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護衛艦要火,這麼多國家想買,排隊搖號吧

中國056型輕型護衛艦3個出口版本, 均吸引了不少國外客戶的訂購, 其中孟加拉購買的兩艘056艦(獨立號和決心者號)已經交付, 使其成為056系列的首個海外使用者。 當然, 不僅僅是056型, 中國出口的版本還有好幾種, 比如熱銷的F-22級, 那麼還有多少國家在等著買中國軍艦呢?

中國護衛艦越賣越先進

作為一種古老的艦種, 護衛艦隨著人類造船技術和相關艦載武器技術的發展, 已經演變成海軍裝備序列中的重要艦種。 在海軍裝備序列中, 護衛艦噸位低於驅逐艦, 自持力和作戰能力也遜於驅逐艦, 主要擔負反潛、巡邏、護航等作戰任務。

護衛艦的造價也普遍低於驅逐艦, 是各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多、分部最廣的艦種。 據統計, 世界上有超過80個國家裝備了護衛艦, 而裝備現代意義上驅逐艦的國家不超過15個。 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研製護衛艦的能力(就連俄羅斯都快造不出來了), 因此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個比較龐大的護衛艦需求市場。

早在上世紀50年代, 中國就在蘇聯幫助下逐步具備了輕/中型護衛艦的建造能力。 在成功建造“成都”級和“江南”級護衛艦後, 中國開始研製幾十年來裝備中國海軍最多的“江湖”級系列護衛艦。 從70年代到90年代最後一批交付中國海軍, “江湖”級系列護衛艦建造數量達30餘艘(如今這個記錄早被056型甩在後面,

還將被054型甩開), “江湖”級護衛艦不僅是中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護海防安全的主力, 其還一度成為中國出口型護衛艦的重要型號。 其中埃及購買了2艘, 泰國購買了4艘, 孟加拉購買了1艘。

在泰國購買4艘“江湖”級護衛艦後, 中國又為其量身打造了2艘噸位更大、性能更先進的F-25T型護衛艦。 F-25T艦採用了高幹舷, 大飛剪艦艏, 全封閉設計, 並結合了西方艦載武器和電子設備, 整體性能達到80年代中後期的西方水準, 但造價卻比同級西方護衛艦低50%。 F-25T艦的設計和建造體現了中國護衛艦技術的巨大進步, 對中國後期護衛艦的研製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隨著國內科技的發展, 到90年代中期, 中國已經具備為軍艦提供完整且技術水準較高的艦載武器和電子設備。

進入新世紀, 中國護衛艦技術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大量裝備中國海軍的“江凱”級護衛艦(054A型)可以看出, 中國護衛艦已經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

2005年, 巴基斯坦與中國簽訂了採購4艘F-22P級隱形護衛艦的合同, 中國還向巴方轉讓了該級護衛艦的建造技術, 由巴方造船廠承建第4艘F-22P。 F-22P型護衛艦是在保留“江衛”II型基本設計基礎上融合“江凱”級護衛艦部分技術和艦載武器發展的一型3000噸級護衛艦, 配備了完善的防空、反潛、反艦武器。 由於巴方預算有限, F-22P總體設計中規中矩, 艦載武器和雷達電子設備也沒有選擇當時中國可供出口的最先進型號, 屬於在有限預算下建造的實用型護衛艦。 當然,

該艦孟加拉也訂購了。

在F-22基礎上改造的C82A型護衛艦(模組化建造)已經出口到了阿爾及利亞, 日前柬埔寨也有意訂購。

中國推出護衛艦中的“中華神盾”

國產護衛艦技術的巨大提升為提高出口型護衛艦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佔有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2012年起, 中國新型出口型護衛艦開始在蘭卡威、阿布達比等防務展上亮相, 目前在防務展上亮相的出口型護衛艦有兩種, 一種是15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 另一種是3500噸級的中型護衛艦。

1500噸級護衛艦採用長橋樓甲板、方尾船型、深V線型, 整體設計對隱身性能追求比較高, 一條弧形的折線將艦體和上層建築一分為二, 上層建築向內傾斜, 艦體表面光滑整潔並採用了整體式桅杆, 錨泊設備等也做了隱身處理。

護衛艦在艦艏佈置了1門76毫米艦炮、24單元垂直發射裝置和1門30毫米速射炮, 在軍艦煙囪兩側佈置了2門30毫米單管火炮, 機庫上方安裝了1門30毫米速射炮, 機庫可容納一架直-9級別的直升機。 從展出的模型來看, 1500噸級沒有配備反艦導彈, 但從軍艦中部的空間來看, 其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安裝C-705等體積較小的反艦導彈。

