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陳永明:銅鑼壩,與仙女湖一起舞蹈

“有人說, 高山上的湖水, 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顆眼淚;那麼說, 我枕畔的眼淚, 就是掛在你心間的一面湖水……”我心中的銅鑼壩仙女湖, 何嘗不是齊秦歌聲中的“一面湖水”, 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我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 在每一咎風景中, 追尋大自然的廣袤和靜謐, 在每一次走出和回歸中, 體味純樸自然的雅致和閒情。

到水富, 不可不去銅鑼壩。 兩年前, 幾個愛攝影、愛旅遊的朋友曾相約, 到水富的銅鑼壩看看。 但機會都不湊巧, 也就一直沒能成行。 2017年的四月, 借“相約北大門”采風的機會, 了卻一份心願,

走進心儀已久的心中秘境——銅鑼壩。

第一次到銅鑼壩這個神秘而又悠遠的地方, 便忍不住想知道她背後深藏的景致和故事。 近山、親水、悅心, 銅鑼壩帶給我們的, 不僅僅是感官的享受, 更是心靈的愉悅。

從廟口去太平的路, 早年作了硬化, 但山勢陡峭, 加之連續幾天的雨, 路面窄而濕滑, 車子繞著盤山的路, 往一千七百多米高的山上慢慢爬行。 大約一個小時的光景, 我們便到了林區。 時值初夏時節, 偶遇珙桐花開, 銅鑼壩張開雙臂, 給了我們一個意外和驚喜。

我在想, 一個地方叫什麼名字, 也許都會有她的淵源。 有故事的銅鑼壩, 除了她本身原生態的自然、生態環境留給我們的遐想外, 會不會與“銅鑼”有關呢!

在上山時, 健談的譚光輝先生,

便為我們侃起了神秘銅鑼壩的“前世今生”。 傳說, 原始的銅鑼壩, 山裡的一草一木都是寶貝, 有一種樹葉, 可以化銅水製造“假幣”, 因而盜采、匪患突出, 官兵上山剿匪時, 便有人敲鑼傳信, 天長日久, 便把這個地方叫“銅鑼壩”了。

銅鑼壩山清水秀、奇峰環繞、層巒疊翠、林濤呼嘯、鳥語花香、流水潺潺, 奇花異草漫山遍野, 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幅員三千多公頃的園區, 森林面積就有三十三平方公里, 林中的觀賞樹種、珍稀植物有一百多種, 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數十多種。 羅漢竹也是一大亮點, 這些國家保護竹類隨處可見, 或溪邊, 或山谷, 拔節生長,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不知不覺間, 我們到了“仙女湖”的大壩上。 眼前, 一汪清澈的湖水靜靜地躺在銅鑼壩的懷抱,

山水相擁, 水林相映, 目及之處, 薄霧繚繞, 古舊的木屋, 帶著幾分神秘, 若影若現, 恍若仙境, 是一個上演言情連續劇的好地方。 也許, 這便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這便是我對銅鑼壩的第一印象。

銅鑼壩真的很原始, 也很生態, 空氣是溫潤的、人心是溫潤的, 因而很質樸。

難怪,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銅鑼壩便享有了“國家森林公園”的美譽。 只有身臨其境, 才可以感受她的神奇和秀美, 感受她的原始和韻味。

流連于仙女湖的景致, 我和作家任繼敏、詩人陳卓, 緊趕慢趕的跟在“隊伍”後面。 陳卓說, 她來過銅鑼壩兩次, 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穫。 天地人、山水木, 渾然其間, 恍若仙境。

沿著簡單的棧道,

穿行在深邃、悠遠的原始林間, 水沿山轉, 山繞水轉, 人在景中, 景在心中, 山水交融, 林景共生。 在遮天蔽日的世界裡, 與參天的千年古樹為伴, 與沁人心脾的雨露花香為伴, 那些千姿百態的古樹, 就是人間萬象的回歸。 有闔家歡的優雅、有夫妻樹的纏綿、有情人樹的婉約、有象鼻樹的頑皮……她們根相連、幹相依、枝相交, 如手足, 似戀人, 藤纏樹、樹纏藤, 不離不棄。 這也許就是銅鑼壩千年不朽的精神和靈魂之所在。

