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會話教育,教育資訊化不缺席

高考改革、二孩教育、課後託管、學制改革、校園足球、教育扶貧、鄉村教師、高校“雙一流”……每年兩會上的教育話題都很接地氣, 今年這些話題更是說到了我們的心坎裡。 而近年來教育資訊化作為教育改革創新的一把利器, 也頻頻在兩會上亮相。 今年各位領導、代表和委員們又圍繞教育資訊化發出了哪些“好聲音”呢?下麵小編帶你一睹為快!

一、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

劉延東副總理曾提出“以教育資訊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2017年教育工作, 其中提出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的工作計畫,

他表示“我們要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 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我們有理由相信, 未來教育資訊化將大有作為。

二、運用好資訊化手段, 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今年兩會“部長通道”,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是第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部長, 他就“傳統文化教育”、“教育資源均衡”等熱點問題做了精彩解答。 而他在受邀就“教育改革發展”相關問題答中外記者提問時, 更是金句多多, 比如“我們既需要培養愛因斯坦, 也需要培養愛迪生, 也需要培養魯班”、“教育脫貧另一個轉變, 就是由大水浸灌改為精准滴灌”等。

在提到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其親和力和針對性時, 陳部長指出了四條途徑:一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二是育德和育心相結合, 三是課內和課外相結合, 四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 其中, 他指出, 線上是指運用好資訊化手段, 運用好網路陣地, 給大學生輸送正確的營養、健康的營養。 線下是指要通過各種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動載體, 讓大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創造性, 健康成長。

三、推出慕課套餐, 實現“全民義務基本高等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曉明今年和去年都提交了對於“互聯網+”和慕課發展的提案, 希望用“互聯網+”手段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 李曉明教授指出, 目前中國有70%左右的年輕人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 一般通過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傳統方法滿足部分需求。

他認為通過互聯網手段, 配合機制創新, 中國可以率先實現“全民義務基本高等教育”。 他指出, 當互聯網上有了成千上萬門慕課, 其中就會有足夠多的優秀課程, 也可以將若干相關課程(不一定來自同一所大學)組織成各種有意義的慕課套餐。 在這種情況下, 通過互聯網學習, 每一個願意學習的年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系統化的高等教育, 達到基本高等教育的水準。 因此他建議, 國內大學要將優秀課程徹底開放出來, 並形成每套20門課程左右的基本高等教育套餐, 然後免費向社會開放, 完成套餐學習後給予學生結業證書, 作為求職簡歷的一部分, 並予以認可。

四、互聯網教育“野蠻生長”,

建議完善立法

兩會期間,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提交了《關於加強互聯網教育立法的議案》, 建議加強和完善互聯網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

一方面周洪宇教授指出, 資訊化是縮短教育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學校差距的一種技術手段, 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有力武器, 他建議加強教育資訊化建設。 另一方面他指出, 雖然目前互聯網教育發展非常快, 勢頭也很猛, 但無序化程度很高。 比如大多數互聯網教育內容的承擔者並非專業從教者, 大多是技術專家, 正式教師進入得非常少, 內容也是良莠不齊。 因此, 他提出互聯網教育立法的建議。 但這並不是為了限制互聯網教育的發展,

而是要讓它在未來能夠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五、高校思政課需加強互聯網思維

當代大學生喜歡獨立觀察和思考, 樂於接受新鮮事物, 傳統說教式的教育難以對他們產生吸引力。 “互聯網+”是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媒介、平臺的創新。 因此, 全國政協委員劉川生提出, 高校必須以直面挑戰、主動而為的態度, 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著力建設符合大學生特點、滿足大學生需求、深受大學生喜愛的網路陣地, 從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

要實現這一目標, 她建議, 高校首先要加強互聯網思維, 建立“無處不網路, 一切皆互聯”的思想理念;其次要建設一支熟悉網路、玩轉新媒體的師資隊伍;再次要轉變話語體系, 利用學生樂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與其進行交流對話。

六、創新創業教育重在“教育”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高校的眾創空間是“雙創”教育的平臺和孵化器,但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從實踐和調研情況中發現,高校“雙創”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各高校專業化創新創業師資不足;產學研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尚未完善;部分教師與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內涵的理解出現明顯偏差,出現簡單化、功利化的傾向,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等。

因此,他建議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他表示,創新創業教育的源頭是創新,聚焦在教育,精髓是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內化為學生的一種素質。高校“雙創”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實踐能力為根本目的,重點放在“教育”上,而不是“創業”上。

