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佛家寺院供奉道家呂祖 你去妙法禪寺到底拜的是什麼?

又是一場暴雨, 洪流裹挾著碎石, 在溝穀中洶湧翻滾。 水愈聚愈多, 勢愈積愈猛, 兩側河床的束縛, 終於惹惱了它們的性子, 一路之上奮力嘶吼著碰撞著沖刷著, 要給河床留下幾處狠狠的傷痕。 一截枯木也被捲入了這場狂野的行軍, 跌跌撞撞地沖過峽谷, 浮浮沉沉地湧出山口, 直到洪水的勢力消退, 把它擱淺在亂石灘上。

一位清瘦的和尚緩步走來, 拾起這截枯木, 有些吃力地拖向小丘上的茅屋。 放好枯木, 喘一口氣, 他回頭望向洪水後的一派狼藉, 心底發聲喟歎, 前些日子剛剛修整的那段路, 怕是塌毀了不少。

和尚法號續洲, 清朝咸豐初年, 從五臺山出發, 西行雲遊。 當他行至老包頭附近時, 恰遇昆都侖河暴發山洪, 道路被毀, 遍地泥濘, 過往行客莫不叫苦。

昆都侖河, 像造物主手中一把彎彎曲曲的鋸刀, 將陰山山脈攔腰截斷, 東側是大青山, 西側是烏拉山。

從這裡行進, 沿著河谷北上, 可抵蒙古高原, 是旅蒙商的重要通道, 順著山腳西去, 可達後套地區, 直至寧夏、甘肅。 然而, 這片荒涼的曠野上, 自古沒有官道, 只有幾行散亂的車轍, 蜿蜒地漫向遠方。

出家人常懷濟世之心, 看到此地崎嶇難行, 續洲和尚留了下來, 在溝口附近搭起一座茅屋, 開始修整道路。

一個人的修路, 漫長、孤寂, 更有艱辛。

昆都侖溝的和尚灣隧道

一晃數年, 修路之事漸近尾聲。 續洲和尚卻已無意西行, 他與這裡結下了緣分, 想在老包頭築廟弘法。 築廟, 自然要比建橋花費更巨, 窮和尚續洲卻仍是信念滿滿。

一日, 王德純善士讓人捎話, 請續洲前往老包頭一敘。

此時, 王德純已是風燭殘年, 寒暄之後, 他執著續洲的手, 說道:“我一輩子好道向善, 蒙受福蔭不少。 前些日子, 看到枯葉歸根, 忽然觸發了老年將至的感慨, 可能是去日無多了。 在梁上, 我有一塊四畝多的土地, 想將它施捨於你, 助你完成建廟的心願。 不過, 我又有一個請求, 卻是不好啟齒。 ”善士渾濁的目光注視著續洲。 續洲藹然一笑:“你我相交相知數年, 有什麼要求, 儘管說來。 ”善士稍頓之後, 緩緩道出:“我是想, 能否在這塊地上, 在你的禪院裡, 為呂祖建一座小殿呢?我也知道, 佛道殊途, 這個請求, 怕是要讓你為難了。 ”續洲聞言, 略作躊躇, 隨後執緊王德純的手, 朗聲答道:“這有何難。

等我到此築起茅屋, 必當盡力修持募化, 但有資財, 就先修起這座呂祖殿。 ”

出家人不打誑語, 況且以續洲的心性, 是言出必行的。 然而, 續洲屬於禪宗臨濟一派, 在佛家寺院裡, 供奉道家呂祖, 恐怕是要遭人非議的。 續洲持意於此, 一是不忍拂了王德純善士的夙願, 二是呂洞賓與佛家自有一段緣分。 據說, 呂洞賓得道之後, 曾拜于黃龍禪師門下, 並作一謁:棄卻瓢囊摵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 始覺從前錯用心。 真耶假耶, 眾說紛紜, 但早已流傳為一段佛門公案。

未待多久, 王德純善士拿出了半生積蓄, 又得善士朱公相助, 在續洲和尚的主持之下, 呂祖塑像入駐殿中。 呂祖殿, 始建于咸豐末年(1861年), 築成于同治元年(1862年)。 當時,它是這座寺廟裡唯一的殿堂,續洲為寺廟定名“妙法禪寺”,取“佛法無邊,妙化無窮”之意。

