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媒體和自媒體如何評價海底撈事件?

8月25日上午,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推出重磅監督報導, 曝光了知名餐飲品牌海底撈旗下兩家火鍋店發現的問題, 以下是全國部分媒體及自媒體對該事件發佈的評論。

《 法制晚報》:海底撈坦然承認錯誤為時未晚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次海底撈沒有像此前某些企業那樣百般抵賴, 或者以外交辭令進行危機公關, 而是坦然承認錯誤, 對涉事門店停業整改。 與此同時, 相關部門的行動也非常及時, 立即對海底撈中央廚房和在京門店展開了全面檢查。 我們相信, 有了這樣的態度和舉措,

海底撈的衛生情況必然可以大大好轉, 從而重新贏得大家的信賴。

《南方都市報》: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一個所謂誠懇的認錯稿掩蓋

食品安全問題是餐飲業的命脈, 這都能出現問題, 不應該被一個所謂誠懇的認錯稿就掩蓋了。 食品安全的底線, 不能降低到海底去撈, 也就是說不能降低到一個認錯、整改就可以獲得點贊受到好評的地步。 全社會對待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 應該是零容忍的, 不能覺得, 矮個子裡拔高個, 就認為海底撈還是不錯的。

《新京報》:原諒海底撈是底線下移

海底撈是一面鏡子, 人們會拿著它去觀照整個行業。 網上有人說, “當然是選擇原諒海底撈啦”, 理由是這些問題可能不單是海底撈才有。 這無疑是底線下移:餐飲店後廚衛生堪憂,

問題就是問題, 不能因為有的店更嚴重就覺得沒事。 只要有問題, 就該“零容忍”, 何況令人作嘔的老鼠鑽食品櫃等問題並不輕。

央廣網:輿論監督被解構於對海底撈公關的喝彩中

鐵肩擔道、妙手著文的責任,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信條, 被解構於對海底撈公關的喝彩中。 許多人對著一張張記者以擔當和膽量換來的後廚照片閉上了眼睛, 選擇指責報導居心叵測, 選擇原諒。 這原諒是一張劣幣, 驅逐維護公序良俗的輿論監督者, 更驅逐勤勤懇懇的守法經營者。

澎湃新聞:海底撈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偶然性事件

海底撈的神話破滅了。 海底撈的經營者捫心自問一下:這些年來, 你們除了在網路上傳播自家“神話”,

在後廚安全衛生、服務標準化等切實有關消費者利益的地方, 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老鼠亂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 足以說明這是服務體系的整體崩壞, 而不是偶然性事件。

自媒體“小道消息”:我當然是選擇原諒海底撈啦

這是不是說海底撈沒錯?當然有錯。 應該罵。 但是, 罵歸罵, 罵完了, 要吃火鍋, 我還是首選海底撈(注意, 我說的是我自己)。 我相信, 有了這樣的事情之後, 海底撈肯定會對自己更嚴格。 如果海底撈破罐子破摔, 到時候我再來罵。

本公號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微信群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

歡迎您在文末留言, 我們期待與你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