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來滿足孩子的要求

為了在孩子生命初期, 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孩子兩歲以前, 心理學家提倡家長對嬰兒的情緒要有哭必應, 立刻關注他的情緒以及積極回應他的需求。 

很多家長擔心這樣會寵壞孩子, 其實並不會。 情緒永遠都要回應, 但要求未必都要答應。 

比如孩子睡覺前要吃冰淇淋。 媽媽肯定不想答應, 可以先回應他的情緒, 比如說“寶寶, 媽媽知道你有一些不高興, 因為你想吃冰淇淋, 但是, 現在我們馬上要睡覺啦, 睡覺前吃甜食是會要壞牙的, 媽媽這麼愛你, 當然不想讓你壞牙了, 所以你媽媽不能答應你。 ”兩歲以後就可以為孩子的行為設立規矩, 制定邊界。 

很多家長說, 育兒我也學了很多, 但是往往一被熊孩子氣昏了頭腦, 我就情緒失控。 學的十八般武藝, 樣樣都用不出來。 

其實對於人為什麼情緒失控, 心理學家有科學的解釋和合理的應對方法呢。 

首先,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情緒路徑有兩種。

第一種是低階路徑, 大腦裡的杏仁核是情緒的總司令。 從嬰兒一出生就有杏仁核。 因而可以說情緒是, 人類的原始本能。 往往情緒一受激發就失控是因為啟動的是情緒的低階路徑。 這個時候, 我們要思考一下背後的深層次的原因,

是不是和自己從小的成長經驗有關, 當自己無法很好的面對和解決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要求助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了。 

第二種是高階路徑, 就是通過大腦的外周——處於額頭後面的前額葉大腦皮質來發揮大腦的整合作用, 這個時候就是人的理性在起作用。 人的大腦皮質往往在20多歲後才完全發育成熟。 所以情緒的調整是需要逐步學習和進步的。 

那麼如何從情緒的低階路徑晉升到高階路徑呢?在情緒將要失控的一刹那,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也就是心理學家說的biofeedback生理回饋。 當我觀察到我開始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額頭開始出汗了。 說明我知道了, 我生氣了。 

2、這個時候我就要暫停下來。

生氣的時候不要再和孩子溝通。 否則只會出現言語和行為上的傷害, 鬧得彼此都不開心。 

注意不是立即走開, 這樣讓孩子懵了, 摸不著頭腦。 而是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 媽媽現在生氣了, 待會再跟你說。 

可以進行放鬆練習, 深呼吸、放鬆肌肉等, 來促使情緒的緩和。 

3、反思下, 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的目的、目標是什麼?做什麼才可以達到目標呢?回答了這幾個問號以後, 往往發現發脾氣是於事無補的, 反而會阻礙問題的解決。 

4、當恢復了冷靜後, 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 “親愛的, 我知道你剛才不高興了, 所以你剛才打了人, 但是打人是不對的, 會造成別人的身體傷害。 我希望你以後可以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

這幾個步驟做下來,

也就是從低階路徑到高階路徑的整合。 也是進化成一個情商高手的必由之路。 

但是話說回來, 人非聖賢, 如果當自己情緒真的失控, 已經造成對親子關係的損害。 這時我們怎麼樣來彌補修復呢?

首先靜下心來反思下自己的行為哪裡做的不好。 然後真誠地向孩子道歉。可以為心情道歉,或者為自己的方法道歉,等等。

比如孩子在商場因為要某個玩具而大吵大鬧,被家長吼了。可以這麼道歉。“寶貝兒,對不起,剛才媽媽當這麼多人罵你啦,沒有考慮你的感受,媽媽現在向你道歉,希望你可以原諒媽媽。我要跟你解釋一下原因,我為什麼會失控?是因為我之前接了一個電話,老闆要求我明天要加班。我心裡很不爽呀。這個到時候你又非要問我要買玩具。我當時心裡有些煩,又沒有控制住自己,其實發火大部分是因為剛才老闆的電話,並不是沖著你來的。”

這樣解釋原因的道歉,會更真誠,更容易被接受。

其實,一旦為人父母,很多父母親都會有親身體驗——和孩子間互相依賴的喜歡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當我們多蹲下來,學會以一個孩子明亮透徹又好奇新鮮的視角來看世界,往往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東西!

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更容易快樂和滿足呢!

所以享受為人父母,其實孩子何嘗不像一個天真淳樸的落入凡間的精靈,賦予我們一個機會,教我們跟隨他們稚嫩的步伐再一次長大呢。

然後真誠地向孩子道歉。可以為心情道歉,或者為自己的方法道歉,等等。

比如孩子在商場因為要某個玩具而大吵大鬧,被家長吼了。可以這麼道歉。“寶貝兒,對不起,剛才媽媽當這麼多人罵你啦,沒有考慮你的感受,媽媽現在向你道歉,希望你可以原諒媽媽。我要跟你解釋一下原因,我為什麼會失控?是因為我之前接了一個電話,老闆要求我明天要加班。我心裡很不爽呀。這個到時候你又非要問我要買玩具。我當時心裡有些煩,又沒有控制住自己,其實發火大部分是因為剛才老闆的電話,並不是沖著你來的。”

這樣解釋原因的道歉,會更真誠,更容易被接受。

其實,一旦為人父母,很多父母親都會有親身體驗——和孩子間互相依賴的喜歡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當我們多蹲下來,學會以一個孩子明亮透徹又好奇新鮮的視角來看世界,往往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東西!

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更容易快樂和滿足呢!

所以享受為人父母,其實孩子何嘗不像一個天真淳樸的落入凡間的精靈,賦予我們一個機會,教我們跟隨他們稚嫩的步伐再一次長大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