七、加強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的實施力度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根本的精准扶貧。在去年的政協提案中,全國政協委員馬敏重點提出了實施“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工程”的提案,今年他繼續深化這一議題,提出高校教育扶貧,貴在精准、重在務實。高校集中了大量優秀師資和智力資源,還具有豐富的基礎設施、網路和文化等資源,擁有開展教育扶貧的資源優勢,教育扶貧可以說是高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他建議,一是要整合教育扶貧力量,形成協同攻關合力;二是發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三是構建“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的教育扶貧新鏈條,將教育扶貧和文化扶貧相結合;四是著力加強民族地區教育扶貧;五是增加教育精准扶貧的財政投入,提供充分的經費保障。

此外,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的實施力度需繼續加強,從單純的小學教育擴展到整體的農民資訊化教育,將教育資訊化和農村精准扶貧融合起來,提升幫扶效率。他呼籲加強貧困地區教師資訊化培訓水準,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使農村教師接觸到更多優質教學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實現高位均衡發展目標。

八、重視教育大資料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提出,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情況下,一定要重視技術在教育普惠化過程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加速教師培訓,提升優質教師資源的供給;另一方面,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大資料教學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在未來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做到給每一位學生配備一名優秀的“教師”,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九、“互聯網+教育”為農村中小學帶來新可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藍指出,現在農村教育還存在一個極大的障礙,那就是孩子們的問題沒人能解答。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等問題,學校教師有時候也不能學生滿意的答案。但是借助“互聯網+”的教育和學習模式,學生們有可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並可以隨時聽取相關的解題思路。對於互聯網對教育的改變,她認為,互聯網對教育帶來的是“最簡單的、最直截了當的一種變化”,比如貧困或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聽到北京中小學的課程,從而讓農村的中小學學生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兩會是聽民意、發民聲、納民智的平臺,是科學施政的重要參考。以此為起點,很多提案和建議都落到實處,我們也期待更多教育資訊化的夢想能照進現實。

利用學生樂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與其進行交流對話。

六、創新創業教育重在“教育”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高校的眾創空間是“雙創”教育的平臺和孵化器,但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從實踐和調研情況中發現,高校“雙創”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各高校專業化創新創業師資不足;產學研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尚未完善;部分教師與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內涵的理解出現明顯偏差,出現簡單化、功利化的傾向,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等。

因此,他建議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他表示,創新創業教育的源頭是創新,聚焦在教育,精髓是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內化為學生的一種素質。高校“雙創”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實踐能力為根本目的,重點放在“教育”上,而不是“創業”上。

七、加強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的實施力度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根本的精准扶貧。在去年的政協提案中,全國政協委員馬敏重點提出了實施“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工程”的提案,今年他繼續深化這一議題,提出高校教育扶貧,貴在精准、重在務實。高校集中了大量優秀師資和智力資源,還具有豐富的基礎設施、網路和文化等資源,擁有開展教育扶貧的資源優勢,教育扶貧可以說是高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他建議,一是要整合教育扶貧力量,形成協同攻關合力;二是發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三是構建“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的教育扶貧新鏈條,將教育扶貧和文化扶貧相結合;四是著力加強民族地區教育扶貧;五是增加教育精准扶貧的財政投入,提供充分的經費保障。

此外,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教育資訊化精准扶貧的實施力度需繼續加強,從單純的小學教育擴展到整體的農民資訊化教育,將教育資訊化和農村精准扶貧融合起來,提升幫扶效率。他呼籲加強貧困地區教師資訊化培訓水準,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使農村教師接觸到更多優質教學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實現高位均衡發展目標。

八、重視教育大資料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提出,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情況下,一定要重視技術在教育普惠化過程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加速教師培訓,提升優質教師資源的供給;另一方面,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大資料教學在欠發達地區的應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在未來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做到給每一位學生配備一名優秀的“教師”,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九、“互聯網+教育”為農村中小學帶來新可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藍指出,現在農村教育還存在一個極大的障礙,那就是孩子們的問題沒人能解答。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等問題,學校教師有時候也不能學生滿意的答案。但是借助“互聯網+”的教育和學習模式,學生們有可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並可以隨時聽取相關的解題思路。對於互聯網對教育的改變,她認為,互聯網對教育帶來的是“最簡單的、最直截了當的一種變化”,比如貧困或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聽到北京中小學的課程,從而讓農村的中小學學生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兩會是聽民意、發民聲、納民智的平臺,是科學施政的重要參考。以此為起點,很多提案和建議都落到實處,我們也期待更多教育資訊化的夢想能照進現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