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被國家列為一等民族 卻過著低等民族生活

被雅各賓派送上斷頭臺的羅蘭夫人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自由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15世紀, 為了追求自由和財富,

一個叫哥倫布的探險家到達了一片全新的土地, 把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命名為“印第安人”。 後來, 更多的新教徒打著宗教自由的旗幟來到這裡, 為了追求他們的自由、追求財富, 把“印第安人”驅逐到了邊緣, 種族屠殺、疾病蔓延、奴役驅使, 大量的“印第安人”死去了, 活下來的人們躲到了遙遠的深山老林。

新來的白人, 以勝利者的姿態在此紮穩了根, 以主人翁的身份建立起了他們的自由平等民主國家。 再然後, “自由國度”裡的美洲白人, 以自由為號角, 向全世界“愚昧落後”的“不自由”國家開展了衝鋒, 他們把黑人、把亞裔擄掠為奴, 在自己的家裡幹著奴役他族人的勾當, 光鮮亮麗地出門, 舉起一面“種族平等”的旗幟。

而原住民們, 當初白人來到這片土地時他們善待遠方的客人, 客人們卻對他們舉起了屠刀, 將他們驅趕到無人居住的荒野, 霸佔了他們的豐田美水, 浩浩蕩蕩墾殖出了“現代文明”。

多少個世紀過去了, “印第安人”這個帶著殖民時代屈辱烙印的名稱仍舊被全世界人們所使用。

沒有人知道他們應該是納瓦霍人、易洛魁人、休倫人···僅在北美就有數百個原住民部落, 可沒有人肯花那麼大的功夫去記住他們是什麼民族, 只願輕描淡寫地統稱一句:印第安人。

2004年, 生活在北邊的愛斯基摩人宣佈從此一律改稱“因紐特人”, 不再使用帶有歧視性意義的“愛斯基摩”稱呼。

(“愛斯基摩”一詞是“印第安人”最先開始稱呼他們的, 意為“吃生肉的人”, “愛斯基摩人”與“印第安人”一向不合, 此稱呼帶有貶義, 他們稱自己為“因紐特人”, 意為“真正的人”、“土地的主人”)

因紐特人

遠在寒冷北極的因紐特人已擺脫了歧視性稱呼, 真正成為了“土地的主人”, 而在美洲大陸上, 原本的主人依舊無法獲得與外來者平等、自由的地位。

他們被圈禁在小小的保留地中, 被局限在世人投來的異樣眼光中, 不敢向現代社會邁出一步。

電視欄目《曉松奇談》在2016年的時候播過一期關於美洲原住民的, 不曾想這期節目竟遭到了加拿大旅遊局的強烈抗議和封殺, 導致該期節目被迫下架。

我們印象中一向言論自由的這個北美國家, 人民一向溫和平靜的加拿大, 竟然也會有“不可說”的敏感區。

當歐洲人成批地來到美洲的時候, 北美大地已經幾乎到處都有人生活了, 而且發展出了多個輝煌璀璨的文明, 加拿大的原住民以漁獵遊牧為生, 土地就是他們最寶貴的財產, 而歐洲人用他們的堅船利炮奪走了土地,把原住民驅逐到了深山,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

原本孤立的大陸被外鄉人入侵,帶來殺戮的同時也帶來了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對這種瘟疫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再加上歐洲人喪心病狂地種族滅絕手段,人們大批大批地死去。

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裡,究竟有多少原住民喪生,至今無法統計,官方只給出一個200萬到兩千萬的籠統資料。為何無法統計?他們的統計學不夠高明嗎?只是不願意統計罷了,有了具體數字,罪行就有了實錘。

直到今天,加拿大人還認為,當初原住民的大量死亡是由於疾病,而不是外來者的屠殺,他們對此不抱有強烈的愧疚心。誠然,疫病導致了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但這疫病是誰帶來的?