妙法禪寺中的呂祖殿

在老包頭人心中,妙法禪寺只是一個雅稱,一百多年來,人們更習慣把它稱為“呂祖廟”。每當提起“妙法禪寺”時,反倒常常令老包頭人短暫的一怔,然後才能醒悟過來。

妙法禪寺的山門(攝於1950年,摘自互聯網)

不久,呂祖殿前,斧鑿叮噹,建起了一座氣勢非凡的山門,居高臨下,俯看半個老包頭。山門與呂祖廟之間,形成了一處院落,南北兩廂又蓋了數間起居與會客的寬敞房屋。妙法禪寺,有了一番新的氣象。

在馬大人的宣揚之下,妙法禪寺的香火,日盛一日。不過數年,四方信眾所敬奉的錢財和施捨的土地,早讓本立和尚脫離了當年的困窘,禪院擴展了三倍,僧人也增到了四位,他儼然是一位德行高深的住持了。

馬升之後的幾任官員,也是妙法禪寺的熱心施主,特別是頭品頂帶淮練(淮軍)大同總兵張樹屏及總理營務處林成興,會同當地富商,屢次擴建。

到了第三代主持覺體和尚之時,又在呂祖殿的後面,修建了彌勒殿,因為此殿牆壁為石頭所築,俗稱石頭殿。繼而又在彌勒殿后,修建了三佛洞,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與阿彌陀佛,也就是大雄寶殿的前身。此外,還建起了一座氣派的戲臺,每逢廟會,戲班的鼓點與寺廟的木魚相和相應,別有一番意趣。

至此,坐西朝東的妙法禪寺,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呂祖殿、彌勒殿和三佛洞,已經初具大廟的格局與規模。

妙法禪寺的住持不但善讀經卷,而且擅長交際,與包頭城內的官府與富商往來甚密。

馬升所題的“妙法禪寺”四字,用青磚雕刻,塗飾金粉,鑲嵌於山門額上。林成興所題的“調禦丈夫”(釋迦牟尼佛號之一),筆力十分遒勁,做成石匾,懸掛於三佛洞(即大雄寶殿)。

官府要員的題字,常被出家人視若珍寶,高高懸起的。這樣,不僅展示了這些大人物對此地的敬重,也暗示著這座廟宇的莊嚴與靈驗。那有名的杭州靈隱寺天王殿上,就端端正正地掛著康熙皇帝的御筆題字。

和尚,大多想做到方丈;寺廟,也大多想成為名刹。官府敬重之外,名流的頌揚也很重要的,那丹陽的金山寺,正是由於蘇公坡與佛印禪師的詩文唱和,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妙法禪寺的呂祖殿內,也鄭重展示著一副總兵張樹屏的題聯:草地苦寒磽,幾時跨鶴重遊,好點金丹活鴻雁。柳營依古刹,自顧屠龍有願,敢求寶劍伏鯨鯢。武將出身的張總兵,寫出的對聯也頗有肅殺之氣勢。不知,妙法禪寺的主持是否像佛印那般作聯應答,於禪趣中寓著慈悲教化。或者,只是頷首微笑,將它裝裱起來,高高懸掛。

歷經修繕,清朝末期,妙法禪寺已是聲名遠播。

妙法禪寺的新建山門(陰山小蟲攝於2007年8月)

然而,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終於爆發,廟會被禁止,佛像被砸毀、佛殿被拆除,偌大的妙法禪寺,單留呂祖殿蕭瑟在寒風裡。

妙法禪寺,最初只有一座呂祖殿,最後還是只剩下一座呂祖殿。

直到1992年,呂祖殿的近側,巨木堆積,斧鑿之聲再次響起。

新建的妙法禪寺基本遵循原先的格局,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山門、天王殿、呂祖殿和大雄寶殿,構成三進院落,院落南北兩側又有多座配殿:城隍殿、玉皇殿、鐘樓、鼓樓、觀音殿、文殊殿、伽藍殿、祖師殿、地藏殿及會客堂。在中軸線建築的南北兩側,還各有一處院落,北院建有五百羅漢堂和齋堂,南院則有念佛堂。整個建築占地120畝,殿堂房屋遠超當年的53間,已是內蒙地區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此時的大雄寶殿也不再是當年的硬山頂,而是建起了氣勢堂皇的重簷歇山頂,殿內面積也擴展了數倍,與全國各地的佛教名刹相比,毫不遜色。