3500噸級中型護衛艦被稱為高性能護衛艦, 從其命名可以看出其市場定位。 從展出的模型來看, 該型護衛艦在“江凱”級054A型護衛艦基礎上發展而來, 採用了國際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船型, 與“江凱”級最大的不同是其艦橋正面採用了尖楔形設計, 有助於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和風阻, 上層建築的隱身設計處理也比“江凱”級更全面, 體現了這幾年中國艦艇隱身設計的進步。

在艦載武器方面,該艦從艦艏到艦尾佈置了1門76毫米艦炮、32單元垂直發射裝置、2門30毫米速射炮、2座4聯裝反艦導彈、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部FL-3000N近程空艦導彈系統。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該艦在桅杆頂部安裝了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艦橋頂部和機庫上方佈置了4個火控雷達,可推測該艦垂直發射裝置配備的防空導彈可能是“紅旗”-16。綜合來說,這款3500噸級中型護衛艦堪比縮小版的“中華神盾”艦。

高端護衛艦市場有中國一席之地

龐大的護衛艦市場使得軍艦建造國虎視眈眈,相互之間明爭暗鬥。從近年來中國推出的出口型護衛艦來看,中國既為擴展低端護衛艦市場研製了“低成本、高性能”的低端護衛艦,也為進軍高端護衛艦市場推出了高性能護衛艦。軍火貿易作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貿易之一,其不僅會受到武器本身性能、價格等因素影響,而且還深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在低端護衛艦市場,中國可憑藉較低的採購成本和相對優秀的綜合性能與其他出口國爭奪訂單,此外中國和一些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以往軍貿來往也比較頻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獲得這些國家的訂單。

高性能護衛艦技術含量高、武器種類完善,具備在高威脅環境下執行反潛、防空、反艦等作戰任務。如今隨著護衛艦技術的發展和各國海軍對高性能護衛艦需求的增長,高性能護衛艦已經成為國際護衛艦市場的香餑餑,過去這一塊是被少數國家壟斷的高附加值產品。所以無論是中國推出的1500噸級高性能輕型護衛艦還是3500噸級中型高性能護衛艦,都要面對一些傳統護衛艦出口國和新興護衛艦出口國的挑戰。

目前在國際護衛艦市場比較活躍的傳統護衛艦出口國主要是德國和法國。德國從80年代推出的“梅科”型護衛艦憑藉其模組化設計和較高的技術水準贏得了十餘個國家的青睞。目前德國已經推出了A100、A200型隱身護衛艦,試圖在新一輪護衛艦競爭中占得先機。法國在“拉斐特”級隱身護衛艦基礎上推出了多個改進型,獲得新加坡、沙特等國的訂單,其現在推出的“追風”級護衛艦與“拉斐特”改進型形成了“高、低”的產品格局。

與上述傳統出口國的護衛艦相比,中國推出的高性能護衛艦在整體性能方面基本無差距,但在口碑上仍有一定的差距。毫無疑問,口碑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高性能護衛艦一般是一國海軍的作戰主力,客戶在選擇高性能護衛艦時都非常謹慎,這些客戶會更青睞於在成熟度高、可靠性等方面積累良好口碑的傳統出口國。

在高端護衛艦市場,中國除了要面對傳統出口國,還要面對俄羅斯、韓國等一些新興護衛艦出口國的競爭。俄羅斯近年來研製建造了20380、22350、11611等型號護衛艦,這些護衛艦在設計上緊跟國際護衛艦隱身化的趨勢,當然從其研製的歷程來看,俄羅斯造軍艦已經十分艱難。雖然韓國推出的護衛艦許多關鍵技術掌握在他國手裡,但其擁有較強的平臺集成能力,因此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

發達國家海軍退役護衛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護衛艦的出口,這些退役護衛艦在性能上並不落後,經過現代化改裝仍具有較好的作戰能力,而且大多數護衛艦並未達到退役期限,其退役的原因主要是擁有國因為財政、作戰環境變化等原因將其提前退役,較低的採購價格對一些想少花錢多辦事的國家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美國“佩里”級護衛艦為例,按照美國國防部提交國會的“佩里”級護衛艦退役與出售規劃表,有多達26艘“佩里”級護衛艦可供出售(部分已經被預定),這些退役的“佩里”級平均艦齡為25年,美國有意將退役的“佩里”級出售或轉贈給盟國。

