, 摩擦得比年輕人還精神抖擻。

有人79歲制霸T台, 獲封中國“最帥老頭”稱號;有人年逾花甲練出一身“腱子肉”,

完爆“小鮮肉”;還有四位酷老頭, 他們的年紀加起來353歲, 卻在國際田徑賽場上跑出了世界紀錄!這些電力滿格的老頭讓我們看到另一種解讀:人生的意義, 從來都不能用年齡來劃分。

之所以說到此, 是因為在江蘇衛視《閱讀·閱美》中, 即將出現四個年齡加起來353歲跑出國內打破世界紀錄的“狂奔爺爺”, 他們燃出了一種堪比《摔跤吧爸爸》的境界:每個人, 都會走到暮年, 都將老去, 但是, 衰老的是身體, 不能是心;老去的是年華, 不能是信念!

從左至右:汪錦標、孫桂本、王志勇、蘇朋學

讓人虎軀一震的四位爺爺

他們加起來353歲了, 卻跑出世界紀錄!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 跑步是一種年輕真好的暢快淋漓。 可想像一下:過到了85歲, 你還會跑麼?好的話, 你可能在喝茶種花、曬太陽遛鳥;不好的話, 可能會打針吃藥, 躺在了床上。 但是這樣一群老人, 他們每一位都超過85歲, 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奔跑的姿態, 並且遠渡重洋, 站在了國際賽場。

近日, 蘇朋學、孫桂本、王志勇、汪錦標四位爺爺參加了江蘇衛視大型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首期節目的錄製。 他們是一篇題為《353歲的世界紀錄》美文裡的主角——去年, 他們幹了一件震驚世人的大事。

四位爺爺組建了一支4×400米的接力隊伍。 去年, 他們籌畫並實施前往澳大利亞參加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85歲組4×400米接力賽。

他們不是去隨便跑跑, 而是抱著拿金牌、破紀錄的決心。

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八九十歲, 書面形容這一年齡的詞語是耄耋, 字面上就透支著對這個年齡層的定義:老。 想像中, 到了這個年紀, 很多人不是坐在輪椅上, 就是躺在病床上,早就向生命這個龐然大物舉手投降。85歲以上,能走的都沒幾個,別提跑了。

但90歲的蘇朋學,硬是把這件“不可能”,兌現成為奇跡。他是這場“破紀錄接力跑”的召集人。1948年參加跳高比賽,蘇朋學拿過第一名,參加工作後,趕上全民健身熱,他是北京市長征長跑隊和鐵人三項協會的隊員。2012年,距離85周歲還有5個月,蘇朋學萌生參加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的想法,目標是打破85歲年齡組1500米的世界紀錄。

由於種種意外,這份願景總被擱置。直到2016年,他決心在全國範圍內尋找85歲以上還能跑起來的老人,參加當年的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4×400米接力賽。從一個人的1500米,到4個400米,年歲漸長,2016年,蘇朋學發現,由自己一個人跑1500米,破紀錄是越來越難了,但4個人跑接力,似乎還有可能,而這項世界紀錄停留在幾個芬蘭老頭的腳下已有8年。

蘇朋學希望自己90歲時仍能跳高

蘇朋學首先找到曾一起訓練過的孫桂本,1928年出生的孫桂本,也是北京市長征長跑隊的成員。接著,通過全國徵集,他們又打動了北京的王志勇和上海的汪錦標——接力隊宣佈成立。

2016年11月6日下午3點,四位爺爺準時出現在起跑線上。槍響,起跑——他們的目標是跑進8分43秒75,打破世界紀錄。

(以下摘自朗讀文章)

您應該從未見過,一場國際級的田徑大賽,跑道上的運動員,每一位都耄耋蒼蒼、兒孫滿堂。85、87、89、92,他們的年齡加起來有353歲,若用一米對應一年,他們走過的歲月快要寫滿一整圈400米的跑道。

4*400接力,他們四位元,只有一個目標,跑進8分43秒75,這是由四位芬蘭的老人,在2009年創造的世界紀錄,整整8年,沒有人能夠打破。

澳大利亞,珀斯,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當他們走向起跑位置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心裡問:這四位平均年齡88歲的中國老人,行嗎?

