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溫下魚兒肯吃料但不一定肯長

酷暑高溫, 熱氣襲人, 池塘魚兒隨著溫度的升高, 吃食飼料也跟著兇猛大吃起來, 按理說, 魚兒吃料越多長勢就應該越快, 但, 事與願違, 事實上在酷暑高溫下, 魚兒吃料多並不一定代表長勢就快, 有時還有可能長勢減緩。

為什麼呢?其實, 原因就在於"超高溫"不宜於魚類生存。

養魚人都知道, 魚是變溫動物, 魚的體溫隨水溫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 溫度變化對魚的影響包括對攝食、消化、生長的影響很大。 比如:鯉魚、草魚等的最適宜水溫是25~28℃, 羅非魚的最適宜水溫是28~32℃, .....。

動物消化食物要靠酶, 合成體蛋白質、體脂肪也要靠酶。 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

人和陸生高等動物如豬、禽等, 體溫是穩定的。 但是, 氣溫高了, 不論是人或是動物, 食量都會受影響, 消化也受影響, 人不大長肉, 豬、禽的增重速度也放慢, 這是因為人和這些高等恒溫動物都要消耗很多能量去維持體溫,

甚至處於熱應激狀態, 大大削弱了消化系統的功能。

天氣熱了, 我們要吃清淡一點, 甚至喜歡喝點粥, 吃點稀飯, 不愛吃油膩的食物, 消化功能差的人, 熱天吃大油大肉要拉肚子, 感冒的人不宜吃油膩食物, 如果吃油膩了, 吃較多的雞肉、肥肉, 感冒反而加重。

在最適宜水溫範圍內, 魚的攝食最旺盛, 消化力最強, 對食物的消化最好, 合成體蛋白質的速度最快, 表現出來就是生長迅速, 餌料係數較低。

但是, 水溫超過魚兒的最適宜溫度範圍, 也就是在超高溫時, 魚可能食量會增加, 對食物消化也可能加快了, 但消化力急劇下降, 消化會不完全;有時也還可能影響攝食量, 甚至停止攝食;魚合成體蛋白質的能力和速度下降更劇, 主要原因是魚分泌酶的濃度和酶的活性受也受溫度的影響。

實際上, 在超高溫這個時候, 魚處在一種很嚴重的應激狀態中, 它動員其機體各系統的功能, 集中力量對付"超高溫"惡劣的環境壓力, 沒有多少能力去消化食物, 特別是合成體蛋白質, 消化吸收的營養物都用來對付"超高溫"惡劣環境了。

這時, 我們就有可能看到的是魚的生長速度下降, 餌料係數升高, 甚至只吃不長或不吃不長。

在酷暑高溫季節, 是從適溫到高溫, 我們往往忽略看不到魚從生長快到生長慢的過程, 所以感覺不很明顯, 必須得刻意觀察才能感知到"魚兒吃料多反而長勢慢下來了"的狀況。

水溫變化會造成魚的生長速度和餌料係數的變化, 水溫過高引起魚的應激反應和生長可能會變慢, 餌料係數變高, 這種狀況是不可能改變的, 只能緩和, 因為不可能因"超高溫"導致"只吃不長"的應激反應而魚兒不餵料, 否則, 勢必造成魚兒生理紊亂而更加加速不良狀態的形成。

為了緩和因"超高溫"導致"只吃不長"的系列應激反應, 抵消無用消耗飼料而增加養殖成本, 可以採取的措施有:

一是改善水質, 降低水溫。 有條件的加水、換水, 地下井水對降溫效果會更好一些, 或使用水質改良劑, 加搭遮陽設施, 盡可能降低水溫。

二是選用適宜的飼料。 選用適度低檔次或低蛋白含量的飼料去應對高溫期, 有利於安全渡過應激反應期,又節省飼料成本。在高溫期應該配用高溫期的飼料配方,降低蛋白質含量,也要配用更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原料,提高蛋白質品質,並且加大維生素用量等等。

三是適當減量投喂飼料。適當減少飼料的投喂量,或者每次少喂一些但增加投喂次數也可以。

暑熱天魚生長變慢,餌料係數變高,是天氣影響產生的正常現象,不要過多的憂慮,只要不死魚,到氣候變涼,水溫回落以後,魚的生長速度和餌料係數將回復正常,但千萬不要魚生長速度變緩就過度減少飼料的投喂量,只能適當減一點飼料量是可以的。

有利於安全渡過應激反應期,又節省飼料成本。在高溫期應該配用高溫期的飼料配方,降低蛋白質含量,也要配用更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原料,提高蛋白質品質,並且加大維生素用量等等。

三是適當減量投喂飼料。適當減少飼料的投喂量,或者每次少喂一些但增加投喂次數也可以。

暑熱天魚生長變慢,餌料係數變高,是天氣影響產生的正常現象,不要過多的憂慮,只要不死魚,到氣候變涼,水溫回落以後,魚的生長速度和餌料係數將回復正常,但千萬不要魚生長速度變緩就過度減少飼料的投喂量,只能適當減一點飼料量是可以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