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愛思康杯·孝心好兒女丨二十幾年如一日,她是最美的兒媳

她, 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 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 一個普通的中國共產黨員。 她是一個孝敬老人、尊老愛幼、勤勞簡樸、團結鄰里的好媳婦。 從1990年至今, 她二十幾年如一日, 操持家務、照顧老人、無怨無悔, 受到家裡和鄰里的一致稱讚。 她就是巾幗美德標兵康玉環, 今年50歲, 身材不高, 但卻長的漂亮, 本領不高, 但她卻是張都莊村出了名的孝女, 贏得了左鄰右舍們的交手稱讚。

一日三餐、家常便飯、屋裡屋外、打掃洗涮、家家戶戶習以為常, 可是她卻與常人無法比較, 她用一雙柔弱的小手卻操持著超出正常人幾倍的家務負擔。

1990年與劉東結婚時, 婆婆剛去世不久, 家裡一窮二白, 家裡還有奶奶和公公兩位老人。 可是面對這個負擔她沒有放棄, 沒有怨言, 而是悉心的照顧老人, 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

照顧奶奶和公公

從結婚之日起, 康玉環就和奶奶、公公生活在一起, 由於婆婆剛去世不久。 66歲公公的情緒非常不穩定, 經常心煩生氣, 康玉環就買吃的、買衣服像哄孩子似的哄著他。 迎合老人心理、安慰老人, 對老爺子的生活起居體貼入微, 做老人愛吃得可口的飯菜, 不管老人說什麼都是笑臉相迎, 使老人漸漸的從悲痛中走了出來。 還有80多歲的奶奶, 眼睛不好行動不便, 生活起居都離不開人。 為了老人, 不該她女人幹的事全部落在了她身上,

康玉環怕屋裡有異味, 不停的打掃收拾。 為了不讓老人寂寞, 她常找其她老人到家裡和奶奶說話聊天, 自己打理完家務也陪奶奶聊天, 別人沒有空時自己又忙不開時, 她就給奶奶買來小收音機聽, 讓老人解悶。

農忙時, 繁重的家務活怕老人看到想不開, 她經常寬慰老人, 不論白天黑夜, 她都不敢外出, 為了照顧方便她和兩個孩子住在奶奶對面屋, 只要聽到老人哼一聲, 康玉環立刻到床前看一看, 問問哪兒不舒服, 平時給老人做可口的飯菜, 一勺一勺的喂到嘴裡, 奶奶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有閨女我孫子媳婦就是我貼心的小棉襖”。

久病床前行孝多

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康玉環“久病床前行孝多”是張都莊村大家最佩服的女人,

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兩個兒子也非常懂事, 每次買來好吃的都先給太奶奶和爺爺嘗一嘗, 看到媽媽忙不過來時也會上來搭把手, 鄰居們都誇他們和媽媽一樣是孝敬老人的榜樣, 2013年8月104歲的奶奶去世了。 康玉環現在一心照顧公公, 公公現在也已經94歲高齡, 康玉環的孝敬是有目共睹的, 現在一家幾口其樂融融。

自她結婚以來與丈夫從未生過一次氣, 沒絆過一回嘴, 正因為如此, 她的孝道和品德感染了她的家人, 也感染了所有鄰居, 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也給後人樹立了榜樣, 她是德孝雙全的人。 由於結婚時條件困苦, 康玉環的老公不得不外出打工, 掙錢補貼家用。 家裡家外的活都落在她身上, 她勤儉持家,

合理安排家庭收入, 從不鋪張浪費, 能儉則儉, 樸素節儉為本。 一家人都沒穿過什麼名牌, 就連桌子沙發等傢俱都是很簡單的木製品。 走進康玉環的家你會感到有一股質樸的氣息, 但是簡而不亂, 物品的擺放井井有條, 環境整潔舒適。

樂於助人的熱心腸

在生活中, 康玉環總是為別人著想、樹立榜樣、影響全村、團結鄰里, 她又很有親和力。 每當左鄰右舍遇到急事兒她都會及時趕到, 無償勞動。 下雨了, 人家都往家裡跑, 但是她知道誰家糧食還曬著, 需要幫忙蓋一下, 誰家蓋房子缺人手, 她就會主動去幫忙做飯。 喜憂事兒她總是跑前跑後, 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幫助, 每當鄰里鄉親身患重疾, 她都會及時探望, 伸出援助之手,

村裡組織的各項過都她都積極參加。

1991年康玉環擔任了村育齡婦女小組長, 在工作中她認真負責, 不但配合專幹做好育齡婦女的孕育工作, 還經常翻閱農業科技書籍, 積極的向育齡婦女傳授科學種田知識, 推廣良種, 被村民們稱為“種地行家”“農技技術員”。

毫無誇張的說, 平凡中見偉大, 康玉環的事蹟在張都莊村廣為傳頌, 大家在傳頌中受到了教育, 在傳頌中受到感動, 在傳頌中昇華思想, 在傳頌中學習榜樣, 有力的宣導了尊老, 敬老, 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 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 樹立了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