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皮疹、咳嗽、反復發燒,女孩半年多來被“怪病”困擾!

半年多來, 花季女孩小潔(化名)不停地輾轉多地就醫, 皮膚科、呼吸科、感染科都看了一遍, 病情一直有增無減, 花費不少, 還耽誤了學習。 這個花季女孩到底是得了什麼病呢?

“怪病”女孩原是患上了風濕免疫病

近日, 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病科主任任義樂收治了這樣一名患者。 小潔是一名馬上要上高三的花季女孩, 早在半年前, 小潔因為身上突發皮疹就到當地醫院皮膚科診治, 然而, 皮疹還未減輕, 咳嗽又接踵而至。 因擔心自己是呼吸道有問題, 所以只好到醫院呼吸科看病。 然而, 藥吃了不少, 病情卻絲毫未見輕, 再後來她又出現了反復發燒的症狀, 不得不再去醫院感染科求助。

近日, 小潔一家人來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 主任任義樂接診後, 為其仔細分析病情, 初步判斷其為風濕免疫病, 收住入院後僅用3天時間即明確診斷為“乾燥綜合征”,

後精確評估病情, 制定出一個規範的治療方案, 爭取讓小潔早返校園。

風濕免疫病具有低認知率、高致殘率特點

何為風濕免疫疾病?任主任告訴記者, 其實, 這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 總共有300多種。 而老百姓經常想到的腰腿痛、關節炎及“老寒腿”之類的疾病, 僅僅是這300多種疾病中的很小一部分。 風濕免疫科不僅僅看“風濕骨痛”, 還是內科裡的“疑難雜症科”。

任主任表示, 風濕免疫病臨床表現多樣, 有發熱、乏力、消瘦、脫髮、皮疹、眼幹、口幹、咳嗽、口腔潰瘍、肌肉酸痛等輕症表現, 也有昏迷、抽搐、癱瘓、嘔血、猝死等重症表現。

很多得了風濕免疫病的患者經常會出現輾轉各個科室求治的情況, 這不怪患者“無知”, 連不少醫生對此也瞭解有限,

這跟我國的風濕免疫學起步較晚有關。 “可以說, 風濕免疫病具有低認知率、高致殘率特點。 ”任主任說, 風濕免疫疾病的患病率逐漸上升, 且呈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規範化治療很關鍵, 勿聽偏方、土方

任主任告訴記者, 他曾治療過一位連雲港女孩, 該女孩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 經當地醫院規範治療, 病情控制良好。 但她又偏信民間虛假廣告宣傳, 搞所謂“背部埋線除根療法”, 結果導致細菌入血, 引起顱內化膿感染, 病情高峰時顱內鴿蛋大小膿腫10多個, 發熱、抽搐、癱瘓……命懸一線, 經搶救治療1個多月, 並歷時1年康復鍛煉, 最終顱內感染膿腫逐漸縮小消失, 患者恢復站立行走、生活自理。

任主任表示, 風濕免疫病至今未能像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為老百姓廣泛接受,

除去與其複雜疑難、晦澀難懂等因素有關外, 還與老百姓傳統認為“風濕病不除根, 看也白看”等陳舊老觀念有關。 事實上, 部分肌炎患者、反應性關節炎患者經規範治療後, 可以長達五年以上不用任何藥物治療, 無任何不適症狀出現, 甚至可以勝任重負荷的體力勞動, 達到臨床治癒標準。 部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經規範治療, 可以獲得長時間臨床緩解, 正常工作學習。 女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不再是終生不能生育, 而是可以生一胎, 甚至可以生二胎。

“風濕免疫疾病, 顧名思義, 跟自身免疫有關。 ”任主任表示, 除去先天遺傳因素外, 還與後天環境因素有關, 建議市民戒煙戒酒、減少熬夜、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長期透支處於“亞健康免疫紊亂狀態”。

都市晨報全媒體記者 張利英

編輯:琦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