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用打酒駕的決心打假,3.15之後,假貨能否根治?

圖片來自網路

本週末,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麼多年民眾的感受是假貨源源不絕, 有一些地區造假甚至是公開化、規模化, 應該建立怎樣的長效機制才能徹底遏制假貨?還有輿論呼籲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 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張茅說, 假冒偽劣問題可能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比較長期困擾的問題。

每一個消費者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很頭疼、很煩惱, 恨不得明天一天就天下無假, 我也非常理解。 工商總局作為市場監管的主要部門, 我們感到這個問題確實值得高度重視。

因為我國13億消費者, 假冒偽劣商品對市場經濟的環境、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程度確實很多、很深。 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僅假冒商標侵權商標案件去年就查處了2.8萬件, 包括各個企業、各個互聯網的平臺, 也對打假工作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 比如互聯網網購的投訴五分之一是假冒偽劣產品。

圖片來自網路

針對這個問題, 要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落實好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這方面已經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規, 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在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即將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以及其他法律法規, 包括商標法、廣告法, 實際上都對假貨如何處理作出了規定。 這些法律法規要真正落實好, 企業要自律, 政府要加強監管。

第二,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把造假的企業、受到處罰的企業公示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 使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很多企業在公示系統有不良記錄, 在很多方面就會受到限制。

比如出國簽證, 有一些使館很重視這個系統, 出國簽證拒簽, 企業不知道怎麼回事, 後來使館告訴他, 你這個企業有不良記錄, 所以企業趕緊跑到工商局問怎麼把這個不良記錄移出來。

圖片來自網路

加大懲戒力度。 一些企業家像馬雲, 提出來要加大懲戒力度, 像打擊酒駕一樣打擊造假行為, 我是贊成的。

我認為, 一個是需要嚴格監管, 再一個是需要依法進行。 馬雲也舉了例子, 覺得造假線索比較多,

真正處理的比較少、比較輕。 總的看, 在市場環境中, 不僅是造假, 其他一些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違法成本也是比較低的。

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現在由於建立了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 有一些企業反映, 說你罰我錢, 罰我100萬、200萬, 我不在乎, 但是要給我公示出去, 對我的殺傷力更強。

我覺得, 加大懲戒力度, 最終是建立信用系統, 如果這個企業沒有信用了, 就不是100萬、200萬的問題。 最終要建立起企業自律、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系統。

第三, 有兩個根本的理念, 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現在還不完善, 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落實。 二是建立信用體系。 什麼時候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了, 法制健全了, 假貨問題才能夠大幅度地減少。

圖片來自網路

我還不敢說哪天“天下無假”,現在不管是哪個國家也不敢說天下無假,這也是大家的一個願望。只能是不斷地減少,“天下少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企業要自律,要比誰的效益好、品質好,要比誰不生產假貨、不銷售假貨。

這個工作不能是紙上談兵,要抓好落實。我們也要建立這樣的評價體系,一個市場上假冒偽劣是在逐漸增加還是逐漸減少,作為衡量工作的目標。

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15日出臺

張茅說:如何改善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這確實是我們的重頭工作,因為關係到13億人。經營者也消費,我們政府部門負責監管的工作人員也是消費者,我認為,保護消費者和激勵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品和品質,是既有矛盾一面又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如果這個企業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好,就能促進它更好地發展。反過來,對企業是不利的。

首先,還是要落實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即將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就是依法依規做好這些工作,加強宣傳培訓,擴大知曉率。

其次,是嚴格依法辦事。比如,我們《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裡有7日無理由退貨的規定,當然有幾種情況,像生鮮的不行,還有定制的西服,也不能退。

圖片來自網路

《網購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將在今年“3·15”的時候正式出臺,比如說,開封以後對品質引起變化的這些產品,要嚴格執行。有的企業原來表態挺好,說政府是定的7天,我給10天,要有這種表態,我說大家肯定會積極買你的產品,這就是促進。

另外在消費者投訴比較多的重點領域,要更好地發揮消費者組織的作用。“12315”現在成為一個品牌,“3·15”晚會的時候,因為工作的習慣,過去也是高度的注意,過去在衛生部工作,覺得假的診所、假的大夫、假藥,有這方面的問題,涉及到我自己工作的領域。

現在我關注曝光的企業,不知道今年“3·15”將會有哪些行業、哪些企業被曝光,“12315”的宣傳也成為一個熱線品牌。總之,需要我們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消費環境,我們叫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真正做到安全放心。

這樣有利於拉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同時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提高我們的生活水準。

