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中國農村消費調查|大型玉米收穫機品質問題誰來管?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中國農村消費市場是一片藍海。 近年來商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這片廣闊的市場, 從家電“下鄉”, 到電商巨頭農村“刷牆”, 再到大規模機械化背景下農機銷售的井噴, 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不容忽視。

中國鄉村之聲一直密切關注中國農村消費市場的變化, 過去一年尤其關注了農機市場。 從農機生產到銷售, 從普通消費者到相關職能部門, 我們都進行了深入的採訪和調研。 即日起, 中國鄉村之聲推出2017中國農村消費調查——農機篇。

走進河北省順平縣城郊一個廢棄的工廠內,

一輛大型玉米收穫機矗立在長滿荒草的院子裡, 大半個車身已經燒毀, 讓人觸目驚心。 幾個來自不同省份的農民圍著機器議論紛紛。

記者:這是哪兒的車?

農民:內蒙古的, 燒沒了都。

記者:當時什麼情況?

農民:下地的頭一天, 割了半個小時吧, 就著火了, 才買來的新車, 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聽他們說看到著火著的挺大, 裡面都是油嘛, 也沒敢去救。

來到廠房, 數千平米的廢舊車間內, 密密麻麻停滿了上百台大型玉米收穫機, 部分農機被拆得七零八落。 在場的農民說, 這些機子並不是這個廠子生產的, 都是賣出後出了嚴重的品質問題, 被當地政府拉到了這裡, 其中有一部分遲遲得不到處理。

來自河北邯鄲的田朝軍,

已經記不清兩年來是第幾次來這裡了。 踩著厚厚的塵土, 撥開層層的蜘蛛網, 他找到了自家的車。 這個兩米多高的大傢伙, 從外表看沒啥異樣, 實際上卻是“百病纏身”。

田朝軍:這個車的是靠液壓行走, 油管經常崩, 一崩就是一整箱液壓油;把這個打開, 換的曲軸;這鏈條換的不能再換了;這個離合, 經常是掛不上, 齒輪就給打了。 這一天壞的數不清楚。 玉米收滿之後, 艙升不起來, 就必須得等上個十多分鐘, 歇一會才行。 我們就等於是20多萬買了個“祖宗”, 天天伺候著。

河北保定農民徐占偉, 也曾對這款機子寄予厚望。 2015年, 他跟同村的徐哲紅一道, 借錢、貸款買了機子。 儘管這款機子比普通的玉米收穫機貴一倍, 儘管連購機發票都是手寫的,

但商家誘人的宣傳讓倆人堅信“穩賺不賠”。

記者:一開始怎麼想到買他們的機子?

徐占偉:從網上搜的, 一搜玉米收割機, 首先出來的網頁就是他們。 一看呢, 秸稈兩用, 能回收秸稈的。 我們一看這個機子挺好, 雖然別的機子是11萬, 他這個22萬。 但是, 我們割一畝地的效益, 是他們割三四畝地的效益, 這個草可以再賣錢啊。

然而希望很快化成了泡影。 倆人非但沒賺到錢, 還把全部的家當都搭了進去, 背了一身債。

徐占偉:我們買了車之後, 出來二百米, 就漏了水了, 開回家, 發動機就壞了, 這是新車啊!我麼要求換整機, 他們不給換, 只能修, 各種壞, 修也沒修好。 他最後弄了一句“你告我去吧”。 二十天干了一百來畝地,

總共掙了三千塊錢, 不夠費用的呢, 光花錢也得有六七千。 我們都是借的錢, 銀行卡裡就剩三千塊錢用作生活開支。

徐哲紅:我貸的私人的款。

記者:現在還了沒?

徐哲紅:沒有。

有類似遭遇的農民不在少數。 那麼, 這樣的機子是哪裡生產的, 農民又是從哪裡買來的呢?在農民的帶領下, 記者來到順平縣西郊的一個名為“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 遠遠望去, 十來台返廠維修的玉米收穫機散落在露天的角落裡。 此時的工廠已是人去廠空, 大門緊閉, 一個守門人攔住了記者。

看門人:你們不知道老闆為什麼跑啊?!瞎問!這個跟品質挨不著。 記者:品質沒問題為什麼都拉回來了?

看門人:誰知道啊, 你問我這個有啥用啊?出去吧快!

記者:啥時候拉的?

看門人:趕緊出去吧!

記者:我的車在這兒的話不能看嗎?

看門人:你的車也不叫你看, 出去, 我叫你出去!

記者:我花的錢也不能看啊?

看門人:你花的錢也不叫你看!

