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夜讀|日子再忙,別忘了有個地方叫早市

日子再忙, 別忘了有個地方叫早市

上次去早市是什麼時候?大概是四月的某一天吧, 但算不得逛。 因為目的太過明確, 就是去買花,

付過錢、拿起花, 便匆匆擠入早高峰的人流裡奔向了下一站。

說來有趣, 從小到大我家前前後後搬了好多回, 但總是離這個叫鹽湖巷的早市不遠。 記憶裡這早市被停過一陣子, 可終究還是一片天天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去早市, 最近的時候, 只需過一條馬路;最遠,

步行也不過是20多分鐘的路程。 這個從小到大已經被我逛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早市, 其實不過是一條算不得寬的小街道, 白天是路, 早上是早市。 然而, 它帶給我的快樂卻從未重複過。

記憶裡早市沒有現在這麼長, 只是現在的一半, 而且也沒有現在這樣有區域的劃分。

這街是東西走向, 攤販們借路南北的人行道做著自己的小買賣。 從西往東走, 先是一卡車一卡車的水果, 全是應季的果子, 四季新鮮。 然後是水產。 雖然攤位不是很多, 但淡淡的魚腥味和東北口音的叫賣總能讓你忍不住去多看幾眼。 再往西, 有兩三百米都是各樣的蔬菜。 期間會有許多副食穿插其中, 自家的優酪乳、海北的蜂蜜、還有剛出鍋的熱豆漿, 小日子的美好在這吆喝叫賣中更顯可愛。

再走, 就是鹽湖十字。 這個不大的十字路口, 既是人們往來的重要通道, 也是最能掀起早市小高潮的地方。 沒別的, 就是因為人多, 熱鬧!

過了這個路口, 就是新甯路小學了。 平常上學的日子裡, 在校門口值周的孩子眼睛總是忙得緊, 因為這校門口可看的、能看的、好看的、得看的, 都太多了。 低年級學生家長在送孩子上學的這件事, 在這, 也變得不那麼純粹了。 “呀, 這香菇好新鮮!”“十塊錢三斤!好便宜。 ”諸如此類的內心獨白怕是很多媽媽、奶奶們在跟孩子說“上課好好聽!”時,

所開過的小差吧。 瞧, 李奶奶那飄向左邊小攤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路過小學, 兩邊的攤子依然熱鬧。 路南, 有幾家並排的鮮肉攤, 四川來的小老闆熟練而準確地把顧客要的肉割好, 再問下一位要多少的時候, 便已經把上一位顧客所要的肉裝好遞了出去。 不遠處, 架子車旁的回族小哥, 正用青海話吆喝著車上的牛骨頭。 鋒利的斧頭和笨重的案板, 想來要算是整個早市上最霸氣的勞動工具了。

在這一帶路北因為有學校,人行道變得窄了,小攤也多是賣菜的。再往東,有個丁字路口。跟前面十字路口的車水馬龍不同,這裡很少有車,比肩接踵的全是人。沿著丁字路口往南,鮮花、盆栽、花盆、花瓶全在這裡集結。在早市上,我走得最慢的就是這裡了,抬著笑臉的朵朵鮮花總也看不夠,又不能全買走。在買花看花、討價還價間,日子就像花瓣落地匆匆而過。

看完花,再回到主路繼續往西走,就更有意思了。印著大花的媽媽裝、各色的絲巾圍巾、某某廠又低價出售的皮鞋、三無的祖傳膏藥、鑰匙扣、挖耳勺、床單,等等等等吧。家用日常各項,似乎只有你想不到卻沒有你找不到的。儘管樣式、品質還有待商榷,可不管怎樣,這有啊。這一段還沒走完,耳朵裡就已經能聽見新甯路上的車聲了,果不然沒走幾步,眼前就是大馬路了。看到了這馬路就意味著這一趟早市又逛完了。

“忙”、“沒時間”這看起來不是理由的藉口,卻成了我去不成早市的主要原因。現在回想起以前在早市上慢慢逛的感覺實在是美妙。美的是,陽光落在臉上的耀眼;妙的是,看那來來往往的人。牽著手的、提著筐的、拉著車的、溜著狗的;瞅瞅這、瞧瞧那;溜溜達達、晃晃悠悠地走著、逛著;問問你的菜,再詢詢他家的價;喜歡的、高興了買一點回家,不中意的盡可走過去,不用回頭也不怕後悔,大不了折回來再買就是了。

還當小朋友的時候,早市對我是有莫大的吸引力的。不僅能解饞,還能順帶著能有理有據的揮霍掉本應趴在桌上對付假期作業的一上午。這怎能不讓那時的我興奮呢。而現在,偶爾得了空閒去趟早市,即便什麼也不買,賴在人群中看看這裡的一切,便會覺得生活是依舊如此美好。而逛早市也就不僅僅是為了去買東西了,更像是休息也更像是一種充電。

人生如意的那一二件事,連同那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都沉浸在從早市路兩旁樹梢上落下的樹影裡。在這滿是煙火氣的街上、在南腔北調的叫賣聲中、各色吃食間,日子才更有滋味。

文稿/播講:六六木

編輯:王柯嵐 責編:馬振龍

在這一帶路北因為有學校,人行道變得窄了,小攤也多是賣菜的。再往東,有個丁字路口。跟前面十字路口的車水馬龍不同,這裡很少有車,比肩接踵的全是人。沿著丁字路口往南,鮮花、盆栽、花盆、花瓶全在這裡集結。在早市上,我走得最慢的就是這裡了,抬著笑臉的朵朵鮮花總也看不夠,又不能全買走。在買花看花、討價還價間,日子就像花瓣落地匆匆而過。

看完花,再回到主路繼續往西走,就更有意思了。印著大花的媽媽裝、各色的絲巾圍巾、某某廠又低價出售的皮鞋、三無的祖傳膏藥、鑰匙扣、挖耳勺、床單,等等等等吧。家用日常各項,似乎只有你想不到卻沒有你找不到的。儘管樣式、品質還有待商榷,可不管怎樣,這有啊。這一段還沒走完,耳朵裡就已經能聽見新甯路上的車聲了,果不然沒走幾步,眼前就是大馬路了。看到了這馬路就意味著這一趟早市又逛完了。

“忙”、“沒時間”這看起來不是理由的藉口,卻成了我去不成早市的主要原因。現在回想起以前在早市上慢慢逛的感覺實在是美妙。美的是,陽光落在臉上的耀眼;妙的是,看那來來往往的人。牽著手的、提著筐的、拉著車的、溜著狗的;瞅瞅這、瞧瞧那;溜溜達達、晃晃悠悠地走著、逛著;問問你的菜,再詢詢他家的價;喜歡的、高興了買一點回家,不中意的盡可走過去,不用回頭也不怕後悔,大不了折回來再買就是了。

還當小朋友的時候,早市對我是有莫大的吸引力的。不僅能解饞,還能順帶著能有理有據的揮霍掉本應趴在桌上對付假期作業的一上午。這怎能不讓那時的我興奮呢。而現在,偶爾得了空閒去趟早市,即便什麼也不買,賴在人群中看看這裡的一切,便會覺得生活是依舊如此美好。而逛早市也就不僅僅是為了去買東西了,更像是休息也更像是一種充電。

人生如意的那一二件事,連同那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都沉浸在從早市路兩旁樹梢上落下的樹影裡。在這滿是煙火氣的街上、在南腔北調的叫賣聲中、各色吃食間,日子才更有滋味。

文稿/播講:六六木

編輯:王柯嵐 責編:馬振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