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占卜師是你知音?其實「一見如故」都是假的!

算命師會心電感應?他們只是善用冷讀術

一個冬日傍晚, 我出門前去體驗讀心術, 這次是塔羅牌算命占卜。 我熟知冷讀術(cold reading), 知道哪些特徵或線索會讓算命師讀出我的未來。 我苦心思索該透露哪些細節又該抹去哪些線索。 我該把婚戒拿下嗎?或者別帶皮夾?我該穿什麼?最後, 我決定以真實形象上場(但不用真名), 讓這個實驗更加逼真。

占卜師開口問道, 你想問什麼問題?我選擇事業。 很快地, 這個男人忙不迭地告訴我出版業的麻煩困擾、事業生涯充滿各種不確定, 數位化更讓出版業雪上加霜。 占卜師提到我可能工作不保,

但不時加上樂觀說辭, 據他所說, 儘管一切難以掌握, 但總會雨過天晴。 他甚至知道當我最彷徨無措的時刻, 曾想過要放棄一切。 如果這一行逐漸沒落, 我能順利轉行嗎?

通靈人士(包括詐欺犯)不只是厲害的冷讀大師和心理學家。 他練習過無數次好讓技巧臻於純熟, 熱切地避免犯下任何錯誤。

當然, 塔羅牌先生並不是真的在講出版業, 他根本不知道我是個作家。 他只是說些通用於不同行業的評論, 以及大部分年輕女性在事業初期會遇到的困境與瓶頸, 那些我們會捫心自問的問題。 誰不擔憂他們的事業會如何發展?誰不認為他們的行業面臨轉捩點, 正在載浮載沉?

誰不曾想過放棄一切, 轉身離開?塔羅牌先生所說的每句話都適用於各行各業,

但對我來說, 他似乎真有過人的洞察力, 知道我的生活和工作。 他對我下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結語:終會雨過天晴, 我不用擔心失業或失去賺錢能力——只要我別懷疑自己, 壞了好事。 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我可能會阻礙自己成功。 我得停止那些侵蝕人心的思考模式, 從更正面、更有建設性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我做得到, 就能站上世界峰巔。 這建議還真不賴, 我心懷感激地點頭同意, 接著離開走回街上。 也許, 塔羅占卜真有兩把刷子。

通靈人士(包括詐欺犯)不只是厲害的冷讀大師和心理學家。 他練習過無數次好讓技巧臻於純熟, 熱切地避免犯下任何錯誤。 若在判讀下手目標、對症下藥的過程中出了差錯,

那可是得不償失, 足以毀掉整個詐騙大計。 事實上, 即使是一般人, 只要你熟知冷讀術, 就能講中不少別人的事, 甚至讓人大為吃驚。

只要用一些小技巧, 算命師就能讓你以為他無所不知。

1988年, 心理學家琳達.阿貝萊特(Linda Albright)和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團隊做了三項研究, 試圖理解當雙方在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下——阿貝萊特稱為「零相識」(zero acquaintance)條件— —人若有明確動機, 是否能夠精准判讀對方。 她發現受試者在個性外向和嚴謹自律兩項的判讀都很準確, 觀察者注意到這些特質, 而被觀察者也認同自己帶給人這種印象。 在另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中, 動機強的人比較擅於分辨陌生人的臉部情緒表達和聲音抑揚頓挫。

同時, 有動機的人也會比較精准判斷陌生人的內在情緒。

心電感應怎麼做?抽離身體放開自己

2010 年, 艾普利和本古里昂大學的塔爾.艾亞(Tal Eyal)公佈一連串增進人際與心理認知技巧的實驗研究結果。 他們的論文標題定為〈如何像是有心電感應?〉(How to Seem Telepathic)。 學者們發現常人所犯的錯誤, 都歸因於我們把自我分析與分析他人混淆在一塊。

我們在分析自己時會巨細靡遺、注意每個旁枝末節與當下情境。 然而, 在分析他人時, 容易概略化、抽象化, 而不會深入探究。 舉例來說, 當我們回答與自身或他人相關的問題時, 我們的思考模式截然不同。 比如面對像「你多有魅力?」的問題, 我們馬上想到自己的外表, 回想今天早上的髮型如何, 是否睡飽、精神抖擻,

身上穿的襯衫是否能讓氣色看起來更好。 當問的是別人多有魅力時, 我們會依整體印象構成表面判斷。 因此, 我們混淆了兩件重要事情:第一, 我們不知道別人對我們的印象;第二, 我們搞不懂別人對他們自己的印象。

