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肝黃疸偏高的危害

肝黃疸偏高的危害

1、肝黃疸偏高的危害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以及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黃疸不論何種原因,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黃疸肝炎就是由於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的症狀。 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2、肝黃疸偏高的注意事項

患了肝炎後肝病藥物當被一系治療肝病的藥物是很必須的,但是種類不宜過多,種類過多的話,加上長期服用,會引起副作用,比如過多的補充維生素的話會事與願違。

應該做到的是飲食要均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 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饑餓,這種饑、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導致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

3、黃疸肝炎的傳染性

黃疸性肝炎有很多種,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傳染性肝炎。

黃疸肝炎如果是因為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從而導致血液的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都升高了,最終引起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分發黃的症狀,那麼就具有傳染性,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就有傳染性。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臨床表現

1、疲乏無力

黃疸型肝炎患者會出現身體無力的現象,這樣就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的,患者一般不知道何時起病,其表現也不相同,輕者不愛活動,重者臥床不起,連洗臉、吃飯都不愛做。

2、尿黃如茶

針對黃疸型肝炎的症狀表現是什麼這個問題,專家指出黃疸型肝炎患者的尿液顏色會變得比較濃濁、發黃,初起尿色淡黃,逐日加深,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

3、食欲減退

黃疸型肝炎患者也會出現一些消化道症狀,比如患者在吃油膩的食物時,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這種黃疸型肝炎的症狀表現是大多數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狀,尤其是黃疽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 肝臟是入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參與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 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

黃疸性肝炎飲食注意事項

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 過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熱量療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高熱量雖能改善臨床症狀,但最終可致脂肪肝,反而會使病情惡化,故弊大於利。

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總熱能的60~70%。 過去採用的高糖飲食也要糾正,因為高糖飲食,尤其是過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會影響病人食欲,加重胃腸脹氣,使體內脂肪貯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 碳水化合物供給主要應通過主食。

為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應增加蛋白質供給,一般應占總熱能的15%,特別應保證一定數量優質蛋白,如動物性蛋包質、豆製品等的供給。

脂肪攝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厭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狀,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

保證維生素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對於改善症狀有重要作用。除了選擇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製劑。

為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應增加蛋白質供給,一般應占總熱能的15%,特別應保證一定數量優質蛋白,如動物性蛋包質、豆製品等的供給。

脂肪攝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厭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狀,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

保證維生素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對於改善症狀有重要作用。除了選擇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製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