是來到這片土地的白人,為何原住民的死亡率遠遠高於白人?除了免疫力,更大的原因是乾淨敞亮的平原被白人佔領,原住民只能瑟縮在潮濕髒亂的山區,得不到良好的醫療救助,無法找到乾淨的水源和有效的藥草。

無法統計確切死亡人口,今天的美洲人,即便坦然承認了當年的殘暴與惡行,也要給自己留一塊遮羞布。

國際人權運動發展到今天,黑人、亞裔、拉丁裔和原住民都已在北美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北美人民更是特地設立了感恩節來紀念當年給予第一批到達的歐洲人幫助的原住民,成為盛大的節日之一。

然而,當人們在大街小巷慶祝感恩節的時候,原住民們卻依舊住在土地貧瘠的保留地、幾乎沒有現代經濟,沒有地權,甚至直到近年才擁有完整的公民權。

感恩節只是一場白人自己的狂歡,一場自詡文明的殖民者的盛大意淫,一個侵略者試圖抹去印第安人記憶的世紀大謊言。

在加拿大,原住民被列為“第一民族”,白人尊重原住民為這片土地從前的主人這個事實,在加拿大,原住民不會被稱為帶有歧視意義的“印第安人”,而是統稱為“first nations”。

加拿大沒有刻意抹殺掉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的文明,歪國的遊客一下飛機,就能在機場的大廳裡看見兩根有著濃郁風情的原住民的圖騰柱。

但是一切都是表面文章。

他們試圖用一個“第一民族”的稱呼作遮羞布,拿碩果僅存的土著文明當宣傳口號,但對原住民的歧視仍然深深植根於民眾的心中。

2008年9月1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原住民權利宣言》,其中規定尊重原住民的個人和集體權力,強調在保護其自身需要和尊嚴前提下追求發展,這一宣言獲得絕大多數國家的贊同和回應,144個表決國,反對票只有4張,而其中一張反對票,竟赫然是標榜“多元文化”、3個月前剛剛向“第一民族”道歉的加拿大投的。

加拿大的原住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是加拿大“最低等”的民族,他們沒有身份,沒有公民權,必須居住在貧瘠、狹小的2250個“保留地”上,而這些保留地,無一不是在緯度極高的偏僻地區,難以發展工業、農業,甚至無法開發原住民旅遊經濟,因為沒有遊客願意去那樣又冷又遠的地方。

原住民保留地

即便只有這些地方,也在隨著白人的不斷推進墾殖而退後縮小(加拿大當局規定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必須距離白人定居點5公里以外)。

原住民無法隨意離開保留地,無法接受現代化的教育,生活日益艱難。在18、19世紀,甚至有很多原住民化裝成華人外出找工作,因為保留地之外沒有資本家會接受原住民打工者,而華人,在那個時期的加拿大是最受排擠的存在。原住民居然會羡慕在那裡幹著最髒最累的活計的華人勞工,因為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陽光下,原住民卻只能被圈養在保留地裡等死。

加拿大當局在19世紀通過了“土著同化”政策,主張通過文化隔絕和毀滅,在數代人之內讓原住民徹底融入“主流”社會。

原住民學齡兒童被強行帶離家庭。孩子們被送入寄宿學校隔絕起來,寄宿學校粗暴對待原住民孩子,敢於抵制其文化洗腦的孩子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懲罰,這樣做的後果是,原住民孩子長大以後,很少能和普通的加拿大孩子一樣,進入商業社會謀生。本來應該接受現代社會教育或傳統土著文化的孩子,被進行了“洗腦教育”。

直到1996年,最後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才被關閉。

他們毀滅原住民的原有生活方式,讓原住民忘卻自己的傳統文化,卻不給他們公平接受現代化教育的機會,強迫他們按照白人的意願生活,卻拒絕他們融入主流白人社會。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事情,至今仍在發生。

