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傳銷家庭尋人路:帶深陷傳銷的親人回家

8月24日, 天津發佈消息稱, 8月6日以來, 靜海區已清除搗毀非法傳銷窩點303處拿著妹妹薛亞傑的照片及盼望妹妹早日回家的話。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差點被妹妹騙去傳銷

對於傳銷, 薛濤接觸的遠比妹妹早。

2013年, 他一個朋友曾誤入傳銷, 他帶人將朋友解救出來。 聽過事後朋友的講述, 他覺得傳銷這個組織“太嚇人了”。

他沒想到平時乖巧孝順的妹妹也會陷入傳銷。

薛濤說, 27歲的妹妹薛亞傑此前在蘇州一家醫院工作, 今年1月, 她和剛認識的男友前往丹陽, 就連過年也沒有回家。 年後, 她告訴家人已到丹陽一家醫院工作。

薛濤這幾年開大貨車跑長途為生, 雖然在家時間不多, 但兄妹關係一直很好。 妹妹曾經很羡慕他開車在外地工作的經歷。 從河南老家到蘇州工作, 也是妹妹第一次離開河南工作。

“換工作的事情之前沒聽妹妹提過。 ”薛濤說, 妹妹好不容易才考取醫師證, 蘇州醫院的工作她剛去了兩年多, 對於這份工作, 她一直很滿意, 覺得運氣特別好, 工資也比同期畢業的同學都高。

更讓薛濤覺得異常的是, 妹妹和家裡的聯繫越來越少, 打電話給她經常不接或直接掛掉, 很久之後才回一條短信, “這不像妹妹平時的生活習慣。 ”

今年4月, 薛濤突然接到妹妹的電話, 邀請他來丹陽遊玩。 妹妹還說這邊有資源, 可以做生意。

到丹陽的第一天,

妹妹帶著薛濤去菜市場買了很多菜。 薛濤有些疑惑, 兩個人哪吃得了這麼多。 到了住處, 這是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 在妹妹所住的房間裡還有3名女孩。

到了晚上, 又有2名男子回到住處, 進了另一間房。 第三間房是給妹妹口中的“領導”住的。

當晚這套房子住了約十個人, 都是打地鋪。

對此, 妹妹解釋說, 他們是室友的朋友。 薛濤一直很相信妹妹, 認為她在工作方面不會撒謊, 就沒有多問。

第二天, 妹妹和室友帶薛濤出去遊玩一天。 第三天上午, 陸續又有六七個人回到住處。 每當有人回來, 屋內的人會起身與其握手, 並說:“辛苦了辛苦了”。 這天中午吃飯時, 只有兩樣青菜裝在十幾個盤子裡, 屋內有十四五人, 坐成兩排吃飯。

真相在第三天下午揭開。

在外出遊玩時, 一名男子特意跟薛濤走在一起, 告訴他妹妹已經從蘇州的醫院辭職, 現在跟他們一起做團隊生意。 這種生意說來簡單, 就是賣保健品, 3850元一套, 但產品暫時不會給他, 等到升總後才會給。 他需要拉兩個人進來, 這兩個人再繼續拉兩個, 這樣層層下去, 團隊拉夠1000人, 他就可以升總出局。 出局即可獲得300萬元, 還有價值30萬的豪車, 8萬元的形象升級費。

薛濤後來才知道該名男子就是妹妹的男友。 聽完他的推銷, 薛濤腦中第一個念頭就是傳銷。

▲8月19日, 江蘇省丹陽市金陵西路東方商城南邊某社區9號樓六層某室, 四名傳銷組織人員正在打牌。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當天下午, 他被帶到“另一個家”裡吃飯。 飯局上有十餘人, 互相聊一些傳銷的內容。 他更確定這就是傳銷, 要求妹妹跟他回去。 但妹妹不肯, 說他不懂, 哭了一晚上, 薛濤答應再待一天瞭解瞭解。

第四天, 又有兩個人輪流說服薛濤, 還畫了表格, 展示產品怎麼賣, 如何升總, 怎麼出局。

下午, 薛濤被帶去見了“老總”。

在一個茶館裡, 5名男子和1名女子都自稱已經或者即將出局。 男的都帶著小拇指粗的金項鍊, 女的十根手指頭上都戴著金戒指。

薛濤說, 那5名男子把金鏈子摘下全部掛在他的脖子上, 給他拍照。 還有一名自稱老鄉的人說:“老鄉不會騙你。 ”