發令槍響!85歲的汪錦標首先出發!85歲,他是四個人中最年輕的,已經沒有了飽滿發達的肌肉、也跑不出年輕時矯健迅猛的身姿,但這位瘦削的讓人有些心疼的上海老爺子,卻好像一生都生長在這條跑道上一樣,甩在身後的汗珠好像結成了一雙翅膀,全身的肌肉好像燃燒起來,2分22秒95,他完成了第一棒!這400米,他早已把85年的歲月甩在了身後。

第二棒,孫桂本,這時的他不該在賽場而該在家中休養。賽前一個月,右小腿嚴重拉傷。傷筋動骨一百天,這是年輕人,那一位87歲已經掉光牙齒的老人呢?但他卻異常堅持“沒事兒,我恢復的快。”因為他心裡隱隱覺得,如果這一次不去,也許一輩子也無法站上賽場了;如果這一次不去,三位隊友、三位夥伴一生的夢想怕要永遠抱憾了。所以,這一棒,他的右腿,承載了四位老人353個春秋的渴望,就這樣踏上戰場,1分55秒94!第二棒!

第三棒,是92歲的王志勇。他自己都想不到,這個年齡,還可以代表自己的祖國,站在賽道之上。女兒擔心他的身體,不想讓他參加。結果,他像個孩子一樣,跟女兒撒嬌“就讓我試試嘛”!他說“我不怕老,我只怕我老了就沒用了,所以我要跑,我還能為國爭光!“

第四棒,蘇朋學,89歲,最後衝刺的這一刻,他攥緊接力棒,盯住了終點,好像90年的過往在一瞬間從腳下飛過!這一刻,奔跑成了全部!這一刻,恍若新生。這一刻,所謂衰老,早已不復存在!

最終,他們不僅獲得了世界冠軍,更用8分35秒23的成績打破了85歲組4×400米接力賽的世界紀錄!

贏得冠軍後回國接受採訪,孫桂本說,年歲就像股票代碼,股票品質怎麼樣,和代碼沒關係,身體好壞和年歲也沒關係:“很多人一天無所事事,活著就是為了吃和睡,這叫行屍走肉。沒有目標沒有追求,早就老了;我跑著,我就還年輕。”

你和你的小夥伴還在喪著

他和他的老夥伴已跑上世界巔峰

2016年的夏天,以葛優躺為先鋒,一場轟轟烈烈的“比廢大戰”拉開序幕。穿著花汗衫,臉上泛著油光的葛優,雙目無神地盯著天花板,渾身失去支點一樣與沙發融為一體,讓年輕人們虎軀一震:“是我!”

今年初,“碌碌無為紅茶”“浪費生命綠茶”“前男友過得比我好果茶”……攜帶著負能量而生的“喪茶文化”躥升為網紅,從網路蔓延至線下,多個實體店鋪當街露臉。

一如近日戳中大眾嗨點的“保溫杯”,這些透支著所謂幽默的文化符號,在年輕線民中快速擴散,有時代表個體的無奈,更多凸顯群體的消極。

昔日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保溫杯”就成了中年危機的代名詞。平日裡自稱“寶寶”的人感歎受到暴擊:“到了這個歲數,喝啤酒都想放兩粒枸杞。”就連90後都加入到為初老而頹喪的陣營中來:“我一個90後的老阿姨早就隨身帶保溫杯了……”

在所有關於保溫杯的解讀中,以下這段倒是醍醐灌頂:

你和你吐槽的“中年大叔”,可能就只差一個保溫杯。人到中年,依舊歇斯底里或歷經風霜後人淡如菊,或許就是搖滾精神的AB面,而非相互矛盾的存在。當趙明義們端起了保溫杯,甚至泡上了枸杞時,他們興許只是專治身體機能的“不服”,而未必是認命。

有些人就算“豪情還剩一襟晚照”,也不會向庸常二字繳械投降;柴米油鹽醬醋茶固然要,可他們不會讓奔騰的生命就此被占滿。尼采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而那些“永遠年輕”的他們,嘴裡可能不會灌“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雞湯,卻能在自己身上克服年齡。

很多人嘲笑竇唯趙明義們激情已逝,卻忘了自己連激情都不曾有過。唱著《成都》及那些rap時,他們都未曾體會過《一無所有》中的激蕩與幻滅。或許他們也曾夢想過仗劍走天涯,可想到手機、充電寶、數據線、WIFI等,走到樓下就取消了原計劃。

慵懶、散漫、無力,感覺身體被掏空——太多的人,一邊羡慕朝氣蓬勃的青蔥少年,一邊窩在沙發裡“葛優躺”著刷手機、打農藥。

有人頹廢著荒蕪所有,有人倔強著逆風而行。當你說人生就是這樣,他們會告訴你:人生還能怎樣。發起衝刺並跑上巔峰的大爺們,理應比一杯泡著枸杞的熱水還要有“雞湯”的溫度。

1936年出生的王德順,今年81歲,他一直活躍在舞臺上。2001年至今,已先後參與了40多部影視劇,其中不乏《重返20歲》這樣高人氣的電影作品。王德順的日常是在健身房裡度過的,身材練得一級棒。兩年前,79歲的他憑藉北京時裝周上光著膀子走秀的一幕,從此制霸T台,獲封中國“最帥老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溜光大道”。

