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漢街頭現新款“過馬路神器”:自動拉繩系統

自動拉繩系統出現在武漢街頭。 視覺中國 圖

路口的自動拉繩系統

湖北日報網8月24日消息:自人行道口馬路閘機、行人闖紅燈自動抓拍系統在街頭出現之後, 今年, 自動拉繩系統又出現在街頭, 許多市民將這些裝置稱為“過馬路神器”。 在武漢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三年來, 武漢的街頭陸續出現了多種引導規範行人過馬路的設施和裝置。 這些裝置的出現曾引發市民的一些爭議。

三年來, 這些裝置使用現狀如何?對制約行人亂穿馬路、促進城市交通文明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市民又是如何看待這些裝置?近日, 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調查。

馬路閘機雖已不再, 路口過馬路秩序良好

今年4月, 東西湖區金銀潭大道和奧園東路路口, 曾經裝上了一排和地鐵閘機相似的“過馬路閘機”。 行人通行紅燈亮時閘門關閉, 綠燈亮時閘門開啟。 這個“過馬路閘機”一出現就引發了熱議, 安裝不到一個星期之後就被拆除。 如今沒有“馬路閘機”的路口秩序如何呢?

8月20日上午, 記者看到, 這個路口連接的最大居民社區是常青花園, 過馬路後就是金銀潭周邊最大的商場永旺夢樂城。 由於正值星期天, 商場人流量很大,

記者蹲守了半小時左右, 路口沒有牽著繩子的志願者, 也沒有交警指揮, 僅靠自動信號燈控制過馬路時間。 在半個小時裡, 這一路口交通秩序良好, 絕大多數市民都是等待綠燈亮後才過馬路, 只在奧園東路方向有兩輛電動車在紅燈亮後依然橫穿路口。

市民李女士說, 永旺夢樂城剛開業的時候, 這個路口的交通秩序有一段時間也比較混亂, 社區還曾經安排過志願者在路口引導大家文明過馬路, 不過最近兩年大多數人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其實上半年這裡安閘機的時候對我們的影響也不大, 因為紅燈亮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等著, 也只有半分鐘不到的時間, 不急這一下。 ”

自動抓拍系統有的停擺, 有的正常運行

2015年8月, 武昌區率先啟用了行人闖紅燈自動抓拍系統, 這個系統能抓拍下闖紅燈者的肖像並公佈在液晶屏上, 從而對亂穿馬路行為起到一定約束作用。 8月20日下午, 一場暴雨突襲武昌城區。 3點左右記者在武珞路首義廣場看到, 路口的過馬路闖紅燈自動抓拍系統, 螢幕處於關閉狀態。 而在紅燈亮起時, 大多數市民都能自覺地停下腳步, 冒雨等待綠燈。

這套系統在武昌徐東大街和友誼大道路口也有一套, 並且一直在正常運行。 下午4時許, 記者來到這個路口時, 雨仍然在下, 半小時內, 大多數市民在紅燈亮起時也會等待。 只有一輛電動車橫穿馬路, “帶動”了五六名行人也跟著闖了紅燈, 一一被抓拍系統抓拍下來。 記者注意到,

在這半小時裡, 約有10多位市民並沒有帶雨具, 但他們並沒有亂穿馬路跑到對面的高架橋下避雨。

而在這兩個路口2015年剛安裝“抓拍神器”的時候, 也曾遇到過尷尬。 本報記者當時觀察的結果是:首義廣場, 1小時內闖紅燈的市民多達100多人;徐東大街, 短短10分鐘內, 就有5位騎自行車、電動車的市民, 徑直闖紅燈。 由於“抓拍神器”本身並不會作為行人違法處罰的依據, 而只是通過曝光提醒, 市民曾質疑還不如志願者拉繩勸導管用。

自動拉繩系統:人工拉繩勸導的“科技版”

“紅燈亮了, 禁止通行, 在等候區等待。 ”在民族大道和南湖大道的交叉十字路口, 今年開始出現了一套可替代人工拉繩的“機器自動拉繩系統”。 8月18日下午, 記者來到這個路口。

記者看到,這套系統外形如一個巨大門框,上面有液晶屏,不斷滾動著“不闖紅燈,做文明武漢市民”的提醒語。每當紅燈亮起時,“門框”便會有一條繩子自動落下,擋在行人面前,同時系統還會發出語音提醒,提醒人們禁止通行。待綠燈時,繩子會自動上移,語音也會提醒人們可以通行了。