回到住處後, 又一位“老總”把薛濤叫進房間, 簡單問了幾句就說他通過了考核, 可以加入, 還拿出一張紙, 讓他簽字。 薛濤說, “當時腦子一熱, 簽了字交了3850元。 ”

交錢後, 屋內的每個人都和他握手, 祝賀他加入團隊, “要當大老闆了”。

事後, 薛濤隱隱感覺不會有這種好事, 他藉口要回家處理貨車, 當晚和妹妹道別後匆匆逃離了傳銷窩點。

到家後, 薛濤多方打聽、查找資訊, 最終確定這就是傳銷。 他不斷微信開導妹妹,但沒有效果。

5月底,薛濤突然接到妹妹的微信“以後你照顧好爸媽,就當沒有我就行了,以後也別再找我了。”

薛濤發現事情不對,這才告知家人。大家決定去丹陽找她。

▲8月19日,江蘇省丹陽市商業街23號樓某單元401,薛濤正汗流浹背的隱蔽觀察對面居民樓6層某室,那是他進入傳銷組織的妹妹曾待過的地方。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路 攝

河南信陽人鄧傑的父親最後一次收到兒子短信,是在今年2月19日,“我可以獨立了,以後等我有出息了再回家見你,原諒我,爸。”

鄧父隨即打電話過去,已是無法接通。

19歲的鄧傑2015年職高畢業後去了惠州一家電子廠工作,不再向家裡要一分錢。2016年10月,他給家裡打了5000塊錢。即便是2014年他在蘇州實習每月3000元工資,半年後也給了媽媽5000元。

在鄧母王芸看來,這條短信的內容不像是兒子會說的話,兒子性格內向,也還不太成熟,想不到這麼遠。

結合兒子此前的異常,鄧母開始擔心起來。

去年9月,鄧傑從惠州的工廠辭職。這個消息一個月之後鄧母才從同廠的親戚口中獲悉。王芸說,兒子後來說找了一個網上認識的女友在廣州上班,就去了廣州。

當家人詢問鄧傑在廣州的工作地址時,他不肯說,還發火與家人大吵一架。每次家人給鄧傑打電話都沒人接,有時很晚才回一條資訊說,“沒事不用擔心”。

今年過年鄧傑原本答應回家,臨近過年他突然說和女友在廣州過年。年後,鄧父就收到了兒子的那條短信。

意識到不對勁後,2月24號,家人報了案,並到廣州尋找鄧傑。

▲8月20日,河南信陽,鄧傑的家中。鄧傑的父母拿著兒子的照片以及盼望兒子平安回家的話。背後牆上是其全家福。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蹲守

只知道人在廣州,具體位址不確定,王芸在漫無目的地找了一大圈之後,決定選擇蹲守。這也是尋人家庭最常用的一種辦法。

王芸說,警方調查發現,去年10月鄧傑往家裡匯錢的銀行位址為廣州白雲區人和鎮某大廈1樓,臨近廣州地鐵3號線人和站。

有了這個線索,王芸在該大廈附近租了一個單間住下,一個月510元,房間只放得下一張床。

她每天就在地鐵口附近的街上找,又或者站在地鐵口看,希望能偶遇兒子,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和鄧傑年紀相仿的人從地鐵口進出,但都不是鄧傑。

聽說附近有個拆遷安置區,裡面有個大菜市場,王芸沒事也過去轉。在那裡,她看到許多年輕人在菜場撿菜。她拿著兒子的照片去問,沒人理她。

她也曾跟蹤過這些年輕人,但每次走著走著,轉個彎,人就不見了。在菜市場呆了9天,一無所獲。她甚至還被一名男子跟蹤,甩開男子後,她心有餘悸,不敢再去跟蹤那些年輕人了。

到廣州後,王芸還做了尋人啟事,A4紙大小,上面有兒子的大頭照和基本情況,以及她的聯繫電話。彩打要兩塊錢一張,王芸印的是黑白版,兩毛錢一張,可以列印很多張。

她在地鐵口附近貼了十幾張後,親戚們又擔心這樣做會對鄧傑不利。

尋人啟事不敢再貼了,王芸又在網上找了私家偵探,對方表示1000元保證能找到。在交了300元定金後,對方突然聯繫不上了。

在廣州待了一個月,王芸依然尋子無果。胃潰瘍的折磨使她決定先回家,等養好身體再去廣州找。

▲8月20日,河南信陽,鄧傑的母親拿著兒子的白色球鞋。這雙白色球鞋是她在廣州找兒子時,在兒子的住處發現的。洗乾淨後帶回信陽老家。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在經歷6月那次尋人的犯病後,薛濤也休養了一段時間。見沒有再病發,他再次踏上尋妹之旅。這次只有他一人。

