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滴滴即將接入ofo,共用單車大戰格局或生變

36氪從ofo內部獲得消息, 可能在今年4月份, ofo將會接入到滴滴出行的App上, 屆時用戶可以直接在滴滴上面使用ofo的服務。

“這件事最近被頻繁地提上日程, 內部消息是下個月就有可能接入。 ”一名ofo內部員工說。 36氪向滴滴官方、ofo官方求證了此消息, 但截止發稿時, 兩家公司均未對此確認或否認。

ofo創始人戴威曾在去年12月表示, 何時接入滴滴APP, 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ofo的模式是沒有GPS的, 用戶看到車就用, 整個邏輯跟滴滴平臺打車的邏輯不太一樣, 但近期我們會跟滴滴聯合推出一些東西。 ”

這並不是第一次傳出ofo會接入滴滴的消息,

也不是兩個平臺的第一次深度綁定。 此前, 滴滴參與了ofo最近三輪的融資。 根據騰訊科技的報導, 一位元共用單車投資人透露, ofo經過多輪融資以後, 滴滴已經成為ofo最大股東, 占股超過30%。 “這意味著, 滴滴在ofo的話語權更強了, 同時, ofo的成與敗, 滴滴將是最大利息相關方。 ”

這也不難理解, 滴滴將ofo接入之後, 將作為巨大的用戶流量入口為其導流, 而ofo則進一步鞏固生意體量, 在滴滴的加持下提高行業地位和想像空間。

而且, 如果真的將ofo接入進來, 也意味著滴滴及其背後的資本在進一步彌補自己在出行領域的缺口。

有知情人向36氪透露, 曾經滴滴也想做共用單車, 但是出於某些原因沒能實現, 最終只能作為ofo的投資方。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滴滴不會更進一步涉足這個市場。

滴滴投資ofo, 無非是瞄準了“最後三公里”的機會。

當前國內在“最後三公里”領域仍是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 也沒有系統性服務商。 而在北上廣的一線城市, 交通的繁複令各大出行平臺對“最後三公里”爭奪日趨激烈。

“從出發地到目的地3公里, 到底是打車還是騎車, 這對於用戶來說是可以選擇的, 選哪一個都說得過去。 ”一名ofo內部員工說, 而滴滴的做法就是自己要把不同的選項全部覆蓋。

在滴滴和ofo及其投資人看來, 共用單車領域已經迎來了一個快速增長期。 Ofo的一名公關曾對媒體表示, 以專車和快車為例, 2012 年之後的這幾年, 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ofo 則是在 1 年的時間裡, 把日訂單量從 200 單做到了50萬單,

“過去的專車快車, 現在的 ofo 都是經歷著高速的增長, 這個勢頭是類似的”。 上述公關人員說。

去年12月末, ofo聯合滴滴推出紅包活動, 這是ofo被滴滴戰略投資後雙方首次進行大規模合作。 而活動採取的紅包策略, 也被認為是滴滴歷來進行市場推廣的利器之一。

按照滴滴方的說法, 2017年仍舊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出行領域, 希望能夠打通每個人的出行。 這意味著所有的出行方式都將會被覆蓋到, 共用單車也會是滴滴發力的方向之一。

36氪認為, 滴滴進一步接入共用單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 與“苛刻”的互聯網專車規定相比, 共用單車發展初期便受到了政策鼓勵, 約束條件也頗為合理。 而去年至今一直受網約車新政影響的滴滴出行無論是從政策角度,

還是從新的業務增長角度來看, 都有可能會更進一步從共用單車的風口上分得一杯羹。

不過, 36氪還有疑問, 沒有導航的ofo要怎麼接入滴滴, 以及接入之後到底會給用戶帶來哪些影響?

“據我瞭解到的情況是, 滴滴可能會把技術和導航這快的事情承包給協力廠商公司。 ”上述ofo內部員工說, 接入滴滴之後的ofo可能依舊沒有導航, 使用者在頁面上主要行使掃碼開鎖和支付功能。

至於用戶體驗方面, 上述內部員工表示, “本來ofo的主體功能就比較單一, 操作起來非常的簡單, 相信可以無縫對接到滴滴平臺上, ”他強調, “畢竟未來的趨勢是, 人們手機上裝載的app數量將會越來越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