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工布江達縣:發揮得天獨厚生態優勢

8月27日, 記者來到工布江達縣錯高鄉結巴村, 行走在這裡, 高聳入雲的青山, 沁人心脾的天氣, 讓人頓覺如入仙境。 這裡正在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 譜寫生態富民的華彩樂章。

居民桑西今年37歲, 2012年之前做茶館生意。 這裡遊客雖然多但是喝茶的人很少, 一年只有2萬多元的收入。 2015年開始, 在政府每年3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下, 桑西將茶館改廁改浴, 發展家庭旅館, 現在已經有16個標間, 其中獨立衛浴標間4個, 每個標間標價最低180元, 旺季每天都有人, 生意好起來了, 現在每年有10到15萬元的收入。

據工布江達縣旅遊局副局長巴旦才旺介紹, 結巴村發展家庭旅館從2006年的3家開始, 到目前31家417張床位, 平均每戶家庭旅館年收入為12萬餘元。 停車場、棧道、廁所等設施也得到了充分的改善, 記者親自體驗了雙A級廁所的“高級待遇”;結巴村村委會還積極與上級部門協調爭取資金,

對從事旅遊業的人員在餐飲、服務、衛生等方面開班培訓。

曾經當了17年護林員的多布傑現在是遠近聞名的“猴王”。 他養的藏獼猴從80只猛漲到2800多隻。 記者在現場看到, 人、猴、牛和睦相處, 友好多姿。 現在門票收入為每人25元, 每天有20多人(包括免票人員)前來參觀遊玩,

一天大概能有500多元收入, 縣旅遊局每年還提供12萬元的猴糧開支, 多布傑的臉上掛著微笑。

工布江達縣分管林業的副縣長拿比友拉表示, 工布達江縣為了打好生態牌, 圍繞生態創建和環境保護, 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變為草原監督員、林業管理員等生態保護人員,

共落實生態就業崗位3091個, 兌現資金932.7萬元。 現在, 工布江達縣正形成“全民參與、專人管護”的格局。

(見習編輯:張葦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