8月14日上午10時許,他一下火車就直奔火車站附近某社區。這裡是他所知的一個傳銷窩點,4月份,他和妹妹曾在“這個家”吃過飯。但他也不確定妹妹是否還在這裡。

社區出口處有個小樹林,這裡成為薛濤的隱蔽之處。他把喝完的礦泉水瓶捏扁,墊在地上坐著,一邊等一邊一根根地抽煙。

他眼睛一直盯著社區入口,生怕錯過出來的每一個人。當天下午1時許,他實在餓了,飛快地去社區邊上吃了份蓋飯,不到半個小時又回去繼續蹲守。

繼續蹲守到下午4時,他決定到樓上看看。他把耳朵貼到門上,聽不到一點動靜。突然,他重重地拍了拍門,然後跑到下面一層,可惜還是沒什麼動靜。

之後,薛濤又來到相距不到一公里外的另一個窩點。一直到天黑,也沒見到傳銷人員出入。

吃過晚飯,他開始盤算第二天怎麼尋人。他突然想起8月4日妹妹發的朋友圈,說在一個很熱鬧的公園玩。他注意到照片上有個塔,在夜裡每一層塔都有燈。

當晚,他拿著塔的照片在街上一個一個人問,哪裡有很高很亮的塔。問到第3個人時,對方說應該是萬善塔,有兩公里遠。

萬善塔在萬善公園,晚上8時許,薛濤進去轉了兩圈,沒有看到妹妹。他守在公園出口,瞪大眼睛,注視著從公園出來的每一位遊客。

還是沒有妹妹的蹤影。晚上10時,突然下起大雨,薛濤這才離開。他在兩個傳銷窩點折中的位置找了一間賓館住下,日租金50元。

8月15日,他去了妹妹曾帶他去過的菜市場蹲守,在菜市場逛得久了,門口的保安以為他是小偷,每次都盯著他,直到他離開菜市場。

第三天,他又來到第一天蹲守的窩點繼續等待,這次終於有了發現。

當天下午,他等到了曾與妹妹同在一個傳銷窩點的一名男子,對方正在打電話。

薛濤說,他等該名男子打完電話,開始跟蹤男子打算找到新的傳銷窩點。但他跟了一路,發現在對方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此前的窩點附近。

在最後,薛濤還是被對方發現了,對方看了他一眼並沒說話。

第二天,薛濤的妹妹突然給家裡打電話,詢問他在幹什麼,並稱自己已回蘇州上班。

薛濤讓妹妹共用位置,妹妹不同意。他認定妹妹依然在傳銷組織內。

尋人一直到8月19日,都沒有新進展,薛濤決定先回家,調整後再來。

▲8月18日晚,江蘇省丹陽市萬善公園,來自河南的薛濤”,驚得張強不敢再問,他對兒子的這句話理解為可能是開玩笑。

張磊的姐姐一直想找專業心理諮詢師來開導弟弟。她發現弟弟像是變了一個人,他回家後不怎麼愛出去,比以前也更內向,明顯被傳銷組織洗腦了,聽說大學生陷入傳銷死亡的事兒,張磊的反應是“傳銷組織有好有壞,他們這種是好的”。

利用這個時間,家人催促他完成實習報告和畢業論文,早日拿到畢業證,找到工作,回歸正常生活。

對於薛亞傑、鄧傑的家人來說,他們的尋人之旅仍在繼續。

鄧傑的家人說,從2月到現在半年多,都沒能和孩子聯繫上,生死未蔔。

“不知道孩子現在怎麼樣。”在採訪中,鄧傑父親又流了眼淚,“要是能找到他,花多少錢都行。”

薛濤經歷了8月份的第二次尋人後,儘管沒找到妹妹,但至少得知了妹妹沒有生命危險,這讓他松了一口氣。

他還想借著開大貨車的機會,以後朵拉到丹陽的活兒,到時把車往路邊一停,再去幾個窩點附近蹲一蹲,希望能再遇到妹妹,“我想帶她回家”。

的活,等把貨送完就來窩點轉轉,不能明著找就偷偷找。萬一見到妹妹就給家裡打電話趕緊過來,一定要把她帶走。

王芸:會一直堅持,哪怕隔一段時間去找一次,最終也要找到他。

重案組37號:有沒有做過最壞的打算?