協力廠商交易平臺要負首要責任

張茅說,總之,我覺得網路是一個新生的事物,要在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規。

包括網路的廣告,怎麼監控,加強監測,這也是一個新的問題。現在打開網路廣告非常多,不刪連新聞都看不見,趕緊把廣告刪了再看新聞,一會兒閃出來。

所以,我們還要完善法制,原來我說過,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一切的法律法規都適合於網路交易,而且我們專門制定了網路購物的退貨辦法、互聯網廣告監管辦法,包括消保法等等,這都適用于網商。

我們專門制定了網上購物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圖片來自網路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網店、網路平臺出現了問題,它們的信用要記錄在案。

三是要加強行業自律。互聯網交易協力廠商平臺上面有大量的小網店,有一些網店沒有經過登記。在目前這個階段,協力廠商交易平臺要負首要責任。既然在你的平臺上銷售產品,出了問題,首先你要承擔責任。因為這裡面對內部也有一個監管責任,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各個方面都要負起責任。

四是加強政府監管,保護好消費者權益。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確實難度比較大,包括處理投訴,怎麼建立有效的投訴解決機制,目前有些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先行賠付的辦法或已經在實施。

總體來說,這是新的經濟,新的業態,我碰到不少消費者,一方面提意見,一方面也在積極購買,大家普遍是這種心態。

但是解決問題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還是要靠法律法規的健全和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將來人人打假,網路打假,各個企業都自律了,新聞輿論也發揮了監督作用,網路購物的環境就會不斷淨化。

假貨問題才能夠大幅度地減少。

圖片來自網路

我還不敢說哪天“天下無假”,現在不管是哪個國家也不敢說天下無假,這也是大家的一個願望。只能是不斷地減少,“天下少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企業要自律,要比誰的效益好、品質好,要比誰不生產假貨、不銷售假貨。

這個工作不能是紙上談兵,要抓好落實。我們也要建立這樣的評價體系,一個市場上假冒偽劣是在逐漸增加還是逐漸減少,作為衡量工作的目標。

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15日出臺

張茅說:如何改善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這確實是我們的重頭工作,因為關係到13億人。經營者也消費,我們政府部門負責監管的工作人員也是消費者,我認為,保護消費者和激勵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品和品質,是既有矛盾一面又有相互促進的一面。如果這個企業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好,就能促進它更好地發展。反過來,對企業是不利的。

首先,還是要落實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即將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就是依法依規做好這些工作,加強宣傳培訓,擴大知曉率。

其次,是嚴格依法辦事。比如,我們《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裡有7日無理由退貨的規定,當然有幾種情況,像生鮮的不行,還有定制的西服,也不能退。

圖片來自網路

《網購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將在今年“3·15”的時候正式出臺,比如說,開封以後對品質引起變化的這些產品,要嚴格執行。有的企業原來表態挺好,說政府是定的7天,我給10天,要有這種表態,我說大家肯定會積極買你的產品,這就是促進。

另外在消費者投訴比較多的重點領域,要更好地發揮消費者組織的作用。“12315”現在成為一個品牌,“3·15”晚會的時候,因為工作的習慣,過去也是高度的注意,過去在衛生部工作,覺得假的診所、假的大夫、假藥,有這方面的問題,涉及到我自己工作的領域。

現在我關注曝光的企業,不知道今年“3·15”將會有哪些行業、哪些企業被曝光,“12315”的宣傳也成為一個熱線品牌。總之,需要我們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消費環境,我們叫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真正做到安全放心。

這樣有利於拉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同時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提高我們的生活水準。

協力廠商交易平臺要負首要責任

張茅說,總之,我覺得網路是一個新生的事物,要在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規。

包括網路的廣告,怎麼監控,加強監測,這也是一個新的問題。現在打開網路廣告非常多,不刪連新聞都看不見,趕緊把廣告刪了再看新聞,一會兒閃出來。

所以,我們還要完善法制,原來我說過,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一切的法律法規都適合於網路交易,而且我們專門制定了網路購物的退貨辦法、互聯網廣告監管辦法,包括消保法等等,這都適用于網商。

我們專門制定了網上購物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圖片來自網路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網店、網路平臺出現了問題,它們的信用要記錄在案。

三是要加強行業自律。互聯網交易協力廠商平臺上面有大量的小網店,有一些網店沒有經過登記。在目前這個階段,協力廠商交易平臺要負首要責任。既然在你的平臺上銷售產品,出了問題,首先你要承擔責任。因為這裡面對內部也有一個監管責任,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各個方面都要負起責任。

四是加強政府監管,保護好消費者權益。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確實難度比較大,包括處理投訴,怎麼建立有效的投訴解決機制,目前有些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先行賠付的辦法或已經在實施。

總體來說,這是新的經濟,新的業態,我碰到不少消費者,一方面提意見,一方面也在積極購買,大家普遍是這種心態。

但是解決問題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還是要靠法律法規的健全和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將來人人打假,網路打假,各個企業都自律了,新聞輿論也發揮了監督作用,網路購物的環境就會不斷淨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