氣喘吁吁, 登上瞭望塔, 環顧四周, 林海層層疊疊, 一望無垠, 神秘的銅鑼壩盡收眼底, 和風吹過, 婆娑起舞, 變換著傳情的綠意, 流淌著靈動的神韻, 令人如癡如醉, 心曠神怡, 讓人理解了何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內涵。 仙女湖,

在彩色的林間, 猶如出浴的仙女含羞半露, 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姊妹湖, 隨山就勢, 躺在銅鑼壩春情勃發的懷中, 相依相偎, 眉目傳情。 有人說, 銅鑼壩之大, 近可以到綏江、鹽津那邊, 遠可以到達大關那邊。 這些, 都不需要我們去考證, 僅憑景區內的五條溪流、十八個盆地、數十條瀑布, 和銅鑼壩、平水壩、白寨壩、五裡壩等7個湖區, 還有那些珙桐、紅豆杉, 還有金錢豹、黑熊、水獺、岩羊、雲貓等國家保護的動植物, 這個滇東北地區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 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我們翹大拇指的。

銅鑼壩仙女湖, 是一個人工湖。 那是經過近十年的爭取, 2008年10月, 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潤滇工程”專案啟動建設的。 這個庫容一千一百多萬方的中型水庫, 為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錦上添花,讓過去仙女洗澡的“水塘”,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湖。

是啊,仙女湖,就是銅鑼壩的眼睛,就是我靈魂深處的一汪心湖。這些懷春的湖水與清澈見底、舒緩幽靜的銅鑼河串在一起,猶如一串翡翠的項鍊,隨心所欲地環繞在這方山水之間,讓自己禁不住發出內心的感慨:

群峰延綿遠山醉,碧嶺疊翠傍近水。

湖光十裡深閨藏,山色翠微故人歸。

離開瞭望台,幾上幾下,走出了傍湖的林區。乘坐管理局的機動船,在長長的、玉帶般的仙女湖游走,滿目風光旖旎,仙女湖丰姿綽約。人在湖上,心在水上,與銅鑼壩一道宿醉,與仙女湖一起舞蹈。蜿蜒悠長的湖面,近處波光粼粼,遠處煙波渺渺,水鳥驚飛,活脫脫一幅別樣的風情山水畫卷。

銅鑼壩林區是很大的。我們之前所走過的,僅僅是林區已開發的一小段。

仙女湖深處,那才是“美景深藏幽深處”。徒步林區,一轉走出來,快步也得兩小時。一大隊精幹人馬繼續前行,徒步深處的原始森林,我們幾人精力有限,或者另有所圖,則選擇了另一條線路——觀瀑。

我和聶小豔陪胡性能、楊獻平老師游銅鑼河,欣賞氣勢非凡的關門灘瀑布雄姿。銅鑼壩管理局的兩個年輕人前面帶路,我們六人在銅鑼河岸,伴著平靜的河水,在潺潺的細語中,沿著簡易的棧道前行。頭晚一夜的大雨後,小河的水還有些渾濁,水面也漲了許多。

一路的花花草草,蔥蔥蘢蘢。細心的胡性能老師,對山中、河岸的一花一草都特別來興趣,一路走,一路拍攝。路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鮮豔的、奇異的花和草,都被一一攝入了鏡頭。胡老師說,他在昆明的學生,有研究植物的、還有懂中醫的,收集點這些植物照片給他們研究研究。是啊,在銅鑼壩,是可以任性的。可以用文學的眼光,看一花一世界;可以用專家的視角,審視一草一春秋!

越往裡走,水勢越急,前方瀑布飛流直下的聲音也漸漸清晰起來。溫順的銅鑼河流到關門灘,一道似“關”的水壩之後,河水一改文靜的嬌容,呼嘯出關,山谷間,兩疊壯觀的瀑布怒吼著,呼嘯而去,陣陣白霧在山谷間升騰。

順著林間小道拾級而下,瀑布的呐喊愈發強烈,踏著落葉的幽香,轉過幾道“之”字拐,一道水霧便撲面而來,讓自己的心都濕潤起來。這裡,便是關門灘的第一道瀑,仿佛銅鑼壩送給我們的多情的心語、饋贈我們的爽心悅目的禮物。

