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軍人身份標識牌被美媒關注 都採用了哪些高效資料技術?

軍人身份牌最早開始於美國的南北戰爭。 後來, 尤其是二戰以來, 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軍隊相繼配發不同樣式的軍人身份識別牌。

隨著資訊技術的不斷發展, 多國軍隊已在探索改進傳統軍人身份識別牌, 著手加裝磁條、條碼和微型晶片, 增加指紋、面相、DNA和醫療史等詳細資訊能夠更好地服務戰傷救護、遺骸確認, 軍隊管理等。

2017年2月21日, 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在部隊試驗試用全面展開, 軍人保障標識牌將集軍人保障卡、電子傷票、身份標識等應用於一體, 將成為我軍官兵平戰時辨別身份的重要標識。

對此, 近日美媒報導稱, 中國軍隊正在試用軍人身份標識牌(相當於美國軍人的“狗牌”), 其中採用了各種更加高效的資料技術, 包括“快速反應(QR)碼”和資料晶片, 比美軍更先進。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3月22日刊登題為《後勤保障:中國可能剛剛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報導。 以下是翻譯全文:

中國軍人身份標識牌此次試用的內容包括腕帶式體征監測模組和用於採集此類資料的智慧手機型軟體。 QR碼是一種二維碼, 可以使用一個矩陣式條碼來存儲400到2000個位元組, 它之所以變得越來越普及, 是因為用智慧手機就能夠進行掃碼。 目前QR碼在中國已經十分普及, 而且還有超過30個國家正在嘗試在軍人身份標識牌上使用QR碼和資料晶片。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 美軍一直在逐步擴大二維碼在資訊查詢設備中的應用。 更多地使用自動化和自助服務也受到軍人的熱情歡迎, 因此引入二維碼查詢方式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大量使用(最開始是)手持機(PDA)、(後來是)智慧手機和掃碼器來採集資料的方式很受歡迎, 因為在記錄儀上不停地輸入此類數字的工作從來就不討喜。 在海軍中, 這意味著船員數量的精簡, 從而給大家留出更多空間, 所以也很受歡迎。

在這段時間裡, 美國陸軍一直在嘗試用電子裝置取代“狗牌”, 但到目前為止並未取得多大成功。 二維碼無法被輕易修改, 而小型晶片則可以。 主要問題在於一直難以設計和研製出一種能夠經受住戰場上惡劣環境的裝置。

2006年的時候, 美國陸軍曾自以為拿出了一種可行的設計方案, 並對那種信用卡大小的裝置進行了測試。 他們讓大約1.3萬名軍人試用了比設計方案更為厚重的樣品, 但那種“智慧狗牌”沒能經受住戰區的考驗, 而新的原型裝置仍在研製之中。

一旦研製出切實可用的“智慧狗牌”, 醫務人員在治療受傷士兵時只要把掃碼器靠近它, 就能獲得所有必要的醫療資訊。 隨著治療的進行, “智慧狗牌”上的資訊還可以得到更新。 這意味著軍人將永遠隨身攜帶自己的完整醫療史。 此類資訊包括過敏史(特別是對某些藥物的過敏)和以前接受過的治療。 中國軍隊更願意讓QR碼僅存儲軍人較為基本的醫療資訊。

截至2006年, 美國陸軍已經對920萬軍人及其家屬的醫療資訊實現了電腦化管理。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數以千計的醫務人員所使用的電子設備能夠在必要時獲取此類資訊。 快速獲取此類資訊的能力是美軍能夠降低戰區死亡率的眾多因素之一。 將所有此類資訊全都存儲在電子資料庫中, 也使得醫務人員能夠很容易在治療、傷情和疾病中找到有用的規律。 反過來, 這也使得發現和糾正問題變得更加容易。 就眼下而言, 這就是“狗牌”的未來, 但設計出一種小巧耐用的電子存儲裝置仍然是個難題。

與此同時, 有關“狗牌”的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則得到了解決。 2015年, 在聽夠了十多年越來越大的抱怨聲之後, 美國陸軍終於同意從所有軍人必須隨時佩戴的金屬“狗牌”上去掉社會保障號碼(SSN)。

SSN是在20世紀70年代添加到“狗牌”上的, 取代了美國軍人在入伍時所得到的獨一無二的身份號碼。 到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 越來越多的軍人抱怨他們的SSN經常被犯罪分子用於進行詐騙活動。 因此, 美國軍隊在2007年開始研究如何用更加安全的身份號碼來取代SSN。

未來軍人身份標識牌中所存儲的醫療資訊的安全性也是個問題, 不過到目前為止, 美國還沒有研製出能夠經受住戰區環境的電子身份標識牌。

據小編瞭解, 我軍軍人保障標識牌基本功能定位在設計上重點突出6種功能:

一是保留了軍人保障卡“依卡管理、憑卡供應”的功能。

二是身份認證與人員全域管理, 記錄個人指紋和部職別等資訊, 能夠識別軍人身份、有效防範假軍人,拓展重要場所、特殊人群等管理功能。

三是保障需求感知,準確統計各類參戰人員數量、類別、位置等動態資訊,快速掌握衣、食、救、住、行等保障需求,為籌畫實施戰場精確保障提供即時資料。

四是戰場人員呼救、搜索、救治,在一定的範圍內具備呼救和搜索功能,即時採集、存儲和傳輸電子傷票資訊,提供生命體征監測手段,並通過牌牌記錄的血型、過敏史、醫療史等資訊,為野戰用藥、輸血、輸液和戰場救治提供資訊支援。

五是遺骸辨認,通過記錄個人姓名、軍人保障號和生物特徵資訊,能夠準確辨認遺體、確認遺骸,為安置和撫恤工作提供資訊支援。

六是保障業務協同,以軍人保障標識牌為基礎,構建以人員保障為主線的共用、協作、互通保障模式。

其中軍人身份識別牌的定位系統的是新添的應用,此應用可以讓官員在受傷後“一鍵呼救”,當有關官兵受傷呼救時,救護員可直接循著定位方向尋找傷患。

戰場呼喚更多“標識牌”

軍人保障標識牌個頭不大,但是其研製推廣的意義卻十分重大。它不僅增強了軍人榮譽感、責任感、身份認同感,更代表著戰場後勤資訊化建設的新進步,解決了戰場傷患救治中發現、登記、運輸、分類、救治等諸多難題。

未來戰場呼喚更多“標識牌”。油料、軍交等戰場後勤其他領域,添上資訊化之翼後也能實現保障效能倍增:比如後方根據戰車油箱上“標識牌”的回饋,準確掌握戰車位置以及所需油料種類、數量,在戰車缺油前送達;運輸車隊上的“標識牌”根據送達單位的位置變化,自動分析戰場態勢,為車隊推薦最佳行進路線……

“標識牌”進入後勤保障領域,也會帶來諸多新挑戰:一是安全性的問題,如果敵人撿到或者破解我方“標識牌”,通過它發出保障信號,如果沒有能力辨別真偽,後果可想而知;另外,“標識牌”會發出電磁波,也增加了戰場被敵發現風險。二是系統相容問題,後勤各領域“標識牌”不僅需要橫向融合,也要加強與軍事、政工等領域“標識牌”的縱向融合,確保能在統一的平臺上高效有序運行。

能夠識別軍人身份、有效防範假軍人,拓展重要場所、特殊人群等管理功能。

三是保障需求感知,準確統計各類參戰人員數量、類別、位置等動態資訊,快速掌握衣、食、救、住、行等保障需求,為籌畫實施戰場精確保障提供即時資料。

四是戰場人員呼救、搜索、救治,在一定的範圍內具備呼救和搜索功能,即時採集、存儲和傳輸電子傷票資訊,提供生命體征監測手段,並通過牌牌記錄的血型、過敏史、醫療史等資訊,為野戰用藥、輸血、輸液和戰場救治提供資訊支援。

五是遺骸辨認,通過記錄個人姓名、軍人保障號和生物特徵資訊,能夠準確辨認遺體、確認遺骸,為安置和撫恤工作提供資訊支援。

六是保障業務協同,以軍人保障標識牌為基礎,構建以人員保障為主線的共用、協作、互通保障模式。

其中軍人身份識別牌的定位系統的是新添的應用,此應用可以讓官員在受傷後“一鍵呼救”,當有關官兵受傷呼救時,救護員可直接循著定位方向尋找傷患。

戰場呼喚更多“標識牌”

軍人保障標識牌個頭不大,但是其研製推廣的意義卻十分重大。它不僅增強了軍人榮譽感、責任感、身份認同感,更代表著戰場後勤資訊化建設的新進步,解決了戰場傷患救治中發現、登記、運輸、分類、救治等諸多難題。

未來戰場呼喚更多“標識牌”。油料、軍交等戰場後勤其他領域,添上資訊化之翼後也能實現保障效能倍增:比如後方根據戰車油箱上“標識牌”的回饋,準確掌握戰車位置以及所需油料種類、數量,在戰車缺油前送達;運輸車隊上的“標識牌”根據送達單位的位置變化,自動分析戰場態勢,為車隊推薦最佳行進路線……

“標識牌”進入後勤保障領域,也會帶來諸多新挑戰:一是安全性的問題,如果敵人撿到或者破解我方“標識牌”,通過它發出保障信號,如果沒有能力辨別真偽,後果可想而知;另外,“標識牌”會發出電磁波,也增加了戰場被敵發現風險。二是系統相容問題,後勤各領域“標識牌”不僅需要橫向融合,也要加強與軍事、政工等領域“標識牌”的縱向融合,確保能在統一的平臺上高效有序運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