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英的自律

作者:水水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95篇原創首發文章

8月18日,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以下簡稱:中歐)校友總會自發舉辦了一場“校友企業社會責任倡議書暨商業文明與社會責任主題論壇及成果展覽開幕系列活動”。

根據中歐校友總會會長田明介紹, 以後每年都會發佈“中歐校友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 全面系統總結校友企業在商業文明和社會責任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提煉可以改進的地方。 田明說, 他所理解的企業社會責任, 不僅僅是慈善或公益, 而是廣泛的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社會創新及對自然友好又有利於社會公眾福祉的提升等。 相信這份報告, 是商業文明賦能社會發展的有學術含量又有社會影響力的有質感的報告。 中歐是國內最早將商業倫理列為必修課程的商學院, 它也將成為國內首家整合校友企業發佈社會責任白皮書的商學院。

中歐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吳敬璉是中歐校友企業社會責任系列活動的代言人。 他寄語全體中歐校友:“中歐致力於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商業領袖, 中歐人在市場化改革道路上積極宣導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

截至目前, 中歐校友人數已經超過20000位, 並已在全球成立了65個國家或地區分會, 他們擁有班級、地區分會、行業協會和俱樂部等多維聯繫。 此次論壇就是校友不眠不休用十天時間落實了各項具體細節, 其高效可見一斑。

中歐成立二十三載, 校友企業覆蓋各行各業。 據不完全統計, 研究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監事會主席、總裁(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的公開履歷發現,

有96人有中歐進修經歷, 這一資料居國內商學院榜首。 中歐市場行銷學副教授向屹主導的《中歐校友影響力報告》顯示, 中歐校友企業營業額增長率、就業率、員工收入增長率等指標遠超行業平均水準。

“立秋時節, 蟬鳴流響, 秋實在望, 寥廓天地, 寄託著我們奉獻與責任的情懷。

”論壇的主持人是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廣播新聞中心首席主持秦暢, 她感慨商學院論壇的開幕串詞準備之精美, 讓人動容。

筆者想起了清代學者張湖在《幽夢影》裡寫的一句話“律己宜帶秋風, 處事宜帶春風”。 越是精英越自律自覺。 什麼是自律?在管理學上, 自律是指行為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是以事業心、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人生理想和價值觀作為基礎。 中歐校友就很好地詮釋了一把什麼是自律和集體自律。 商業文明和社會責任, 成了兩萬企業精英的集體自律, 同時也詮釋了什麼是商業的正道, 用商業的力量去解決社會問題, 為商業重新正名。

秦朔朋友圈(Chin@ Moments)第一篇發佈的文章是《用希望連接生命與生命》,

如今快兩年了。 為什麼開篇用“希望”一詞?據我淺薄的理解是, 用商業最好的一面去捍衛“中國明天更好”的希望。 商業文明研究除了是一種社會思潮, 還是企業家精神中的一個美好側面——自律和自我克制。 泰戈爾說的, 要進行嚴厲的自我克制, 因為克制本身就可以成為精神寄託。

當我在那次中歐論壇前採訪嘉賓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 聽到他說從事慈善公益事業近三十年, 幾乎歷經中國公益發展的每個階段, 但“只要商業不死, 就有希望”, 我一點都不驚訝。

這是一個巨變和融合、結構調整的時代。徐先生剛出版一本書《公益向右 商業向左》,他說,公益向右,就是越來越要接近商業模式;商業向左,就是越來越要強調承擔社會責任。兩者殊途同歸。這本書的策劃者,是原《中國慈善家》雜誌主編宋厚良,如今他創業成立一家專注公益讀物的出版公司。經不住他這種必須達成目標的堅定之心的感染,徐先生推辭多次之後答應了,並認為,商業就是進取和效率,是商業的力量推動了這本書的寫作和出版。

徐永光,1949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溫州人的血脈和骨髓裡都是商業文化。徐先生說,浙東的商業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從範蠡到浙東學派,再到王陽明心學的傳承,浙東工商文明發展一直是有積澱的。他說,90年代初,很多人是詬病溫州人的,他在《浙江日報》“情系桑梓”欄目中寫了溫州人的創新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對市場經濟發展有積極貢獻的。這篇文章現在編進了溫州改革史,也真的燃起了溫州人的希望。他說,曾經有一個小老闆,從手包裡翻出一張古舊甚至有些破碎的報紙給他看,說這是您當年的那篇文章。

他一直為商業正名。他說孟德斯鳩說,有商業就有美德。商業是交易,交易是互利,騙人的東西不是商業本身,中國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壞的商業”,必然不可持續。中國商業文明中有句被扭曲的話“無奸不商”,其實原來寫作“無尖不商”,原意是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尖兒。它是指,要讓利給顧客。