然而, 若我們調整分析他人與自己的方式, 馬上就會變得直覺敏銳且精准。 有一項研究發現, 受試者若以為別人不會在當下評價自己的照片, 而是幾個月後才評價時, 他們突然能精確指出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而在另一項實驗中, 受試者錄下一段形容自己的話, 研究人員告訴他們這段錄音將在幾個月後播放。 突然間, 就像前面的試驗一樣, 受試者的觀察角度改變了。 藉由增加時間距離, 受試者換成旁觀者的視角,用比較抽象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為,因此,他們意識到實際生活中別人眼中的自己,不再陷於自己的想法中。

對事業心強的讀心者來說(也就是正在物色下手目標的騙子)這技巧非常重要,你得懂得別人用什麼線索來評斷你,而哪些線索毫無用處。如果你覺得自己看來精神不濟,那麼自信心就會隨之降低,因而欠缺說服力。但若你明白根本沒人會注意到你氣色不佳,你的整體風度舉止才有決定性的影響,你就會著重于加強整體印象,而不因旁支末節影響自信。

艾普利和艾亞在第二次的系列研究中觀察到兩個相斥的效果:我們和旁人處在如同我們與自我一樣親密的解釋水準(level of construal)1時,我們是否能夠精准地判讀別人?這次,艾普利和艾亞把其他學生的照片交給受試者,分別告訴他們這些照片是在當天或幾個月前拍攝。顯而易見地,比起幾個月前的照片,受試者在判斷時比較注重當天拍攝的照片的瑣碎細節——他們觀看當天的照片和觀看自己的水準相同,因此特別注意微小細節。想法上的簡單變化,卻能帶來可觀的利益。詐欺犯觀察每個人都一樣縝密周詳。若要選定下手目標,精確性舉足輕重。

詐欺者想知道的不只是別人如何看待他們,他們想要毫釐不差地展現自己希望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與影響力。

和別人充滿共通點?熟悉感可能讓你更悲劇

不僅如此,詐欺犯會在與目標相處的過程中得到新資訊並善加利用,讓我們損失更多。人們傾向信任感到熟悉、和自己有共通點的人,在我們心中他們和一般陌生人不同,我們會向他們敞開心房:那些和我們類似、彼此認識或認知相近的人,比較不會傷害我們。而且,他們比較瞭解我們。如果你初識某人,發現對方和你一樣都喜歡看同一種喜劇表演,還喜歡同一種休閒洋裝,那說不定你們在其他領域也有相同喜好,能相處愉快。而我們難以理解那些和我們差異很大的人的動機想法,而且那些人說不定心存惡意。

剛開始進行塔羅占卜時,我的靈媒拋出一個聽來無關緊要的問題:「你不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吧?」我回答,不,我不是。他語帶認同地回答,他也不是,但他絕不會搬去別的地方生活。我同意地點點頭。占卜過程中,他不斷提出這些「共通點」——他對自己的事業也猶疑不安,他想做些改變,他其實喜歡藝術創作,而且有時覺得自己似乎在出賣靈魂,但他還有帳單要付。占卜結束時,我認為他根本是我的知音(我相信他大部分的客戶也都有這種感受,就像蜜雪兒的客人視她為知交,認為兩人有很多共通點,都和他們一樣在煩惱和抱負中掙扎)。

心理學家麗莎.德布伊恩博士(Lisa DeBruine)請受試者玩一個連貫的信任遊戲。在遊戲中受試者臆測夥伴會怎麼做,據此做出反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囚徒困境」測驗〔prisoner's dilemma〕,每個人都保持沉默就沒事,但若有人開口而你沒有,那就倒大楣了)。然而,受試者的夥伴其實並不存在。受試者以為的同伴只是出現在照片中的人物,照片用兩種方式動過手腳:經過電腦處理,一張看來是毫不相關的陌生人,而另一張看起來像受試者本人。研究發現,若照片處理得愈像受試者,受試者對假想夥伴的信任度也愈高。看看那張臉,有誰能懷疑它、不尊重它?甚至其他表面共通點,比如生日是同一天(或在同一個月)、名字相似,都會促使受試者對假想夥伴產生更強烈的好感——同時也更願意彼此幫助、互相合作。

由於詐欺犯能輕鬆識破你的喜好,因此他能裝出與你有共通點,讓你感到熟悉——詐欺犯愈擅於偽裝,愈能得到真實資訊。偽裝共通點很簡單,當我們喜歡對方或彼此相處愉快,我們會無意識地模仿他們的行為、表情、手勢,這現象叫做「變色龍效應」(chameleon effect)。