幾經周旋, 記者終於來到工廠的生產車間。 破敗的廠房, 簡陋的車床, 滿地散落的廢舊零件, 還有帶有翻新痕跡的機器……, 天津寶坻農民何建虎說, 當第一次看到車間內部狀況時, 才終於意識到“為什麼一台價值22萬的機器會毛病不斷”。

何建虎:你看, 這都是人家使過的東西, 能看出來, 這裡面還有草嘛。 這不都是舊的嗎?回來焊焊再用。 前年咱們買完機子, 回來找他, 廠子封了。 這機子扔這裡二年, 都糙了, 沒法用了。

據瞭解, 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共銷售4YZBH-4型莖穗兼收型玉米收穫機39台, 其中19戶21台反映存在品質問題,銷售範圍涉及河北、河南、天津、內蒙古、山西、山東等地,涉及金額四百多萬元。

事後,當地政府先後兩次請協力廠商專業機構鑒定,21台機器無一例外都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容易導致安全離合器摩擦片燒毀、鏈條斷裂、發動機高溫、萬向聯軸器損壞等故障,被鑒定為“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一款連基本設計都存在嚴重問題的機器,漫天要價22萬;一台連正式發票都不用開的大型農機,竟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場。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這時候在哪裡?老闆跑路,受害農民又該找誰維權?

2014年,順平縣惠興農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66台“4行穗莖兼收型玉米收穫機”,遭遇大面積品質投訴,涉及金額上千萬元,並涉嫌套取農機補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終,在農業部和河北省農機局的督促下,順平縣政府成立聯合協調小組,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對農民進行了賠償。

順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高峰:原先我們這兒出過這種事,當時屬於特殊情況,找的協力廠商處理的,到現在還沒處理清楚呢。政府想辦法處理的,包括當事人提供了點資金,包括協力廠商借了點資金。

然而,這家被認為“闖了大禍”的農機企業,並沒有得到進一步處理。2015年,企業原班人馬,在原來的廠址成立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改頭換面”後,推出了改進型的4YZBH-4型莖穗兼收型玉米收穫機,自行市場推廣。對於企業近一年的此類生產銷售行為,順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給出的回應是“無權監管”。

高峰:農業機械都不用生產許可,只要是能研製出來,生產,自行定價,自行出合格證。記者:不需要監管嗎?

高峰:監管有啊,監管是農業部門啊,農業部門也不是縣一級、市一級,是省一級的農業機械推廣部門,省農業廳下屬的省農機管理局。我這兒也管不著。

陳姓副局長:我們管的是有沒有營業執照,他們可以一址多照。

從工商局出來,記者又走訪了順平縣農業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縣級農機部門只負責技術推廣,也同樣聲稱農機生產的監管權在省級農機部門。

順平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咱們農機股,你說執法權也沒有執法權。這個事兒,咱們確實是對他們沒有監管。咱們管的是買了機子幹什麼,教老百姓做這個,還有農機補貼這一塊啊,咱們做些行政性的工作。

記者隨即撥打了河北省農機管理部門電話,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型號的農機,沒有在省農機部門鑒定和推廣,省農機部門沒法查處。

負責人一:農機補貼的管理是在我們這一塊。頭一年,他是拿沒有資質的產品搞了補貼了,我們是參與處理了,所有的事情都處理清了。第二年他又弄了一個產品,也沒有鑒定,自己就銷售了,這也允許。第二年的問題,應該說跟我們沒關係,市場銷售是企業行為。

負責人二:我們這兒是負責發農機推廣正的,生產證我們這兒不管,那是屬於技術監督部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第十二條規定,產品品質監督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對農業機械產品品質的監督抽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業機械產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主管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部門根據農業機械使用者的投訴情況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可以組織對在用的特定種類農業機械產品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後服務狀況進行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農業部農機化司科教處處長劉雲澤表示,農業機械的監管和推廣有明確的分工。

劉雲澤:出廠之前的品質是由質檢部門來管的;進入流通之後,產品是不是合格,這個由工商部門來管。農機部門只管使用,要對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情況進行品質調查,告訴社會這個機器哪兒有問題,農機部門沒有什麼處罰的手段。

本該是權責分明的多頭管理,卻變成了“三不管”。如今,順平縣惠興農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三名企業員工,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提起公訴。但是,在逃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王雪松不在此列。關乎老百姓經濟賠償的民事訴訟,更是遲遲沒有進展。就在受害農民四處借債準備提起民事訴訟時,他們遇到了新的困難。河北邯鄲農民田朝軍:

田朝軍:我剛從法院出來,他們說被告人不能寫王雪松。說他現在在潛逃呢,不能起訴他,只能起訴法人劉建平,起訴這個公司。這是他們法院負責人說的,他說,你就是勝訴,沒有資產法院也沒辦法。地皮,他們政府也說是王雪松的,但是起訴不能起訴王雪松。之前已經起訴他的,說傳不到人,案子也要撤下來。

對此,北京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國軍表示,這一說法值得商榷。

王國軍:我覺得這個不合理啊,有刑事責任該承擔承擔啊,不能說有刑事責任就免於民事責任。我覺得他這個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找不著人,可以公告送達,你不來我就缺席判嘛,如果你有財產,我就執行你財產嘛。

