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荷花深處魚兒肥,吃貨遊仙趕快來

走進富民南營, 我沖著荷花而來。

說實話, 往年我至少一次去賞荷, 今年東忙西忙, 還沒去, 恰巧有《掌閱富民》邀約去富民南營村賞。

他們說, 再不去, 荷花就沒有了, 想賞荷, 只有等明年了!好傢伙, 有點唬人之嫌!其實想想還真是呢, 就毫不猶豫應邀欣然前往。

跟著領隊的車子, 出富民縣城, 先去祭奠緬懷先烈嚴家訓。 接著驅車幾公里到南營村, 帶我們去賞荷的是年輕帥氣, 不多言語的老闆楊雲。

他說, 今年種了50多畝, 在入荷花深處前, 看著荷田裡鮮豔熱鬧的荷花, 有文友問, 花給可以摘?蓮蓬給可以采?蓮子給可以吃?一連串的問題, 楊老闆微笑道, 可以可以!

這下, 把一群美女樂得心花怒放, 順著田埂, 蜂擁而入。 我在後邊拍荷花, 突聞一陣驚呼,

一美女手中抓到一條荷花魚, 樂得面如荷花!緊接著, 荷叢中的美女們, 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紛紛朗誦起記得的荷詩:“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菱葉縈波荷颭風, 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若耶溪傍採蓮女, 笑隔荷花共人語……”帥哥美女們爭先恐後, 捉荷花魚, 賞荷花, 摘蓮子, 采蓮蓬, 拍荷花, 留靚影, 與荷同舞, 與花同詩, 玩得不知歸路, 樂得不知肚饑!

瞧, 那個抱著一束蓮蓬的美女, 一臉的幸福, 笑靨如花;那個白梅紅花傘下的美女, 聞著花香, 如癡如醉;那個頂著荷葉的姑娘, 舉手投足, 如白荷般清純……男同胞們也不落後, 那個抱著一束蓮蓬的帥哥, 從蓮蓬後面漏出一隻眼睛, 是在窺探荷花仙子?那個一手舉著荷葉遮陽, 一肩扛著一支荷蕾的文友, 是否太誇張?哈哈, 爭搶鏡頭, 鬚眉不讓巾幗……直到三番五次催走了, 後邊的文友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老實說, 平時賞荷, 都是隔岸觀景, 一般都不可直接觸及到荷花, 更不要說采蓮蓬, 摘蓮子, 拿荷花魚了。 在南營的荷花田裡, 我們能為所欲為, 盡情發揮, 滿足一切好奇, 釋放滿腔情懷。

荷花好看,蓮子好吃,但采時要注意莖上有小刺,千萬不要一激動,忘乎所以亂採摘,否則,女同胞們那些細皮嫩肉的芊芊玉指,少不了受“蓮心”之苦!當然,穿裙裝的美女,不時會被荷莖上的刺掛一下,仿佛荷花仙子在挽留凡塵的作家詩人多呆一會!

楊老闆說,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挖藕呢。接著他又說,賞荷季節性,挖藕拿魚,一年四季都可以。

說著,離開荷花片區,楊老闆帶大家順路走了200米左右,那裡有一個小壩子,壩子裡種著水稻,綠色的稻葉間,稻穗含眉低首,散發出一縷縷清香。稻田中,挖出一條條溝,在出水口放一個魚籠,田裡的水順溝而流,一尾尾穀花魚隨水而下,自投羅網。文友們激動得手舞足蹈,有人乾脆單腿跪在田埂上,不顧泥濘,看著攢動的魚頭,伸手就去摸。俗話說,衝動是魔鬼。看著溝裡的魚,文友們也就不講究了,似孩子般,只要好玩,衣服鞋子汙了也不管。

記得兒時,每年放暑假,生產隊裡分我們小學生去打雀(就是攆著小麻雀,不讓它們一群一檔吃剛剛裝漿的水稻),我們常常趁放田水的老倌前腳一走,後腳我們就扒開田尾的出水口,悄悄弄一些水草堵在水口處,等第二早去水口那裡,保證可以撿到一捧二指大的小魚。拿了魚,急忙堵好水口。待放田水的老倌來了,自言自語,說是哪裡又漏水了?總找不到原因,做賊心虛的我們,悄悄咪咪的不吱聲。

楊老闆是有備而來的,他穿上雨鞋,與另一個在田裡幫他拿魚的男人,一把把將魚抓起來放黑塑膠袋裡。我說,楊老闆,把你手裡的魚舉起來!他抬頭看見我們的鏡頭齊刷刷對著他,有些靦腆地笑笑,舉起兩手中扭動的魚。

他說,如何鑒別荷花魚、穀花魚,關健是看魚的大小是否均勻?在荷塘稻田中養出來的魚,大小不等的,如果在市場上有人賣大小均勻的荷花魚穀花魚,那多半是假的。

說著,楊老闆將手中的魚拋給田埂上的文友。文友們互相淩空拋魚,傳給田邊的美食作家秋月,你看她真有兩下子,竟然張開那雙會做美食,會寫美文的溫柔巧手,穩穩當當接住隔田拋過來穀花魚,令人不得不讚歎!

當然,值得要說的是,荷花魚也好,穀花魚也罷,種養殖過程中是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採用的是綜合迴圈利用技術,魚吃水裡的微生物和水草,排出的糞便,又作為荷、水稻的肥料,種養殖出魚、水稻和藕無污染,是綠色健康食品,食之原味天然,安全可靠。

有了荷花魚,午飯自然少不了魚!