「變色龍效應」指的是我們會在無意識間模仿別人。

善用變色龍效應,釣魚比你想的容易

把變色龍效應反過來利用,也能達到效果。若我們模仿別人,他們就會親近我們、在我們身上找到相似感。偽裝這種自然的吸引過程並不困難。我們每天常不自覺地運用一些無關緊要的詐騙技巧,有時甚至對自己擅長偽裝的能力心知肚明。我們會重複別人說的話或嗜好興趣,假裝支援同一個球隊,或討厭同一個品牌。這些我們愛用的小手段往往很快就能帶來好處,也是詐欺犯必備的法寶。

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建議:「試著真誠地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他致力寫就贏得朋友與影響別人的專論,無意間成為詐欺者的培訓寶典。若你身陷麻煩之中?「談論對方能獲得的好處。」某人不經心地提到某件事?記起來,從各種面向再次提及。你是否正確地掌握線索——也許從不符節氣的黝黑皮膚獲悉一個佛羅里達州位址?抓住它,機不可失。只要你能掌握這些訣竅,將處處受人歡迎,你在別人眼中將比實際上更有吸引力。我們的心防消失,你突然間贏得眾人信任,足以影響種種利害關係,物色下手目標並對症下藥只是探囊取物。

熟悉感當然也能偽裝,而且你還能借此賺取對方的信任與情感——這是詐欺者施展騙局的起點。2005 年4 月,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的湯姆.傑卡提克(Tom Jagatic)和同事做了一項實驗,想瞭解哪些人比較容易成為網路釣魚(phishing)的受害者,或當有人冒充合法的協力廠商機構,如銀行或電話公司,哪些人會輕易交出敏感的個人資料。他們的目標物件是同校校友,湯姆和研究團隊想瞭解怎麼做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讓他們坦誠相告。

第一步,他們先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公開資訊,從臉書、LinkedIn 專業人脈網站、MySpace 社交網站、Friendster 交友網站(別忘了,當時可是2005 年),還有LiveJournal 網站的「你朋友就是我朋友」計畫。隔天,他們假扮成受害者的大學友人,向這些人發送電郵。若收信人點擊電郵裡附的網址,就會通往和印第安那大學毫無關聯的網站,網站上會要求對方輸入印第安那大學網站需要的登入資訊。

只要收信人點擊電郵裡的網址,並在網站上輸入他們校園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釣魚攻擊即告成功。結果顯示,超過70% 的學生輸入他們的登入資訊,畢竟,電郵是朋友寄來的嘛。換句話說,受害者覺得一切都很合理。容易上當的不只是一般大學生。在一項針對西點軍校生的調查中,每五個學生中有四人會點擊來自假「上校」提供的網路連結,誤信那是閱覽成績報告的網站。

受試者換成旁觀者的視角,用比較抽象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為,因此,他們意識到實際生活中別人眼中的自己,不再陷於自己的想法中。

對事業心強的讀心者來說(也就是正在物色下手目標的騙子)這技巧非常重要,你得懂得別人用什麼線索來評斷你,而哪些線索毫無用處。如果你覺得自己看來精神不濟,那麼自信心就會隨之降低,因而欠缺說服力。但若你明白根本沒人會注意到你氣色不佳,你的整體風度舉止才有決定性的影響,你就會著重于加強整體印象,而不因旁支末節影響自信。

艾普利和艾亞在第二次的系列研究中觀察到兩個相斥的效果:我們和旁人處在如同我們與自我一樣親密的解釋水準(level of construal)1時,我們是否能夠精准地判讀別人?這次,艾普利和艾亞把其他學生的照片交給受試者,分別告訴他們這些照片是在當天或幾個月前拍攝。顯而易見地,比起幾個月前的照片,受試者在判斷時比較注重當天拍攝的照片的瑣碎細節——他們觀看當天的照片和觀看自己的水準相同,因此特別注意微小細節。想法上的簡單變化,卻能帶來可觀的利益。詐欺犯觀察每個人都一樣縝密周詳。若要選定下手目標,精確性舉足輕重。

詐欺者想知道的不只是別人如何看待他們,他們想要毫釐不差地展現自己希望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與影響力。

和別人充滿共通點?熟悉感可能讓你更悲劇

不僅如此,詐欺犯會在與目標相處的過程中得到新資訊並善加利用,讓我們損失更多。人們傾向信任感到熟悉、和自己有共通點的人,在我們心中他們和一般陌生人不同,我們會向他們敞開心房:那些和我們類似、彼此認識或認知相近的人,比較不會傷害我們。而且,他們比較瞭解我們。如果你初識某人,發現對方和你一樣都喜歡看同一種喜劇表演,還喜歡同一種休閒洋裝,那說不定你們在其他領域也有相同喜好,能相處愉快。而我們難以理解那些和我們差異很大的人的動機想法,而且那些人說不定心存惡意。