薛濤:沒往生命方面想過,目前看妹妹應該還算安全,但還是希望儘快把她找回來。

王芸:我都不敢想(說著就哭了,沒有繼續說下去)。

新京報記者 趙朋樂 劉經宇 實習生 李強 趙今朝

編輯 湯暘 張太淩

本文為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他不斷微信開導妹妹,但沒有效果。

5月底,薛濤突然接到妹妹的微信“以後你照顧好爸媽,就當沒有我就行了,以後也別再找我了。”

薛濤發現事情不對,這才告知家人。大家決定去丹陽找她。

▲8月19日,江蘇省丹陽市商業街23號樓某單元401,薛濤正汗流浹背的隱蔽觀察對面居民樓6層某室,那是他進入傳銷組織的妹妹曾待過的地方。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路 攝

河南信陽人鄧傑的父親最後一次收到兒子短信,是在今年2月19日,“我可以獨立了,以後等我有出息了再回家見你,原諒我,爸。”

鄧父隨即打電話過去,已是無法接通。

19歲的鄧傑2015年職高畢業後去了惠州一家電子廠工作,不再向家裡要一分錢。2016年10月,他給家裡打了5000塊錢。即便是2014年他在蘇州實習每月3000元工資,半年後也給了媽媽5000元。

在鄧母王芸看來,這條短信的內容不像是兒子會說的話,兒子性格內向,也還不太成熟,想不到這麼遠。

結合兒子此前的異常,鄧母開始擔心起來。

去年9月,鄧傑從惠州的工廠辭職。這個消息一個月之後鄧母才從同廠的親戚口中獲悉。王芸說,兒子後來說找了一個網上認識的女友在廣州上班,就去了廣州。

當家人詢問鄧傑在廣州的工作地址時,他不肯說,還發火與家人大吵一架。每次家人給鄧傑打電話都沒人接,有時很晚才回一條資訊說,“沒事不用擔心”。

今年過年鄧傑原本答應回家,臨近過年他突然說和女友在廣州過年。年後,鄧父就收到了兒子的那條短信。

意識到不對勁後,2月24號,家人報了案,並到廣州尋找鄧傑。

▲8月20日,河南信陽,鄧傑的家中。鄧傑的父母拿著兒子的照片以及盼望兒子平安回家的話。背後牆上是其全家福。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蹲守

只知道人在廣州,具體位址不確定,王芸在漫無目的地找了一大圈之後,決定選擇蹲守。這也是尋人家庭最常用的一種辦法。

王芸說,警方調查發現,去年10月鄧傑往家裡匯錢的銀行位址為廣州白雲區人和鎮某大廈1樓,臨近廣州地鐵3號線人和站。

有了這個線索,王芸在該大廈附近租了一個單間住下,一個月510元,房間只放得下一張床。

她每天就在地鐵口附近的街上找,又或者站在地鐵口看,希望能偶遇兒子,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和鄧傑年紀相仿的人從地鐵口進出,但都不是鄧傑。

聽說附近有個拆遷安置區,裡面有個大菜市場,王芸沒事也過去轉。在那裡,她看到許多年輕人在菜場撿菜。她拿著兒子的照片去問,沒人理她。

她也曾跟蹤過這些年輕人,但每次走著走著,轉個彎,人就不見了。在菜市場呆了9天,一無所獲。她甚至還被一名男子跟蹤,甩開男子後,她心有餘悸,不敢再去跟蹤那些年輕人了。

到廣州後,王芸還做了尋人啟事,A4紙大小,上面有兒子的大頭照和基本情況,以及她的聯繫電話。彩打要兩塊錢一張,王芸印的是黑白版,兩毛錢一張,可以列印很多張。

她在地鐵口附近貼了十幾張後,親戚們又擔心這樣做會對鄧傑不利。

尋人啟事不敢再貼了,王芸又在網上找了私家偵探,對方表示1000元保證能找到。在交了300元定金後,對方突然聯繫不上了。

在廣州待了一個月,王芸依然尋子無果。胃潰瘍的折磨使她決定先回家,等養好身體再去廣州找。

▲8月20日,河南信陽,鄧傑的母親拿著兒子的白色球鞋。這雙白色球鞋是她在廣州找兒子時,在兒子的住處發現的。洗乾淨後帶回信陽老家。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在經歷6月那次尋人的犯病後,薛濤也休養了一段時間。見沒有再病發,他再次踏上尋妹之旅。這次只有他一人。