資訊革命,讓好的商業、有良知的商業出於公眾監督和自律變得越來越多。徐先生說,他在2000年就跟張朝陽說,互聯網就挺像公益組織的,因為互聯網融入了很多共用和公益的因素。而全球公益慈善領域也在檢討,百年慈善發展,世界貧困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公益總是走“小而美”的道路,經常“小富即安”,然後“養尊處優”,最後“花拳繡腿”,公益部門要創新太難了。所以他才經常呼籲——公益慈善領域也要引進商業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在轉型成社會企業。

比如養老這個“社會痛點人人有份”的行業,中國整個養老行業需要幾十萬億的投入,政府只能投入幾千億元,這項事業就靠“民非+公司”雙輪驅動來完成。在其他領域,如教育、醫療、養老、科技、文化等,中國共有36萬家民非,有30萬家以上已經是“民非+公司”雙註冊結構了。

德魯克,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啟蒙中國現代管理第一人”,他自稱“社會生態學家”。他認為,要把社會問題看做企業的機會。企業的職能,是通過把社會問題轉化為企業的機會來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也為本機構服務。社會問題轉化為企業機會的過程中,最有意義的機會可能不在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而在於社會問題的解決,即社會創新。

商業文明是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在這個秋天,我們倡議,企業家們應用“律己宜帶秋風”去創造商業文明,用商業的方式高效地、公平地解決社會問題;“處事宜帶春風”,這個國內首家宣導校友企業聯合發佈白皮書的商學院,將讓美好的希望不再停留在希望層面上。

自律系列:

你生過幾個孩子?還有馬甲線麼?……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這是一個巨變和融合、結構調整的時代。徐先生剛出版一本書《公益向右 商業向左》,他說,公益向右,就是越來越要接近商業模式;商業向左,就是越來越要強調承擔社會責任。兩者殊途同歸。這本書的策劃者,是原《中國慈善家》雜誌主編宋厚良,如今他創業成立一家專注公益讀物的出版公司。經不住他這種必須達成目標的堅定之心的感染,徐先生推辭多次之後答應了,並認為,商業就是進取和效率,是商業的力量推動了這本書的寫作和出版。

徐永光,1949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溫州人的血脈和骨髓裡都是商業文化。徐先生說,浙東的商業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從範蠡到浙東學派,再到王陽明心學的傳承,浙東工商文明發展一直是有積澱的。他說,90年代初,很多人是詬病溫州人的,他在《浙江日報》“情系桑梓”欄目中寫了溫州人的創新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對市場經濟發展有積極貢獻的。這篇文章現在編進了溫州改革史,也真的燃起了溫州人的希望。他說,曾經有一個小老闆,從手包裡翻出一張古舊甚至有些破碎的報紙給他看,說這是您當年的那篇文章。

他一直為商業正名。他說孟德斯鳩說,有商業就有美德。商業是交易,交易是互利,騙人的東西不是商業本身,中國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壞的商業”,必然不可持續。中國商業文明中有句被扭曲的話“無奸不商”,其實原來寫作“無尖不商”,原意是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尖兒。它是指,要讓利給顧客。

資訊革命,讓好的商業、有良知的商業出於公眾監督和自律變得越來越多。徐先生說,他在2000年就跟張朝陽說,互聯網就挺像公益組織的,因為互聯網融入了很多共用和公益的因素。而全球公益慈善領域也在檢討,百年慈善發展,世界貧困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公益總是走“小而美”的道路,經常“小富即安”,然後“養尊處優”,最後“花拳繡腿”,公益部門要創新太難了。所以他才經常呼籲——公益慈善領域也要引進商業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在轉型成社會企業。

比如養老這個“社會痛點人人有份”的行業,中國整個養老行業需要幾十萬億的投入,政府只能投入幾千億元,這項事業就靠“民非+公司”雙輪驅動來完成。在其他領域,如教育、醫療、養老、科技、文化等,中國共有36萬家民非,有30萬家以上已經是“民非+公司”雙註冊結構了。

德魯克,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啟蒙中國現代管理第一人”,他自稱“社會生態學家”。他認為,要把社會問題看做企業的機會。企業的職能,是通過把社會問題轉化為企業的機會來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也為本機構服務。社會問題轉化為企業機會的過程中,最有意義的機會可能不在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而在於社會問題的解決,即社會創新。

商業文明是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在這個秋天,我們倡議,企業家們應用“律己宜帶秋風”去創造商業文明,用商業的方式高效地、公平地解決社會問題;“處事宜帶春風”,這個國內首家宣導校友企業聯合發佈白皮書的商學院,將讓美好的希望不再停留在希望層面上。

自律系列:

你生過幾個孩子?還有馬甲線麼?……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