來到關門灘前,野性的瀑布從頭上飛溯而下,如雷的水聲震耳欲聾,濺起陣陣細碎的水花,飄散成涼爽爽的水霧。來不及過多的停留,哪怕留張“自拍”那短暫的瞬間,水霧便沾滿了頭、沾滿了臉、裹滿了全身……來不及過多的回味,關門灘的第一道瀑,早已在我們身後抱團成流,以義無反顧之心、勢不可擋之勢,向前奔去……

往下,是一道寬敞而響亮的大峽谷,許許多多的名木古樹悠然期間,很多是我沒聽說過、也不曾見過的,有的樹還掛著“身份證”標識牌,管理站的同志說,這些樹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還是衛星監控的。

關門灘的第二道瀑,進入峽谷後似乎溫順了許多,帶著仙女湖的柔情蜜意,與山和林交融,綿綿細語,款款而行,把最美的風景留在了銅鑼壩,留給了在風景中尋覓風景的“畫中人”!

離開關門灘,沿著小道蜿蜒而上,返回管理站。

途中,有一條可以進入林區的小道,據說,往裡走一個來小時的路程,便可以邂逅不老的“夫妻樹”。由於時間關係和疲於徒步,不敢再往林中前行,因而便與“夫妻樹”無緣了。後來,我專門請教過陳卓詩人,那兩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古樹,有沒有啥故事和傳說,在村上“精准識別”的陳卓給我發來了那天她在林中拍的照片,還說,不曉得有不有啥傳說,就兩棵根連著根、枝挽著枝的老樹子……

照片上,看不出樹的高大與挺拔,但可以看出它們相互交融、相濡以沫、千年連理、靜靜相依的生存狀態。當我們身臨其境時,也許還會讓人頓生某種感受,或者撥動某根靈魂的心弦,生出點靈感來呢!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銅鑼壩,時值春夏之交的銅鑼壩。據說,銅鑼壩最美的季節在秋季,那時,漫山五彩斑斕的秋景在風中舞蹈,繽紛的紅葉在湖光間沉浮,湛藍的晴空碧淨而悠遠……其實,銅鑼壩的美是沒有季節的,銅鑼壩的景是充滿誘惑的。

走進銅鑼壩,與古樹對話,與湖水交融,人在林中,心在湖中,情在景中。

走進銅鑼壩,可以樂山,可以樂水,可以找到一份仁者的謙卑和恭敬,找到一份智者的大氣和睿智。

作者簡介:陳永明 昭通永善人,永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永善文學》主編。雲南省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在《散文選刊》《邊疆文學》《天津文學》《散文詩》等發表過作品。出版個人作品集《祭祀虎年》、《心靈的守望》等6部。《散文選刊》簽約作家。

為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錦上添花,讓過去仙女洗澡的“水塘”,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湖。

是啊,仙女湖,就是銅鑼壩的眼睛,就是我靈魂深處的一汪心湖。這些懷春的湖水與清澈見底、舒緩幽靜的銅鑼河串在一起,猶如一串翡翠的項鍊,隨心所欲地環繞在這方山水之間,讓自己禁不住發出內心的感慨:

群峰延綿遠山醉,碧嶺疊翠傍近水。

湖光十裡深閨藏,山色翠微故人歸。

離開瞭望台,幾上幾下,走出了傍湖的林區。乘坐管理局的機動船,在長長的、玉帶般的仙女湖游走,滿目風光旖旎,仙女湖丰姿綽約。人在湖上,心在水上,與銅鑼壩一道宿醉,與仙女湖一起舞蹈。蜿蜒悠長的湖面,近處波光粼粼,遠處煙波渺渺,水鳥驚飛,活脫脫一幅別樣的風情山水畫卷。

銅鑼壩林區是很大的。我們之前所走過的,僅僅是林區已開發的一小段。

仙女湖深處,那才是“美景深藏幽深處”。徒步林區,一轉走出來,快步也得兩小時。一大隊精幹人馬繼續前行,徒步深處的原始森林,我們幾人精力有限,或者另有所圖,則選擇了另一條線路——觀瀑。