8月14日上午10時許,他一下火車就直奔火車站附近某社區。這裡是他所知的一個傳銷窩點,4月份,他和妹妹曾在“這個家”吃過飯。但他也不確定妹妹是否還在這裡。

社區出口處有個小樹林,這裡成為薛濤的隱蔽之處。他把喝完的礦泉水瓶捏扁,墊在地上坐著,一邊等一邊一根根地抽煙。

他眼睛一直盯著社區入口,生怕錯過出來的每一個人。當天下午1時許,他實在餓了,飛快地去社區邊上吃了份蓋飯,不到半個小時又回去繼續蹲守。

繼續蹲守到下午4時,他決定到樓上看看。他把耳朵貼到門上,聽不到一點動靜。突然,他重重地拍了拍門,然後跑到下面一層,可惜還是沒什麼動靜。

之後,薛濤又來到相距不到一公里外的另一個窩點。一直到天黑,也沒見到傳銷人員出入。

吃過晚飯,他開始盤算第二天怎麼尋人。他突然想起8月4日妹妹發的朋友圈,說在一個很熱鬧的公園玩。他注意到照片上有個塔,在夜裡每一層塔都有燈。

當晚,他拿著塔的照片在街上一個一個人問,哪裡有很高很亮的塔。問到第3個人時,對方說應該是萬善塔,有兩公里遠。

萬善塔在萬善公園,晚上8時許,薛濤進去轉了兩圈,沒有看到妹妹。他守在公園出口,瞪大眼睛,注視著從公園出來的每一位遊客。

還是沒有妹妹的蹤影。晚上10時,突然下起大雨,薛濤這才離開。他在兩個傳銷窩點折中的位置找了一間賓館住下,日租金50元。

8月15日,他去了妹妹曾帶他去過的菜市場蹲守,在菜市場逛得久了,門口的保安以為他是小偷,每次都盯著他,直到他離開菜市場。

第三天,他又來到第一天蹲守的窩點繼續等待,這次終於有了發現。

當天下午,他等到了曾與妹妹同在一個傳銷窩點的一名男子,對方正在打電話。

薛濤說,他等該名男子打完電話,開始跟蹤男子打算找到新的傳銷窩點。但他跟了一路,發現在對方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此前的窩點附近。

在最後,薛濤還是被對方發現了,對方看了他一眼並沒說話。

第二天,薛濤的妹妹突然給家裡打電話,詢問他在幹什麼,並稱自己已回蘇州上班。

薛濤讓妹妹共用位置,妹妹不同意。他認定妹妹依然在傳銷組織內。

尋人一直到8月19日,都沒有新進展,薛濤決定先回家,調整後再來。

▲8月18日晚,江蘇省丹陽市萬善公園,來自河南的薛濤”,驚得張強不敢再問,他對兒子的這句話理解為可能是開玩笑。

張磊的姐姐一直想找專業心理諮詢師來開導弟弟。她發現弟弟像是變了一個人,他回家後不怎麼愛出去,比以前也更內向,明顯被傳銷組織洗腦了,聽說大學生陷入傳銷死亡的事兒,張磊的反應是“傳銷組織有好有壞,他們這種是好的”。

利用這個時間,家人催促他完成實習報告和畢業論文,早日拿到畢業證,找到工作,回歸正常生活。

對於薛亞傑、鄧傑的家人來說,他們的尋人之旅仍在繼續。

鄧傑的家人說,從2月到現在半年多,都沒能和孩子聯繫上,生死未蔔。

“不知道孩子現在怎麼樣。”在採訪中,鄧傑父親又流了眼淚,“要是能找到他,花多少錢都行。”

薛濤經歷了8月份的第二次尋人後,儘管沒找到妹妹,但至少得知了妹妹沒有生命危險,這讓他松了一口氣。

他還想借著開大貨車的機會,以後朵拉到丹陽的活兒,到時把車往路邊一停,再去幾個窩點附近蹲一蹲,希望能再遇到妹妹,“我想帶她回家”。

的活,等把貨送完就來窩點轉轉,不能明著找就偷偷找。萬一見到妹妹就給家裡打電話趕緊過來,一定要把她帶走。

王芸:會一直堅持,哪怕隔一段時間去找一次,最終也要找到他。

重案組37號:有沒有做過最壞的打算?

薛濤:沒往生命方面想過,目前看妹妹應該還算安全,但還是希望儘快把她找回來。

王芸:我都不敢想(說著就哭了,沒有繼續說下去)。

新京報記者 趙朋樂 劉經宇 實習生 李強 趙今朝

編輯 湯暘 張太淩

本文為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