包穀涼粉和花生涼粉

午飯在石橋1號農家樂吃,當然,在這裡,最有特色的農家菜除了煮豬腳炸排骨外,一桌子菜沒吃過的當數那一盤黃白分明搭配的包穀涼粉和花生涼粉,用筷子夾一塊,蘸水碗裡一滾,入口,柔膩清香,清涼爽口,賞心悅目。最後上的是壓軸菜,油炸荷花魚。一上桌,夾一條細嚼慢品,香脆中,透出一絲絲柔甜味,似兒時的記憶。我告訴同桌文友這魚真不錯!因為從小生長在魚米之鄉鳳龍灣,吃野生魚長大的我,知道什麼水質和環境養出來的魚最好吃。他們養的荷花魚,也有一種荷花的清香奶品,回味悠長。

飯桌上,聽楊老闆說,明年他的種養殖規模會更大,準備種更多荷花,將賞荷、採蓮、挖藕,摘荷葉,拿荷花魚融為一體,讓更多人來感受幽靜、安然的田園生活!

我想,這種意境,一定是曼妙無窮的,恍惚,眼前泛出李清照的如夢令一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荷花好看,蓮子好吃,但采時要注意莖上有小刺,千萬不要一激動,忘乎所以亂採摘,否則,女同胞們那些細皮嫩肉的芊芊玉指,少不了受“蓮心”之苦!當然,穿裙裝的美女,不時會被荷莖上的刺掛一下,仿佛荷花仙子在挽留凡塵的作家詩人多呆一會!

楊老闆說,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挖藕呢。接著他又說,賞荷季節性,挖藕拿魚,一年四季都可以。

說著,離開荷花片區,楊老闆帶大家順路走了200米左右,那裡有一個小壩子,壩子裡種著水稻,綠色的稻葉間,稻穗含眉低首,散發出一縷縷清香。稻田中,挖出一條條溝,在出水口放一個魚籠,田裡的水順溝而流,一尾尾穀花魚隨水而下,自投羅網。文友們激動得手舞足蹈,有人乾脆單腿跪在田埂上,不顧泥濘,看著攢動的魚頭,伸手就去摸。俗話說,衝動是魔鬼。看著溝裡的魚,文友們也就不講究了,似孩子般,只要好玩,衣服鞋子汙了也不管。

記得兒時,每年放暑假,生產隊裡分我們小學生去打雀(就是攆著小麻雀,不讓它們一群一檔吃剛剛裝漿的水稻),我們常常趁放田水的老倌前腳一走,後腳我們就扒開田尾的出水口,悄悄弄一些水草堵在水口處,等第二早去水口那裡,保證可以撿到一捧二指大的小魚。拿了魚,急忙堵好水口。待放田水的老倌來了,自言自語,說是哪裡又漏水了?總找不到原因,做賊心虛的我們,悄悄咪咪的不吱聲。

楊老闆是有備而來的,他穿上雨鞋,與另一個在田裡幫他拿魚的男人,一把把將魚抓起來放黑塑膠袋裡。我說,楊老闆,把你手裡的魚舉起來!他抬頭看見我們的鏡頭齊刷刷對著他,有些靦腆地笑笑,舉起兩手中扭動的魚。

他說,如何鑒別荷花魚、穀花魚,關健是看魚的大小是否均勻?在荷塘稻田中養出來的魚,大小不等的,如果在市場上有人賣大小均勻的荷花魚穀花魚,那多半是假的。

說著,楊老闆將手中的魚拋給田埂上的文友。文友們互相淩空拋魚,傳給田邊的美食作家秋月,你看她真有兩下子,竟然張開那雙會做美食,會寫美文的溫柔巧手,穩穩當當接住隔田拋過來穀花魚,令人不得不讚歎!

當然,值得要說的是,荷花魚也好,穀花魚也罷,種養殖過程中是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採用的是綜合迴圈利用技術,魚吃水裡的微生物和水草,排出的糞便,又作為荷、水稻的肥料,種養殖出魚、水稻和藕無污染,是綠色健康食品,食之原味天然,安全可靠。

有了荷花魚,午飯自然少不了魚!

包穀涼粉和花生涼粉

午飯在石橋1號農家樂吃,當然,在這裡,最有特色的農家菜除了煮豬腳炸排骨外,一桌子菜沒吃過的當數那一盤黃白分明搭配的包穀涼粉和花生涼粉,用筷子夾一塊,蘸水碗裡一滾,入口,柔膩清香,清涼爽口,賞心悅目。最後上的是壓軸菜,油炸荷花魚。一上桌,夾一條細嚼慢品,香脆中,透出一絲絲柔甜味,似兒時的記憶。我告訴同桌文友這魚真不錯!因為從小生長在魚米之鄉鳳龍灣,吃野生魚長大的我,知道什麼水質和環境養出來的魚最好吃。他們養的荷花魚,也有一種荷花的清香奶品,回味悠長。

飯桌上,聽楊老闆說,明年他的種養殖規模會更大,準備種更多荷花,將賞荷、採蓮、挖藕,摘荷葉,拿荷花魚融為一體,讓更多人來感受幽靜、安然的田園生活!

我想,這種意境,一定是曼妙無窮的,恍惚,眼前泛出李清照的如夢令一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