60歲的“劉老頭”劉勝,最近拍攝的一組寫真照片刷爆了健身愛好者的朋友圈。大家驚呆了,沒想到60歲的人居然還能擁有健美的體格和時髦的穿搭,緊繃性感的線條不僅屬於彭于晏們,也可以是60歲老爹傲嬌揮灑的資本。

四位85歲以上的中國“酷老頭”,頭髮、眉毛白了,但他們跑出國門,站在世界田徑賽場的起跑線上,跑出新的紀錄。

衝刺的那一刻,他們攥緊接力棒,繃緊了全身,盯住了終點,他們的身體跑成一張滿月的弓,雙腿跑成一支離弦的箭。那一刻,年老,根本不可怕。即便有一天身體會老去,心裡永遠有青春綻放,那年齡又能代表什麼呢?即便有一天不再被人需要,找到自己的價值,那歲月又能如何?

縱然“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但即便一天一天老去,我們似乎更應相信:“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編輯|廠長

就是躺在病床上,早就向生命這個龐然大物舉手投降。85歲以上,能走的都沒幾個,別提跑了。

但90歲的蘇朋學,硬是把這件“不可能”,兌現成為奇跡。他是這場“破紀錄接力跑”的召集人。1948年參加跳高比賽,蘇朋學拿過第一名,參加工作後,趕上全民健身熱,他是北京市長征長跑隊和鐵人三項協會的隊員。2012年,距離85周歲還有5個月,蘇朋學萌生參加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的想法,目標是打破85歲年齡組1500米的世界紀錄。

由於種種意外,這份願景總被擱置。直到2016年,他決心在全國範圍內尋找85歲以上還能跑起來的老人,參加當年的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4×400米接力賽。從一個人的1500米,到4個400米,年歲漸長,2016年,蘇朋學發現,由自己一個人跑1500米,破紀錄是越來越難了,但4個人跑接力,似乎還有可能,而這項世界紀錄停留在幾個芬蘭老頭的腳下已有8年。

蘇朋學希望自己90歲時仍能跳高

蘇朋學首先找到曾一起訓練過的孫桂本,1928年出生的孫桂本,也是北京市長征長跑隊的成員。接著,通過全國徵集,他們又打動了北京的王志勇和上海的汪錦標——接力隊宣佈成立。

2016年11月6日下午3點,四位爺爺準時出現在起跑線上。槍響,起跑——他們的目標是跑進8分43秒75,打破世界紀錄。

(以下摘自朗讀文章)

您應該從未見過,一場國際級的田徑大賽,跑道上的運動員,每一位都耄耋蒼蒼、兒孫滿堂。85、87、89、92,他們的年齡加起來有353歲,若用一米對應一年,他們走過的歲月快要寫滿一整圈400米的跑道。

4*400接力,他們四位元,只有一個目標,跑進8分43秒75,這是由四位芬蘭的老人,在2009年創造的世界紀錄,整整8年,沒有人能夠打破。

澳大利亞,珀斯,世界老將田徑錦標賽,當他們走向起跑位置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心裡問:這四位平均年齡88歲的中國老人,行嗎?

發令槍響!85歲的汪錦標首先出發!85歲,他是四個人中最年輕的,已經沒有了飽滿發達的肌肉、也跑不出年輕時矯健迅猛的身姿,但這位瘦削的讓人有些心疼的上海老爺子,卻好像一生都生長在這條跑道上一樣,甩在身後的汗珠好像結成了一雙翅膀,全身的肌肉好像燃燒起來,2分22秒95,他完成了第一棒!這400米,他早已把85年的歲月甩在了身後。

第二棒,孫桂本,這時的他不該在賽場而該在家中休養。賽前一個月,右小腿嚴重拉傷。傷筋動骨一百天,這是年輕人,那一位87歲已經掉光牙齒的老人呢?但他卻異常堅持“沒事兒,我恢復的快。”因為他心裡隱隱覺得,如果這一次不去,也許一輩子也無法站上賽場了;如果這一次不去,三位隊友、三位夥伴一生的夢想怕要永遠抱憾了。所以,這一棒,他的右腿,承載了四位老人353個春秋的渴望,就這樣踏上戰場,1分55秒94!第二棒!

第三棒,是92歲的王志勇。他自己都想不到,這個年齡,還可以代表自己的祖國,站在賽道之上。女兒擔心他的身體,不想讓他參加。結果,他像個孩子一樣,跟女兒撒嬌“就讓我試試嘛”!他說“我不怕老,我只怕我老了就沒用了,所以我要跑,我還能為國爭光!“

第四棒,蘇朋學,89歲,最後衝刺的這一刻,他攥緊接力棒,盯住了終點,好像90年的過往在一瞬間從腳下飛過!這一刻,奔跑成了全部!這一刻,恍若新生。這一刻,所謂衰老,早已不復存在!