記者在路口觀察了半個小時,當天烈日炎炎,站了5分鐘就出了一身汗。但來往的市民都很自覺的遵守交通規則,沒有一人闖紅燈。家住旁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李爹爹告訴記者,民族大道和南湖大道都是重要的主幹道,行人和車輛都很多,過去也常有行人亂穿馬路、人車混行導致交通擁堵的情況,不過近一年來情況大有好轉。尤其是安裝了這個自動拉繩系統後,已經很少看到有人闖紅燈了,“其實這個系統並不能完全攔住行人,想闖紅燈的人還是可以闖,但現在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都有提升。”

武漢市文明辦:它是強化規則的手段

“一些安裝了約束行人亂穿馬路裝置的路口,並不代表這些路口闖紅燈的就多,沒有安裝的路口也不代表就沒有闖紅燈的現象。無論是馬路閘機,還是抓拍系統、拉繩系統,它們都是一種試用裝置,並沒有在全市大規模安裝。”武漢市文明辦主任嚴巨集說,“這些裝置的出現,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也是政府強化“規則”的一種手段。”嚴宏認為,過去武漢行人亂穿馬路現象較多,是因為市民心裡交通規則意識不強。這幾年武漢也在不斷加強對闖紅燈行為的宣傳教育和治理,今年2月1日,《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在30萬份市民問卷調查基礎上,劃定了十類不文明行為的“紅線”,其中一條就是“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過街設施,亂穿馬路、闖紅燈、翻欄杆”。近日,武漢又推出了“禮讓斑馬線”行動,全市430多條公交線路、1.6萬名公交司機總動員,承諾斑馬線前一看、二慢(或停)、三通過,主動禮讓,行人優先。

“這些都在不斷的讓規則意識在市民內心潛移默化,現在可以明顯感覺到,行人亂穿馬路的現象已大為減少。”嚴宏認為,這些約束行人亂穿馬路的裝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文明過馬路、約束亂穿馬路行為的作用,提升了市民的交通規則意識,是在宣傳教育以及宣導文明過馬路等軟環境下的一種硬體輔助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許還會有新的裝置出現。但隨著市民規則意識、文明意識的普遍提升,這些裝置將最終從街頭消失。

記者看到,這套系統外形如一個巨大門框,上面有液晶屏,不斷滾動著“不闖紅燈,做文明武漢市民”的提醒語。每當紅燈亮起時,“門框”便會有一條繩子自動落下,擋在行人面前,同時系統還會發出語音提醒,提醒人們禁止通行。待綠燈時,繩子會自動上移,語音也會提醒人們可以通行了。

記者在路口觀察了半個小時,當天烈日炎炎,站了5分鐘就出了一身汗。但來往的市民都很自覺的遵守交通規則,沒有一人闖紅燈。家住旁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李爹爹告訴記者,民族大道和南湖大道都是重要的主幹道,行人和車輛都很多,過去也常有行人亂穿馬路、人車混行導致交通擁堵的情況,不過近一年來情況大有好轉。尤其是安裝了這個自動拉繩系統後,已經很少看到有人闖紅燈了,“其實這個系統並不能完全攔住行人,想闖紅燈的人還是可以闖,但現在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都有提升。”

武漢市文明辦:它是強化規則的手段

“一些安裝了約束行人亂穿馬路裝置的路口,並不代表這些路口闖紅燈的就多,沒有安裝的路口也不代表就沒有闖紅燈的現象。無論是馬路閘機,還是抓拍系統、拉繩系統,它們都是一種試用裝置,並沒有在全市大規模安裝。”武漢市文明辦主任嚴巨集說,“這些裝置的出現,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也是政府強化“規則”的一種手段。”嚴宏認為,過去武漢行人亂穿馬路現象較多,是因為市民心裡交通規則意識不強。這幾年武漢也在不斷加強對闖紅燈行為的宣傳教育和治理,今年2月1日,《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在30萬份市民問卷調查基礎上,劃定了十類不文明行為的“紅線”,其中一條就是“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過街設施,亂穿馬路、闖紅燈、翻欄杆”。近日,武漢又推出了“禮讓斑馬線”行動,全市430多條公交線路、1.6萬名公交司機總動員,承諾斑馬線前一看、二慢(或停)、三通過,主動禮讓,行人優先。

“這些都在不斷的讓規則意識在市民內心潛移默化,現在可以明顯感覺到,行人亂穿馬路的現象已大為減少。”嚴宏認為,這些約束行人亂穿馬路的裝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文明過馬路、約束亂穿馬路行為的作用,提升了市民的交通規則意識,是在宣傳教育以及宣導文明過馬路等軟環境下的一種硬體輔助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許還會有新的裝置出現。但隨著市民規則意識、文明意識的普遍提升,這些裝置將最終從街頭消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