可惜,佛法雖然精妙,佛殿卻也常遭福禍相擾。

2008年5月28日,大風襲城,一縷火光起於佛殿。頃刻之間,火借風勢,迅疾蔓延。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五個多小時,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閣、念佛殿及即將完工的千佛殿等七座殿堂,付之一炬。據說,僅是即將完工的千佛殿,就已經投入修造費用數百萬元,妙法禪寺的損失,甚為慘重。

熊熊火光,映紅了呂祖殿,卻沒有傷及它的一絲一毫。屢經劫難,安然無恙,莫非真有神佑?

大火熄滅之後的第三個月,妙法禪寺的重修工程就已興起。大雄寶殿、觀音殿、念佛殿等再次平地而起,規模與氣勢,倒比大火之前,又增了許多。

妙法禪寺的天王殿(陰山小蟲攝於2007年8月)

妙法禪寺的大雄寶殿(陰山小蟲攝於2011年11月)

妙法禪寺的五百羅漢堂(陰山小蟲攝於2011年11月)

妙法禪寺的衛星地圖(陰山小蟲截圖於2013年5月)

如今,呂祖廟已是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級景區,卻並沒有開設什麼售票視窗,山門大開,迎納著四方的信徒和遊客。

每逢廟會,依然是香火旺盛、人山人海。妙法禪寺周圍,現在仍是梁上的平民區,更有不少生計艱難的貧民,借著廟會之際,擺個小攤,賣些香火及日用雜貨,以補貼家用。

聽說,重要時節,要到妙法禪寺燒那第一柱香,總須敬獻萬元以上。樂此不疲的,有富商,也有政府官員。外面,那些圍觀的平民與貧民,有羡慕,也有嫉恨。

佛門之外,人心之上,何時能有一個清淨……

作者簡介:陰山小蟲,內蒙古包頭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為了一份初心、一份夢想,辭職從事多年的醫藥行業,轉身成為自由張揚的文化玩家。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當時,它是這座寺廟裡唯一的殿堂,續洲為寺廟定名“妙法禪寺”,取“佛法無邊,妙化無窮”之意。

妙法禪寺中的呂祖殿

在老包頭人心中,妙法禪寺只是一個雅稱,一百多年來,人們更習慣把它稱為“呂祖廟”。每當提起“妙法禪寺”時,反倒常常令老包頭人短暫的一怔,然後才能醒悟過來。

妙法禪寺的山門(攝於1950年,摘自互聯網)

不久,呂祖殿前,斧鑿叮噹,建起了一座氣勢非凡的山門,居高臨下,俯看半個老包頭。山門與呂祖廟之間,形成了一處院落,南北兩廂又蓋了數間起居與會客的寬敞房屋。妙法禪寺,有了一番新的氣象。

在馬大人的宣揚之下,妙法禪寺的香火,日盛一日。不過數年,四方信眾所敬奉的錢財和施捨的土地,早讓本立和尚脫離了當年的困窘,禪院擴展了三倍,僧人也增到了四位,他儼然是一位德行高深的住持了。

馬升之後的幾任官員,也是妙法禪寺的熱心施主,特別是頭品頂帶淮練(淮軍)大同總兵張樹屏及總理營務處林成興,會同當地富商,屢次擴建。

到了第三代主持覺體和尚之時,又在呂祖殿的後面,修建了彌勒殿,因為此殿牆壁為石頭所築,俗稱石頭殿。繼而又在彌勒殿后,修建了三佛洞,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與阿彌陀佛,也就是大雄寶殿的前身。此外,還建起了一座氣派的戲臺,每逢廟會,戲班的鼓點與寺廟的木魚相和相應,別有一番意趣。

至此,坐西朝東的妙法禪寺,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呂祖殿、彌勒殿和三佛洞,已經初具大廟的格局與規模。

妙法禪寺的住持不但善讀經卷,而且擅長交際,與包頭城內的官府與富商往來甚密。

馬升所題的“妙法禪寺”四字,用青磚雕刻,塗飾金粉,鑲嵌於山門額上。林成興所題的“調禦丈夫”(釋迦牟尼佛號之一),筆力十分遒勁,做成石匾,懸掛於三佛洞(即大雄寶殿)。