綜上所述,對於剛剛進軍高端護衛艦市場的中國來說,雖然前路雄關漫道,但隨著中國護衛艦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迎接其的將會是更加通暢的坦途。

體現了這幾年中國艦艇隱身設計的進步。

在艦載武器方面,該艦從艦艏到艦尾佈置了1門76毫米艦炮、32單元垂直發射裝置、2門30毫米速射炮、2座4聯裝反艦導彈、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部FL-3000N近程空艦導彈系統。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該艦在桅杆頂部安裝了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艦橋頂部和機庫上方佈置了4個火控雷達,可推測該艦垂直發射裝置配備的防空導彈可能是“紅旗”-16。綜合來說,這款3500噸級中型護衛艦堪比縮小版的“中華神盾”艦。

高端護衛艦市場有中國一席之地

龐大的護衛艦市場使得軍艦建造國虎視眈眈,相互之間明爭暗鬥。從近年來中國推出的出口型護衛艦來看,中國既為擴展低端護衛艦市場研製了“低成本、高性能”的低端護衛艦,也為進軍高端護衛艦市場推出了高性能護衛艦。軍火貿易作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貿易之一,其不僅會受到武器本身性能、價格等因素影響,而且還深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在低端護衛艦市場,中國可憑藉較低的採購成本和相對優秀的綜合性能與其他出口國爭奪訂單,此外中國和一些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以往軍貿來往也比較頻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獲得這些國家的訂單。

高性能護衛艦技術含量高、武器種類完善,具備在高威脅環境下執行反潛、防空、反艦等作戰任務。如今隨著護衛艦技術的發展和各國海軍對高性能護衛艦需求的增長,高性能護衛艦已經成為國際護衛艦市場的香餑餑,過去這一塊是被少數國家壟斷的高附加值產品。所以無論是中國推出的1500噸級高性能輕型護衛艦還是3500噸級中型高性能護衛艦,都要面對一些傳統護衛艦出口國和新興護衛艦出口國的挑戰。

目前在國際護衛艦市場比較活躍的傳統護衛艦出口國主要是德國和法國。德國從80年代推出的“梅科”型護衛艦憑藉其模組化設計和較高的技術水準贏得了十餘個國家的青睞。目前德國已經推出了A100、A200型隱身護衛艦,試圖在新一輪護衛艦競爭中占得先機。法國在“拉斐特”級隱身護衛艦基礎上推出了多個改進型,獲得新加坡、沙特等國的訂單,其現在推出的“追風”級護衛艦與“拉斐特”改進型形成了“高、低”的產品格局。

與上述傳統出口國的護衛艦相比,中國推出的高性能護衛艦在整體性能方面基本無差距,但在口碑上仍有一定的差距。毫無疑問,口碑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高性能護衛艦一般是一國海軍的作戰主力,客戶在選擇高性能護衛艦時都非常謹慎,這些客戶會更青睞於在成熟度高、可靠性等方面積累良好口碑的傳統出口國。

在高端護衛艦市場,中國除了要面對傳統出口國,還要面對俄羅斯、韓國等一些新興護衛艦出口國的競爭。俄羅斯近年來研製建造了20380、22350、11611等型號護衛艦,這些護衛艦在設計上緊跟國際護衛艦隱身化的趨勢,當然從其研製的歷程來看,俄羅斯造軍艦已經十分艱難。雖然韓國推出的護衛艦許多關鍵技術掌握在他國手裡,但其擁有較強的平臺集成能力,因此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

發達國家海軍退役護衛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護衛艦的出口,這些退役護衛艦在性能上並不落後,經過現代化改裝仍具有較好的作戰能力,而且大多數護衛艦並未達到退役期限,其退役的原因主要是擁有國因為財政、作戰環境變化等原因將其提前退役,較低的採購價格對一些想少花錢多辦事的國家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美國“佩里”級護衛艦為例,按照美國國防部提交國會的“佩里”級護衛艦退役與出售規劃表,有多達26艘“佩里”級護衛艦可供出售(部分已經被預定),這些退役的“佩里”級平均艦齡為25年,美國有意將退役的“佩里”級出售或轉贈給盟國。

綜上所述,對於剛剛進軍高端護衛艦市場的中國來說,雖然前路雄關漫道,但隨著中國護衛艦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迎接其的將會是更加通暢的坦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