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了“錢”瘋狂擴張 誰玩殘了共用經濟?

質疑和口水, 並未能阻止共用經濟擴張的步伐。 日前, 一批更離奇的共用經濟項目瘋狂襲來, 這廂共用寶馬引發的爭議還未平息, 共用手機、共用空調、共用購物車、共用童車、共用座椅等項目展開了一輪激烈的角逐。

如果說共用單車能夠解決用戶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難題, 那麼以共用手機、共用購物車為代表的一些共用經濟項目, 則是被美化包裝也難掩資本功利性的商業項目。 對此, 有經濟人士評論說共用經濟被玩壞了。

瘋狂撈錢的“偽共用經濟”

共用經濟熱潮, 催生了一些好的商業專案, 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 熱潮之下, 共用經濟也成為一些投機分子的圈錢工具。 從本質來看, 共用手機、共用空調這樣的項目, 更像是瘋狂撈錢的“偽共用”經濟。

除了共用手機項目外, 共用空調同樣是一個暴利的項目。 據悉, 即將在廣州試點的共用空調項目, 支付一定的押金就可以租賃到一台空調, 使用費每小時1元。 在廣州這樣的城市, 每天空調使用時間至少在8個小時左右, 一年的空調使用高峰期在8個月左右(冬天製冷需要1個月), 這樣算下來, 共用空調一年的收入是1920元。 一台空調的售價大約在3000元左右, 不到兩年時間空調成本就能收回來。

目前, 一台空調的使用壽命至少在10年以上, 這意味著一台共用空調就能創造上萬元的利潤, 再加上空調租賃押金產生的利息和二手空調出售後的價值, 一部空調創造的價值非常可觀了。 除了共用手機和共用空調外, 很多貼著共用標籤的共用經濟專案, 都是暴利, 這儼然不是共用經濟, 而是打著共用經濟旗號瘋狂撈錢的“偽共用經濟”。

被嚴重透支的共用經濟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共用經濟進入了多個領域, 從出行, 到著裝, 再到日常起居。 眼下, 就連小馬紮都玩共用經濟, 按照這一趨勢, 諸如共用寵物或共用電腦這樣的專案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一味擴張, 不考慮用戶需求, 共用經濟已經被嚴重透支。

坦白說, 諸如共用雨傘、共用休息艙這樣的項目出發點是好的, 但這些共用經濟項目市場有多大, 可行性有多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就在共用經濟瘋狂擴張的同時, 來自相關部門的監管也讓這些共用經濟項目來了個急刹車, 共用休息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援引媒體的報導, 位於北京中關村的一處共用休息艙, 被消防部門叫停, 理由是不符合消防規定。 就商業形態來講, 共用休息艙就是迷你型賓館, 自然要遵守消防法規的要求。

拋開政策監管這一理由不談, 僅就共用休息艙這個項目來說, 糟糕的用戶體驗, 難以突顯其價值。 沒有價值, 僅僅是為了製造噱頭拿到投資, 這種投機行為已經涉嫌“詐騙”, 而不是單純的圈錢。 截至目前, 因不符合監管需求, 以及消費需求低迷的共用經濟項目已經倒了一批, 共用休息艙、共用馬紮和共用雨傘都是典型代表。

嚴格來說, 像共用馬紮、共用雨傘這樣的商業專案, 是對共用經濟的惡意透支。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諸如共用籃球和共用玩具這種共用經濟專案,是很多創業者把一些商業專案強制的與共用經濟掛鉤的惡果。此外,共用空調和共用手機這樣的專案,同樣是變相的借共用經濟熱潮,製造消費需求的畸形商業模式。歸根結底,資本的大量湧入,是共用經濟被嚴重透支的潛在原因。

結語:盲目的擴張之下,一些共用經濟項目受政策或市場因素的影響,剛剛開始萌芽就戛然而止。資本的貪婪,誕生了一大批劣質的共用經濟專案,一些所謂的美好商業願景,最後還是淪為資本的炮灰。追根溯源,資本才是透支共用經濟的罪魁禍首。

諸如共用籃球和共用玩具這種共用經濟專案,是很多創業者把一些商業專案強制的與共用經濟掛鉤的惡果。此外,共用空調和共用手機這樣的專案,同樣是變相的借共用經濟熱潮,製造消費需求的畸形商業模式。歸根結底,資本的大量湧入,是共用經濟被嚴重透支的潛在原因。

結語:盲目的擴張之下,一些共用經濟項目受政策或市場因素的影響,剛剛開始萌芽就戛然而止。資本的貪婪,誕生了一大批劣質的共用經濟專案,一些所謂的美好商業願景,最後還是淪為資本的炮灰。追根溯源,資本才是透支共用經濟的罪魁禍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