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身要警惕這些情況,不適當小心會猝死!

“猝死”指急性症狀發生後或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 運動猝死則是指與運動有關的猝死。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協會將其定義為有或無症狀的運動員或體育鍛煉者在運動中或運動後24小時內意外死亡。

研究表明, 運動猝死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心源性猝死, 占80%左右, 其次是腦源性猝死, 發生率為6%~17%。

此外還有中暑、胸腺淋巴體質、急性支氣管炎等。 青年運動員心臟性猝死主要由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心臟瓣膜和心肌傳導系統疾病引起;中老年(40歲以上)心臟性猝死則幾乎全部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引起。 所以, 健康在於運動, 但盲目運動對健康的危害也很大。

四大預防運動猝死方法

瞭解自身身體情況, 建立良好健康觀念。 進行運動前, 不參加自身不適宜的運動, 循序漸進, 量力而行。 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人群, 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程度選擇低強度有氧運動。

2.遵守體育鍛煉基本原則, 避免過度運動。 運動前後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及放鬆。 避免運動後立即洗熱水浴, 避免暴飲暴食及飯後立即運動。 感冒、過度勞累後, 減少運動量或停止運動, 不可通過加大運動量等發洩不良情緒,

鍛煉要循序漸進。

3.運動前醫學檢查。 參加運動前進行一般體格檢查, 通常包括靜態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等, 特別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腦血栓等病史人群, 更要重視檢查。

4.學習心肺復蘇急救知識。 休克後4分鐘是搶救的黃金時間。 如果發現有人在運動中突然昏倒在地, 應立即將其平臥於平坦的硬地面上, 用手觸及頸動脈, 若無脈搏, 應立即按照心肺復蘇的方法進行搶救。

本報記者 劉豔芳 通訊員 潘英媛

責任編輯 姚贊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