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七夕”又不是“索要禮物節”、“無理取鬧節”

【轉載或者合作, 請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快要到七夕的時候幾個朋友群裡都流傳一份測試, 測的是“作為男朋友的合格度”, 但是讓我和周圍幾個純純的直女費解的是:我們自己都不能理解測試題裡的女人要什麼。

於是乎幾個女性朋友相互研究這套題的思路找到了傳說中的“標準答案”, 就更費解了。

現在網路上玩的各種七夕梗是不是對女人有很深的誤會?

像是這道題, 雖然我可以猜測到得分項是B

但還是想說這把愛情想得太簡單了吧?

如果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偏差, 買口紅有什麼用啊?合不來不是還得分手嗎?

另外為什麼假設女人購物車裡都攢著口紅呢?就沒有不喜歡口紅的女人嗎?就沒有種草一支口紅就立刻自己買回家爽的女人嗎?

還有這一題, 弄斷了口紅就要大發雷霆, 得分項是“瘋狂道歉並買個一模一樣的。 ”

這種情境仔細想想也是很奇怪, 我問了一下身邊的女性朋友, 大家都說沒必要為了口紅“大發雷霆”, 可以抱怨也可以讓伴侶賠一個, 但不會失控。 除非對方是有什麼不良習慣或者心理疾病經常損壞家裡的物品——那暴怒的點也是對方這個人本身有毛病, 而不是為了個口紅。

還有一種可能是口紅是什麼到處都斷貨的色號, 問題就嚴重點, 但你自己都沒法再買一支了男友能買到嗎?(以及, 網上不是有折斷口紅的恢復教程嗎?)

再往後看, 題目裡女人的脾氣, 我的女性朋友們都看不下去了。

為什麼不能講道理只有情緒?(下圖粉色為得分項)

為什麼男友不能勸女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下圖粉色為得分項)

如果女生需要的陪伴量在男生眼裡已經是“粘人”, 雙方討論一下彼此需要也是可以的吧?沒法達成一致就不合則散唄。

其他題目裡還有一些迂回曲折到大家都理解不了的邏輯,

比方說出題者認為女友說“熱死了”男友答“那你開空調吧”, 這也是個錯誤, 據說所謂“正解”是男友一聽女友說“熱死了”就要立刻幫對方開空調。

如果真有這種女朋友, 那她需要的不是男朋友是蘇培盛。

刻板印象不斷重複令人厭倦, 生活裡是有很多女人喜歡口紅和包包, 但也有女人根本對這些沒有興趣。

有一位女性友人在這個測試開頭就得了低分,因為她根本不認識名牌也不喜歡名牌,所以卡在認包環節上,完全沒看懂——這世界上就是有不會為了包包目眩神迷的女人啊。

情人節很多策劃,只用刻板印象來說事兒就算了,還把女性提煉成了這樣一種形象:要口紅、要包包,要男朋友為自己服務、變成自己肚子裡的蛔蟲,我可以撒嬌撒氣撒潑,我才不管你喜歡看球還是喜歡打遊戲,你只能哄我不要跟我講道理。

這不是寵溺這是歧視吧?

——————————

不過這些策劃的產生,也是因為網上確實有某些關於女人的成見,有些女人自己看自己也是帶著成見的。

經常有這樣的觀點:

男朋友/老公是否願意跟我分享他的財富和不動產才代表了我們未來的前途。

男朋友送多少錢的禮物就表示了他的真心;

先說伴侶是否要跟你分享財富和不動產這個問題,我覺得全職太太為家庭和孩子做貢獻卻不能清晰地折算成工資和工作經驗很不公平,全職太太的付出以及合法權益應該得到保障。

但除了這種情況之外,也很多戀愛中的人要求有錢的那一方跟自己“不分你我”“不拿自己當外人”,只想反問:如果你自己有一筆積蓄、一個產業,你會不會管得好好的?一個人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有錯嗎?

再說“送貴重禮物才是真愛”這個話題,當然陷入愛情的人是肯為對方花錢的。

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是,收禮物的人也應該還禮吧?只有一方一直送,另一方一直收,這算什麼呢?

如果認為禮物的貴重程度代表愛,那自己也用重金禮物來表示你的愛,這才公平啊。

禮物真正的珍貴之處,還是心意吧?

偶像劇裡有很多奢侈品定情信物,但貴重並不一定能使故事變得更動人。

《My girl》裡的聖誕水晶球也是心意,男女主角都對這個小物件有不一樣的感情,這麼便宜的信物,也很戳觀眾的心。

“愛我就給我花錢”的不是完全沒道理,徹底不肯為伴侶花錢,也不符合人之常情,估計情感能力也堪憂。

但所謂的“為愛花錢”,也還是要有基本的生活邏輯吧?