剛開始進行塔羅占卜時,我的靈媒拋出一個聽來無關緊要的問題:「你不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吧?」我回答,不,我不是。他語帶認同地回答,他也不是,但他絕不會搬去別的地方生活。我同意地點點頭。占卜過程中,他不斷提出這些「共通點」——他對自己的事業也猶疑不安,他想做些改變,他其實喜歡藝術創作,而且有時覺得自己似乎在出賣靈魂,但他還有帳單要付。占卜結束時,我認為他根本是我的知音(我相信他大部分的客戶也都有這種感受,就像蜜雪兒的客人視她為知交,認為兩人有很多共通點,都和他們一樣在煩惱和抱負中掙扎)。

心理學家麗莎.德布伊恩博士(Lisa DeBruine)請受試者玩一個連貫的信任遊戲。在遊戲中受試者臆測夥伴會怎麼做,據此做出反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囚徒困境」測驗〔prisoner's dilemma〕,每個人都保持沉默就沒事,但若有人開口而你沒有,那就倒大楣了)。然而,受試者的夥伴其實並不存在。受試者以為的同伴只是出現在照片中的人物,照片用兩種方式動過手腳:經過電腦處理,一張看來是毫不相關的陌生人,而另一張看起來像受試者本人。研究發現,若照片處理得愈像受試者,受試者對假想夥伴的信任度也愈高。看看那張臉,有誰能懷疑它、不尊重它?甚至其他表面共通點,比如生日是同一天(或在同一個月)、名字相似,都會促使受試者對假想夥伴產生更強烈的好感——同時也更願意彼此幫助、互相合作。

由於詐欺犯能輕鬆識破你的喜好,因此他能裝出與你有共通點,讓你感到熟悉——詐欺犯愈擅於偽裝,愈能得到真實資訊。偽裝共通點很簡單,當我們喜歡對方或彼此相處愉快,我們會無意識地模仿他們的行為、表情、手勢,這現象叫做「變色龍效應」(chameleon effect)。

「變色龍效應」指的是我們會在無意識間模仿別人。

善用變色龍效應,釣魚比你想的容易

把變色龍效應反過來利用,也能達到效果。若我們模仿別人,他們就會親近我們、在我們身上找到相似感。偽裝這種自然的吸引過程並不困難。我們每天常不自覺地運用一些無關緊要的詐騙技巧,有時甚至對自己擅長偽裝的能力心知肚明。我們會重複別人說的話或嗜好興趣,假裝支援同一個球隊,或討厭同一個品牌。這些我們愛用的小手段往往很快就能帶來好處,也是詐欺犯必備的法寶。

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建議:「試著真誠地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他致力寫就贏得朋友與影響別人的專論,無意間成為詐欺者的培訓寶典。若你身陷麻煩之中?「談論對方能獲得的好處。」某人不經心地提到某件事?記起來,從各種面向再次提及。你是否正確地掌握線索——也許從不符節氣的黝黑皮膚獲悉一個佛羅里達州位址?抓住它,機不可失。只要你能掌握這些訣竅,將處處受人歡迎,你在別人眼中將比實際上更有吸引力。我們的心防消失,你突然間贏得眾人信任,足以影響種種利害關係,物色下手目標並對症下藥只是探囊取物。

熟悉感當然也能偽裝,而且你還能借此賺取對方的信任與情感——這是詐欺者施展騙局的起點。2005 年4 月,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的湯姆.傑卡提克(Tom Jagatic)和同事做了一項實驗,想瞭解哪些人比較容易成為網路釣魚(phishing)的受害者,或當有人冒充合法的協力廠商機構,如銀行或電話公司,哪些人會輕易交出敏感的個人資料。他們的目標物件是同校校友,湯姆和研究團隊想瞭解怎麼做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讓他們坦誠相告。

第一步,他們先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公開資訊,從臉書、LinkedIn 專業人脈網站、MySpace 社交網站、Friendster 交友網站(別忘了,當時可是2005 年),還有LiveJournal 網站的「你朋友就是我朋友」計畫。隔天,他們假扮成受害者的大學友人,向這些人發送電郵。若收信人點擊電郵裡附的網址,就會通往和印第安那大學毫無關聯的網站,網站上會要求對方輸入印第安那大學網站需要的登入資訊。

只要收信人點擊電郵裡的網址,並在網站上輸入他們校園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釣魚攻擊即告成功。結果顯示,超過70% 的學生輸入他們的登入資訊,畢竟,電郵是朋友寄來的嘛。換句話說,受害者覺得一切都很合理。容易上當的不只是一般大學生。在一項針對西點軍校生的調查中,每五個學生中有四人會點擊來自假「上校」提供的網路連結,誤信那是閱覽成績報告的網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