記者編輯:紀翔

統稿編輯:劉瑜穎

其中19戶21台反映存在品質問題,銷售範圍涉及河北、河南、天津、內蒙古、山西、山東等地,涉及金額四百多萬元。

事後,當地政府先後兩次請協力廠商專業機構鑒定,21台機器無一例外都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容易導致安全離合器摩擦片燒毀、鏈條斷裂、發動機高溫、萬向聯軸器損壞等故障,被鑒定為“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一款連基本設計都存在嚴重問題的機器,漫天要價22萬;一台連正式發票都不用開的大型農機,竟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場。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這時候在哪裡?老闆跑路,受害農民又該找誰維權?

2014年,順平縣惠興農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66台“4行穗莖兼收型玉米收穫機”,遭遇大面積品質投訴,涉及金額上千萬元,並涉嫌套取農機補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終,在農業部和河北省農機局的督促下,順平縣政府成立聯合協調小組,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對農民進行了賠償。

順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高峰:原先我們這兒出過這種事,當時屬於特殊情況,找的協力廠商處理的,到現在還沒處理清楚呢。政府想辦法處理的,包括當事人提供了點資金,包括協力廠商借了點資金。

然而,這家被認為“闖了大禍”的農機企業,並沒有得到進一步處理。2015年,企業原班人馬,在原來的廠址成立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改頭換面”後,推出了改進型的4YZBH-4型莖穗兼收型玉米收穫機,自行市場推廣。對於企業近一年的此類生產銷售行為,順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給出的回應是“無權監管”。

高峰:農業機械都不用生產許可,只要是能研製出來,生產,自行定價,自行出合格證。記者:不需要監管嗎?

高峰:監管有啊,監管是農業部門啊,農業部門也不是縣一級、市一級,是省一級的農業機械推廣部門,省農業廳下屬的省農機管理局。我這兒也管不著。

陳姓副局長:我們管的是有沒有營業執照,他們可以一址多照。

從工商局出來,記者又走訪了順平縣農業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縣級農機部門只負責技術推廣,也同樣聲稱農機生產的監管權在省級農機部門。

順平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咱們農機股,你說執法權也沒有執法權。這個事兒,咱們確實是對他們沒有監管。咱們管的是買了機子幹什麼,教老百姓做這個,還有農機補貼這一塊啊,咱們做些行政性的工作。

記者隨即撥打了河北省農機管理部門電話,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型號的農機,沒有在省農機部門鑒定和推廣,省農機部門沒法查處。

負責人一:農機補貼的管理是在我們這一塊。頭一年,他是拿沒有資質的產品搞了補貼了,我們是參與處理了,所有的事情都處理清了。第二年他又弄了一個產品,也沒有鑒定,自己就銷售了,這也允許。第二年的問題,應該說跟我們沒關係,市場銷售是企業行為。

負責人二:我們這兒是負責發農機推廣正的,生產證我們這兒不管,那是屬於技術監督部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第十二條規定,產品品質監督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對農業機械產品品質的監督抽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業機械產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主管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部門根據農業機械使用者的投訴情況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可以組織對在用的特定種類農業機械產品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後服務狀況進行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農業部農機化司科教處處長劉雲澤表示,農業機械的監管和推廣有明確的分工。

劉雲澤:出廠之前的品質是由質檢部門來管的;進入流通之後,產品是不是合格,這個由工商部門來管。農機部門只管使用,要對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情況進行品質調查,告訴社會這個機器哪兒有問題,農機部門沒有什麼處罰的手段。

本該是權責分明的多頭管理,卻變成了“三不管”。如今,順平縣惠興農業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順平縣盈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三名企業員工,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提起公訴。但是,在逃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王雪松不在此列。關乎老百姓經濟賠償的民事訴訟,更是遲遲沒有進展。就在受害農民四處借債準備提起民事訴訟時,他們遇到了新的困難。河北邯鄲農民田朝軍:

田朝軍:我剛從法院出來,他們說被告人不能寫王雪松。說他現在在潛逃呢,不能起訴他,只能起訴法人劉建平,起訴這個公司。這是他們法院負責人說的,他說,你就是勝訴,沒有資產法院也沒辦法。地皮,他們政府也說是王雪松的,但是起訴不能起訴王雪松。之前已經起訴他的,說傳不到人,案子也要撤下來。

對此,北京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國軍表示,這一說法值得商榷。

王國軍:我覺得這個不合理啊,有刑事責任該承擔承擔啊,不能說有刑事責任就免於民事責任。我覺得他這個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找不著人,可以公告送達,你不來我就缺席判嘛,如果你有財產,我就執行你財產嘛。

記者編輯:紀翔

統稿編輯:劉瑜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