我和聶小豔陪胡性能、楊獻平老師游銅鑼河,欣賞氣勢非凡的關門灘瀑布雄姿。銅鑼壩管理局的兩個年輕人前面帶路,我們六人在銅鑼河岸,伴著平靜的河水,在潺潺的細語中,沿著簡易的棧道前行。頭晚一夜的大雨後,小河的水還有些渾濁,水面也漲了許多。

一路的花花草草,蔥蔥蘢蘢。細心的胡性能老師,對山中、河岸的一花一草都特別來興趣,一路走,一路拍攝。路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鮮豔的、奇異的花和草,都被一一攝入了鏡頭。胡老師說,他在昆明的學生,有研究植物的、還有懂中醫的,收集點這些植物照片給他們研究研究。是啊,在銅鑼壩,是可以任性的。可以用文學的眼光,看一花一世界;可以用專家的視角,審視一草一春秋!

越往裡走,水勢越急,前方瀑布飛流直下的聲音也漸漸清晰起來。溫順的銅鑼河流到關門灘,一道似“關”的水壩之後,河水一改文靜的嬌容,呼嘯出關,山谷間,兩疊壯觀的瀑布怒吼著,呼嘯而去,陣陣白霧在山谷間升騰。

順著林間小道拾級而下,瀑布的呐喊愈發強烈,踏著落葉的幽香,轉過幾道“之”字拐,一道水霧便撲面而來,讓自己的心都濕潤起來。這裡,便是關門灘的第一道瀑,仿佛銅鑼壩送給我們的多情的心語、饋贈我們的爽心悅目的禮物。

來到關門灘前,野性的瀑布從頭上飛溯而下,如雷的水聲震耳欲聾,濺起陣陣細碎的水花,飄散成涼爽爽的水霧。來不及過多的停留,哪怕留張“自拍”那短暫的瞬間,水霧便沾滿了頭、沾滿了臉、裹滿了全身……來不及過多的回味,關門灘的第一道瀑,早已在我們身後抱團成流,以義無反顧之心、勢不可擋之勢,向前奔去……

往下,是一道寬敞而響亮的大峽谷,許許多多的名木古樹悠然期間,很多是我沒聽說過、也不曾見過的,有的樹還掛著“身份證”標識牌,管理站的同志說,這些樹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還是衛星監控的。

關門灘的第二道瀑,進入峽谷後似乎溫順了許多,帶著仙女湖的柔情蜜意,與山和林交融,綿綿細語,款款而行,把最美的風景留在了銅鑼壩,留給了在風景中尋覓風景的“畫中人”!

離開關門灘,沿著小道蜿蜒而上,返回管理站。

途中,有一條可以進入林區的小道,據說,往裡走一個來小時的路程,便可以邂逅不老的“夫妻樹”。由於時間關係和疲於徒步,不敢再往林中前行,因而便與“夫妻樹”無緣了。後來,我專門請教過陳卓詩人,那兩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古樹,有沒有啥故事和傳說,在村上“精准識別”的陳卓給我發來了那天她在林中拍的照片,還說,不曉得有不有啥傳說,就兩棵根連著根、枝挽著枝的老樹子……

照片上,看不出樹的高大與挺拔,但可以看出它們相互交融、相濡以沫、千年連理、靜靜相依的生存狀態。當我們身臨其境時,也許還會讓人頓生某種感受,或者撥動某根靈魂的心弦,生出點靈感來呢!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銅鑼壩,時值春夏之交的銅鑼壩。據說,銅鑼壩最美的季節在秋季,那時,漫山五彩斑斕的秋景在風中舞蹈,繽紛的紅葉在湖光間沉浮,湛藍的晴空碧淨而悠遠……其實,銅鑼壩的美是沒有季節的,銅鑼壩的景是充滿誘惑的。

走進銅鑼壩,與古樹對話,與湖水交融,人在林中,心在湖中,情在景中。

走進銅鑼壩,可以樂山,可以樂水,可以找到一份仁者的謙卑和恭敬,找到一份智者的大氣和睿智。

作者簡介:陳永明 昭通永善人,永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永善文學》主編。雲南省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在《散文選刊》《邊疆文學》《天津文學》《散文詩》等發表過作品。出版個人作品集《祭祀虎年》、《心靈的守望》等6部。《散文選刊》簽約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