我一直很喜歡《老友記》裡這個情節。

莫妮卡想辦一場夢想中的奢華婚禮,錢德勒卻不願意把所有錢都花在這場婚禮上。

因為這筆錢存下來是以後兩個人一輩子慢慢花的。

這不是比不考慮預算閉眼睛花錢造個公主夢更感人嗎?攜手一起規劃一生才是愛情。

還有,當一個人有能力為自己買單的時候,對禮物和追求者的心情也會變得很純粹。

程又青名言:用我自己的錢,買我自己的包包,裝我自己的故事。

這樣的人,收禮絕不是為了佔便宜,只是因為對方瞭解自己,表達了愛意,這樣不是很好嗎?

東西再貴,如果感情是虛偽的,那也就不必要了。

情侶間過節要儀式感都沒什麼問題,如果只有一方在不斷索要,而且在這個過程裡變成只撒嬌不思考的神經病,那估計戀情也維持不下去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生活裡沒那麼多鼠目寸光的公主病,只是偏見在異化“女人心”。

千萬不要被他們忽悠了,七夕愉快。

但也有女人根本對這些沒有興趣。

有一位女性友人在這個測試開頭就得了低分,因為她根本不認識名牌也不喜歡名牌,所以卡在認包環節上,完全沒看懂——這世界上就是有不會為了包包目眩神迷的女人啊。

情人節很多策劃,只用刻板印象來說事兒就算了,還把女性提煉成了這樣一種形象:要口紅、要包包,要男朋友為自己服務、變成自己肚子裡的蛔蟲,我可以撒嬌撒氣撒潑,我才不管你喜歡看球還是喜歡打遊戲,你只能哄我不要跟我講道理。

這不是寵溺這是歧視吧?

——————————

不過這些策劃的產生,也是因為網上確實有某些關於女人的成見,有些女人自己看自己也是帶著成見的。

經常有這樣的觀點:

男朋友/老公是否願意跟我分享他的財富和不動產才代表了我們未來的前途。

男朋友送多少錢的禮物就表示了他的真心;

先說伴侶是否要跟你分享財富和不動產這個問題,我覺得全職太太為家庭和孩子做貢獻卻不能清晰地折算成工資和工作經驗很不公平,全職太太的付出以及合法權益應該得到保障。

但除了這種情況之外,也很多戀愛中的人要求有錢的那一方跟自己“不分你我”“不拿自己當外人”,只想反問:如果你自己有一筆積蓄、一個產業,你會不會管得好好的?一個人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有錯嗎?

再說“送貴重禮物才是真愛”這個話題,當然陷入愛情的人是肯為對方花錢的。

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是,收禮物的人也應該還禮吧?只有一方一直送,另一方一直收,這算什麼呢?

如果認為禮物的貴重程度代表愛,那自己也用重金禮物來表示你的愛,這才公平啊。

禮物真正的珍貴之處,還是心意吧?

偶像劇裡有很多奢侈品定情信物,但貴重並不一定能使故事變得更動人。

《My girl》裡的聖誕水晶球也是心意,男女主角都對這個小物件有不一樣的感情,這麼便宜的信物,也很戳觀眾的心。

“愛我就給我花錢”的不是完全沒道理,徹底不肯為伴侶花錢,也不符合人之常情,估計情感能力也堪憂。

但所謂的“為愛花錢”,也還是要有基本的生活邏輯吧?

我一直很喜歡《老友記》裡這個情節。

莫妮卡想辦一場夢想中的奢華婚禮,錢德勒卻不願意把所有錢都花在這場婚禮上。

因為這筆錢存下來是以後兩個人一輩子慢慢花的。

這不是比不考慮預算閉眼睛花錢造個公主夢更感人嗎?攜手一起規劃一生才是愛情。

還有,當一個人有能力為自己買單的時候,對禮物和追求者的心情也會變得很純粹。

程又青名言:用我自己的錢,買我自己的包包,裝我自己的故事。

這樣的人,收禮絕不是為了佔便宜,只是因為對方瞭解自己,表達了愛意,這樣不是很好嗎?

東西再貴,如果感情是虛偽的,那也就不必要了。

情侶間過節要儀式感都沒什麼問題,如果只有一方在不斷索要,而且在這個過程裡變成只撒嬌不思考的神經病,那估計戀情也維持不下去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生活裡沒那麼多鼠目寸光的公主病,只是偏見在異化“女人心”。

千萬不要被他們忽悠了,七夕愉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