官府要員的題字,常被出家人視若珍寶,高高懸起的。這樣,不僅展示了這些大人物對此地的敬重,也暗示著這座廟宇的莊嚴與靈驗。那有名的杭州靈隱寺天王殿上,就端端正正地掛著康熙皇帝的御筆題字。

和尚,大多想做到方丈;寺廟,也大多想成為名刹。官府敬重之外,名流的頌揚也很重要的,那丹陽的金山寺,正是由於蘇公坡與佛印禪師的詩文唱和,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妙法禪寺的呂祖殿內,也鄭重展示著一副總兵張樹屏的題聯:草地苦寒磽,幾時跨鶴重遊,好點金丹活鴻雁。柳營依古刹,自顧屠龍有願,敢求寶劍伏鯨鯢。武將出身的張總兵,寫出的對聯也頗有肅殺之氣勢。不知,妙法禪寺的主持是否像佛印那般作聯應答,於禪趣中寓著慈悲教化。或者,只是頷首微笑,將它裝裱起來,高高懸掛。

歷經修繕,清朝末期,妙法禪寺已是聲名遠播。

妙法禪寺的新建山門(陰山小蟲攝於2007年8月)

然而,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終於爆發,廟會被禁止,佛像被砸毀、佛殿被拆除,偌大的妙法禪寺,單留呂祖殿蕭瑟在寒風裡。

妙法禪寺,最初只有一座呂祖殿,最後還是只剩下一座呂祖殿。

直到1992年,呂祖殿的近側,巨木堆積,斧鑿之聲再次響起。

新建的妙法禪寺基本遵循原先的格局,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山門、天王殿、呂祖殿和大雄寶殿,構成三進院落,院落南北兩側又有多座配殿:城隍殿、玉皇殿、鐘樓、鼓樓、觀音殿、文殊殿、伽藍殿、祖師殿、地藏殿及會客堂。在中軸線建築的南北兩側,還各有一處院落,北院建有五百羅漢堂和齋堂,南院則有念佛堂。整個建築占地120畝,殿堂房屋遠超當年的53間,已是內蒙地區最大的漢傳佛教寺院。此時的大雄寶殿也不再是當年的硬山頂,而是建起了氣勢堂皇的重簷歇山頂,殿內面積也擴展了數倍,與全國各地的佛教名刹相比,毫不遜色。

可惜,佛法雖然精妙,佛殿卻也常遭福禍相擾。

2008年5月28日,大風襲城,一縷火光起於佛殿。頃刻之間,火借風勢,迅疾蔓延。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五個多小時,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閣、念佛殿及即將完工的千佛殿等七座殿堂,付之一炬。據說,僅是即將完工的千佛殿,就已經投入修造費用數百萬元,妙法禪寺的損失,甚為慘重。

熊熊火光,映紅了呂祖殿,卻沒有傷及它的一絲一毫。屢經劫難,安然無恙,莫非真有神佑?

大火熄滅之後的第三個月,妙法禪寺的重修工程就已興起。大雄寶殿、觀音殿、念佛殿等再次平地而起,規模與氣勢,倒比大火之前,又增了許多。

妙法禪寺的天王殿(陰山小蟲攝於2007年8月)

妙法禪寺的大雄寶殿(陰山小蟲攝於2011年11月)

妙法禪寺的五百羅漢堂(陰山小蟲攝於2011年11月)

妙法禪寺的衛星地圖(陰山小蟲截圖於2013年5月)

如今,呂祖廟已是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級景區,卻並沒有開設什麼售票視窗,山門大開,迎納著四方的信徒和遊客。

每逢廟會,依然是香火旺盛、人山人海。妙法禪寺周圍,現在仍是梁上的平民區,更有不少生計艱難的貧民,借著廟會之際,擺個小攤,賣些香火及日用雜貨,以補貼家用。

聽說,重要時節,要到妙法禪寺燒那第一柱香,總須敬獻萬元以上。樂此不疲的,有富商,也有政府官員。外面,那些圍觀的平民與貧民,有羡慕,也有嫉恨。

佛門之外,人心之上,何時能有一個清淨……

作者簡介:陰山小蟲,內蒙古包頭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為了一份初心、一份夢想,辭職從事多年的醫藥行業,轉身成為自由張揚的文化玩家。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