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他是NBA最出色的白人後衛,更是最孤獨的指揮家

從1984年到2003年, 從22歲到41歲, 漫長的19個賽季裡, 斯托克頓17個賽季全勤, 他只在1989—90賽季缺席過4場, 1997—98賽季因膝傷手術缺席18場——而這傷勢據說是毀滅性的,

據說手術後很可能賽季報銷, 從此成為玻璃人。 然而在斯托克頓的堅持下, 這一切都淪為笑談。 他從來不把紀錄, 以及自己的名望、成就當回事。 所謂的NBA巨星, 所謂的助攻王、搶斷王, 對他而言, 都是過眼雲煙。 他幾乎不看技術統計, 賽後他通常是靜靜地用冰水調理雙腳;他也沒有經紀人, 每次談判都是和老闆拉裡·米勒面對面。 在斯托克頓退役以後, 米勒不止一次戲言, 他本該給斯托克頓更多的薪水:斯托克頓19年職業生涯一共拿到了6819萬美元薪水, 1989年他的年薪剛過百萬, 1996年超過500萬, 2000年拿到1000萬。 要放到現在的聯盟, 絕對是白菜價。

在NBA的花花世界裡, 斯托克頓絕對是個異類。 他跟時尚無關, 髮型從未有所改變, 球褲永遠是短的;他跟緋聞無關, 記者甚至很難從他那裡挖掘到一點比賽之外的東西。 他在骨子裡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 同時也要求別人這麼做。 1992年在巴賽隆納, 有一次他和巴克利等夢一隊的球員逛街。 一個女遊客從後面追了過來, 拍了下他的肩膀, 遞過來一個相機,

“不好意思, 拜託你幫我和巴克利拍張合影好麼?”斯托克頓樂意地接受了。 而他本人, 很少和別人合影。 有一次, 一位婦女因為斯托克頓拒絕和她拍第二張合影照而大怒, 斯托克頓後來公開聲明, 除非聯盟和簽約商家的安排, 他不會接受合影。

在賽場上, 斯托克頓絕少露出表情, 無論勝利還是失敗——只有一次是例外, 1997年西部決賽第六場, 他在休士頓用弧頂的三分絕殺了火箭, 爵士第一次進入總決賽。 當然, 如果有人問及斯托克頓, 賽場上的哪一幕最讓他記憶深刻。 他或許會說點別的:有一次, 比賽開始前唱國歌, 斯托克頓有些漫不經心, 一邊站立一邊繞著脖子放鬆, 就像絕大多數NBA球員一樣。 賽後, 他的孩子問爸爸, “為什麼不把手放在胸前呢?”斯托克頓這才意識到, 他的一舉一動, 孩子們都在看著。 從那以後, 每場比賽前的唱國歌環節, 斯托克頓就像一個嚴肅的中學教導主任, 將手放在心臟位置, 眼睛平視前方。 在猶他的19年, 斯托克頓沒有和任何一名隊友傳出過不和,

他也許不會取悅別人, 但也絕不會傷害別人。 對於斯托克頓的個性, 米勒說道, “很多人問我約翰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告訴他們約翰就是一個你希望他是什麼樣的人。 ”

能夠19年如一日在球場上奔波, 都是源於斯托克頓對籃球的熱愛、執著。 雖然沒有得到總冠軍, 但是他卻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了什麼才是籃球的真諦。

但是他卻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了什麼才是籃球的真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