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戰國策》一則極簡小故事談清說服之道的核心

說服別人, 無論是銷售還是其他, 很多人都認為應該用理性的邏輯, 你看一步一步條理清晰, 為什麼這個觀點不正確?因為人類本身就不是理性的動物。

我們想想幾十萬年前, 我們的祖先猿人每天都面臨著豺狼虎豹, 在叢林之中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其他兇猛動物的點心。 因此, 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之下, 每個原始人都在內心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恐懼, 那就是任何意外資訊出現他會首先判斷對我是否不利?

這種發自內心的恐懼一代一代流傳至今, 所以, 任何人都只對一種資訊最感興趣, 最容易被打動,

這種資訊就是:對我有什麼好處?

舉個《戰國策》上很小很短的一個例子, 東周國君想種水稻, 但是西周國君不放水, 於是有謀臣就對東周國君說:我來說服西周國君放水。

這個謀臣到了西周, 對西周國君說:你算計的有點偏了, 你先放水, 讓東周把水稻種上, 然後你再把水堵上, 這樣一來, 東周國不就聽你的了嗎?

於是這個謀臣得到了東周國君和西周國君共同的獎勵。

我們來看看這個簡單至極的小故事, 這個謀臣只用了一個資訊:那就是你放開水, 然後再堵上, 你就能征服敵國。

征服敵國是西周國君最大的利益點, 當這種無本萬利的機會出現時, 他會壓抑得住自己的內心欲望嗎?這個謀臣的高明之處在於, 言簡意賅直指問題核心,

用最簡練的語言把利害得失說的清清楚楚。

這就是第七篇小文章, 我想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真正的說服之道不在於邏輯多麼清晰, 而在於把說服物件的內心揣摩清楚, 首先搞明白對方最想得到什麼, 最怕失去什麼, 然後圍繞得失之間來組織語言, 這樣圍繞對方內心深處的恐懼和喜悅的說服才能無往而不利。

鷹哥 2017.8.1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