2013年,聯合國特派調查員披露了一份關於加拿大原住民人權狀況的報告,報告中稱,加拿大的原住民人權問題“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了危機的程度”,“令人痛心”,這是在加拿大這樣的高度發達國家中“最不和諧的”。

有多不和諧?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原住民的人口增幅為20.1%,相對全國人口增幅只有5.2%。原住民保留地的失加拿大業率為22%,而加拿大全國失業率為7.5%。薪資水準而言,原住民工資只為全國平均的一半。在2006年,全國囚犯裡接近25%是原住民。

憲法裡的“第一民族”,實際上卻依然過著殖民時代的邊緣生活,被WASP們視作末等民族。(WASP:信仰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白人)

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在將白人侵略者粉飾成文明傳播者的同時,還不斷醜化原住民的形象。在幾乎所有的影片裡,原住民都是披髮文身、頭上插滿羽毛、赤裸著上身、說著聽不懂的語言的野蠻人。

“他們愚笨、寧頑不靈,拒絕接受現代文明,活該被淘汰。”

可是白人沒有想過,原住民之所以無法接受現代文明,正是因為白人將他們隔離開了,不給孩子合法接受教育的權利,不給成人提供平等工作的機會。他們為了離開保留地、為了找一份白人眼中最低賤的工作,要假裝成華人。

如今,加拿大這片原住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白人的家園,甚至當年被販賣過去的黑人、移民過去的亞裔也都能勉強在這片土地上找到立足之地,而他們真正的主人——空有著“第一民族”的頭銜,卻依然站在人群的邊緣,無法向主流社會靠近一步。

而歐洲人用他們的堅船利炮奪走了土地,把原住民驅逐到了深山,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

原本孤立的大陸被外鄉人入侵,帶來殺戮的同時也帶來了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對這種瘟疫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再加上歐洲人喪心病狂地種族滅絕手段,人們大批大批地死去。

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裡,究竟有多少原住民喪生,至今無法統計,官方只給出一個200萬到兩千萬的籠統資料。為何無法統計?他們的統計學不夠高明嗎?只是不願意統計罷了,有了具體數字,罪行就有了實錘。

直到今天,加拿大人還認為,當初原住民的大量死亡是由於疾病,而不是外來者的屠殺,他們對此不抱有強烈的愧疚心。誠然,疫病導致了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但這疫病是誰帶來的?

是來到這片土地的白人,為何原住民的死亡率遠遠高於白人?除了免疫力,更大的原因是乾淨敞亮的平原被白人佔領,原住民只能瑟縮在潮濕髒亂的山區,得不到良好的醫療救助,無法找到乾淨的水源和有效的藥草。

無法統計確切死亡人口,今天的美洲人,即便坦然承認了當年的殘暴與惡行,也要給自己留一塊遮羞布。

國際人權運動發展到今天,黑人、亞裔、拉丁裔和原住民都已在北美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北美人民更是特地設立了感恩節來紀念當年給予第一批到達的歐洲人幫助的原住民,成為盛大的節日之一。

然而,當人們在大街小巷慶祝感恩節的時候,原住民們卻依舊住在土地貧瘠的保留地、幾乎沒有現代經濟,沒有地權,甚至直到近年才擁有完整的公民權。

感恩節只是一場白人自己的狂歡,一場自詡文明的殖民者的盛大意淫,一個侵略者試圖抹去印第安人記憶的世紀大謊言。

在加拿大,原住民被列為“第一民族”,白人尊重原住民為這片土地從前的主人這個事實,在加拿大,原住民不會被稱為帶有歧視意義的“印第安人”,而是統稱為“first nations”。

加拿大沒有刻意抹殺掉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的文明,歪國的遊客一下飛機,就能在機場的大廳裡看見兩根有著濃郁風情的原住民的圖騰柱。