最終,他們不僅獲得了世界冠軍,更用8分35秒23的成績打破了85歲組4×400米接力賽的世界紀錄!

贏得冠軍後回國接受採訪,孫桂本說,年歲就像股票代碼,股票品質怎麼樣,和代碼沒關係,身體好壞和年歲也沒關係:“很多人一天無所事事,活著就是為了吃和睡,這叫行屍走肉。沒有目標沒有追求,早就老了;我跑著,我就還年輕。”

你和你的小夥伴還在喪著

他和他的老夥伴已跑上世界巔峰

2016年的夏天,以葛優躺為先鋒,一場轟轟烈烈的“比廢大戰”拉開序幕。穿著花汗衫,臉上泛著油光的葛優,雙目無神地盯著天花板,渾身失去支點一樣與沙發融為一體,讓年輕人們虎軀一震:“是我!”

今年初,“碌碌無為紅茶”“浪費生命綠茶”“前男友過得比我好果茶”……攜帶著負能量而生的“喪茶文化”躥升為網紅,從網路蔓延至線下,多個實體店鋪當街露臉。

一如近日戳中大眾嗨點的“保溫杯”,這些透支著所謂幽默的文化符號,在年輕線民中快速擴散,有時代表個體的無奈,更多凸顯群體的消極。

昔日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保溫杯”就成了中年危機的代名詞。平日裡自稱“寶寶”的人感歎受到暴擊:“到了這個歲數,喝啤酒都想放兩粒枸杞。”就連90後都加入到為初老而頹喪的陣營中來:“我一個90後的老阿姨早就隨身帶保溫杯了……”

在所有關於保溫杯的解讀中,以下這段倒是醍醐灌頂:

你和你吐槽的“中年大叔”,可能就只差一個保溫杯。人到中年,依舊歇斯底里或歷經風霜後人淡如菊,或許就是搖滾精神的AB面,而非相互矛盾的存在。當趙明義們端起了保溫杯,甚至泡上了枸杞時,他們興許只是專治身體機能的“不服”,而未必是認命。

有些人就算“豪情還剩一襟晚照”,也不會向庸常二字繳械投降;柴米油鹽醬醋茶固然要,可他們不會讓奔騰的生命就此被占滿。尼采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而那些“永遠年輕”的他們,嘴裡可能不會灌“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雞湯,卻能在自己身上克服年齡。

很多人嘲笑竇唯趙明義們激情已逝,卻忘了自己連激情都不曾有過。唱著《成都》及那些rap時,他們都未曾體會過《一無所有》中的激蕩與幻滅。或許他們也曾夢想過仗劍走天涯,可想到手機、充電寶、數據線、WIFI等,走到樓下就取消了原計劃。

慵懶、散漫、無力,感覺身體被掏空——太多的人,一邊羡慕朝氣蓬勃的青蔥少年,一邊窩在沙發裡“葛優躺”著刷手機、打農藥。

有人頹廢著荒蕪所有,有人倔強著逆風而行。當你說人生就是這樣,他們會告訴你:人生還能怎樣。發起衝刺並跑上巔峰的大爺們,理應比一杯泡著枸杞的熱水還要有“雞湯”的溫度。

1936年出生的王德順,今年81歲,他一直活躍在舞臺上。2001年至今,已先後參與了40多部影視劇,其中不乏《重返20歲》這樣高人氣的電影作品。王德順的日常是在健身房裡度過的,身材練得一級棒。兩年前,79歲的他憑藉北京時裝周上光著膀子走秀的一幕,從此制霸T台,獲封中國“最帥老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溜光大道”。

60歲的“劉老頭”劉勝,最近拍攝的一組寫真照片刷爆了健身愛好者的朋友圈。大家驚呆了,沒想到60歲的人居然還能擁有健美的體格和時髦的穿搭,緊繃性感的線條不僅屬於彭于晏們,也可以是60歲老爹傲嬌揮灑的資本。

四位85歲以上的中國“酷老頭”,頭髮、眉毛白了,但他們跑出國門,站在世界田徑賽場的起跑線上,跑出新的紀錄。

衝刺的那一刻,他們攥緊接力棒,繃緊了全身,盯住了終點,他們的身體跑成一張滿月的弓,雙腿跑成一支離弦的箭。那一刻,年老,根本不可怕。即便有一天身體會老去,心裡永遠有青春綻放,那年齡又能代表什麼呢?即便有一天不再被人需要,找到自己的價值,那歲月又能如何?

縱然“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但即便一天一天老去,我們似乎更應相信:“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編輯|廠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