但是一切都是表面文章。

他們試圖用一個“第一民族”的稱呼作遮羞布,拿碩果僅存的土著文明當宣傳口號,但對原住民的歧視仍然深深植根於民眾的心中。

2008年9月1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原住民權利宣言》,其中規定尊重原住民的個人和集體權力,強調在保護其自身需要和尊嚴前提下追求發展,這一宣言獲得絕大多數國家的贊同和回應,144個表決國,反對票只有4張,而其中一張反對票,竟赫然是標榜“多元文化”、3個月前剛剛向“第一民族”道歉的加拿大投的。

加拿大的原住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是加拿大“最低等”的民族,他們沒有身份,沒有公民權,必須居住在貧瘠、狹小的2250個“保留地”上,而這些保留地,無一不是在緯度極高的偏僻地區,難以發展工業、農業,甚至無法開發原住民旅遊經濟,因為沒有遊客願意去那樣又冷又遠的地方。

原住民保留地

即便只有這些地方,也在隨著白人的不斷推進墾殖而退後縮小(加拿大當局規定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必須距離白人定居點5公里以外)。

原住民無法隨意離開保留地,無法接受現代化的教育,生活日益艱難。在18、19世紀,甚至有很多原住民化裝成華人外出找工作,因為保留地之外沒有資本家會接受原住民打工者,而華人,在那個時期的加拿大是最受排擠的存在。原住民居然會羡慕在那裡幹著最髒最累的活計的華人勞工,因為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陽光下,原住民卻只能被圈養在保留地裡等死。

加拿大當局在19世紀通過了“土著同化”政策,主張通過文化隔絕和毀滅,在數代人之內讓原住民徹底融入“主流”社會。

原住民學齡兒童被強行帶離家庭。孩子們被送入寄宿學校隔絕起來,寄宿學校粗暴對待原住民孩子,敢於抵制其文化洗腦的孩子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懲罰,這樣做的後果是,原住民孩子長大以後,很少能和普通的加拿大孩子一樣,進入商業社會謀生。本來應該接受現代社會教育或傳統土著文化的孩子,被進行了“洗腦教育”。

直到1996年,最後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才被關閉。

他們毀滅原住民的原有生活方式,讓原住民忘卻自己的傳統文化,卻不給他們公平接受現代化教育的機會,強迫他們按照白人的意願生活,卻拒絕他們融入主流白人社會。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事情,至今仍在發生。

2013年,聯合國特派調查員披露了一份關於加拿大原住民人權狀況的報告,報告中稱,加拿大的原住民人權問題“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了危機的程度”,“令人痛心”,這是在加拿大這樣的高度發達國家中“最不和諧的”。

有多不和諧?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原住民的人口增幅為20.1%,相對全國人口增幅只有5.2%。原住民保留地的失加拿大業率為22%,而加拿大全國失業率為7.5%。薪資水準而言,原住民工資只為全國平均的一半。在2006年,全國囚犯裡接近25%是原住民。

憲法裡的“第一民族”,實際上卻依然過著殖民時代的邊緣生活,被WASP們視作末等民族。(WASP:信仰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白人)

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在將白人侵略者粉飾成文明傳播者的同時,還不斷醜化原住民的形象。在幾乎所有的影片裡,原住民都是披髮文身、頭上插滿羽毛、赤裸著上身、說著聽不懂的語言的野蠻人。

“他們愚笨、寧頑不靈,拒絕接受現代文明,活該被淘汰。”

可是白人沒有想過,原住民之所以無法接受現代文明,正是因為白人將他們隔離開了,不給孩子合法接受教育的權利,不給成人提供平等工作的機會。他們為了離開保留地、為了找一份白人眼中最低賤的工作,要假裝成華人。

如今,加拿大這片原住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白人的家園,甚至當年被販賣過去的黑人、移民過去的亞裔也都能勉強在這片土地上找到立足之地,而他們真正的主人——空有著“第一民族”的頭銜,卻依然站在人群的邊緣,無法向主流社會靠近一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