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工商局消費維權的流程是什麼?

不少無良商家的出現, 我們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了很大的威脅。 但是因為消費者們對工商局消費維權這個概念不熟悉, 也不清楚自己有什麼權利可以維護, 所以大家們被無良商家欺騙了也無法維權。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消費者權利和如何維權, 希望大家能夠有所瞭解並解決到問題。

一、什麼是消費者維權

消費者權益, 是指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以及該權利受到保護時而給消費帶來的應得的利益。 消費者權益的核心是消費者的權利, 其有效實現是消費者權益從應然狀態轉化為實然狀態的前提和基礎,

而對於消費者權利的實現直接提供法律保障的, 則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消費者擁有什麼權利?

1、安全權

2、知情權

作為經營者, 誠實信用是交易雙方應遵守的基本准測, 不得隱瞞實情, 不得作虛假承諾, 否則就構成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 一旦發生爭議或造成損害,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給予賠償 。

3、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務時, 必須保證品質、價格合理、計量正確, 不得違反平等自願、公平交易的市場準則, 違背消費者的意願強制交易。

5、求償權

6、結社權

消費者組織起來依法成立消費者社會團體, 形成對商品和服務的廣泛社會監督, 及時處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指導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 及時解決消費糾紛。

7、獲得有關知識權

所謂消費知識, 包括消費態度知識, 使消費者科學指導自己消費行為;有關商品和服務的基本知識及有關市場的基本知識, 以指導自己作出正確消費選擇。 所謂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 包括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 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的解決途徑等。

8、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

尊重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人格尊嚴是消費者享有的最起碼權利, 任何人都無權加以污辱和誹謗。 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利包括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等。 對於侵犯消費者人格尊嚴的行為,

法律視情節輕重予以相應民事制裁。 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 還應予以刑事制裁。 中國有56個民族, 各民族飲食、服飾、居住、婚葬、節慶、娛樂、禮節、禁忌等風俗習慣有所不同, 都應受到尊重, 保護少數民族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關係到民族平等團結、促進安定 團結的大事。

9、監督權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 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 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三、如何消費維權?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對於IT產品來說, 經營者即是經銷商、代理商、廠家。 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

首先應該找商家協商解決。 針對不同的產品, 這個“商家”的概念也不盡相同。 DIY產品應該只需找櫃檯代理商即可, 而數碼和筆記本產品一般則需要到其在當地專門設立的的客服、售後部門解決。

當然, 作為IT產品來講, 一般交易活動都是在商場裡面進行。 因此, 商家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物業管理方的約束。 因此, 在與櫃檯經銷商協商不成一致時, 消費者也可通過其所在的商場管理方尋求解決問題。 如賽格電腦城推出的“雙重質保、先期賠付”政策, 便是一項很好的舉措。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當消費者與商家不能通過協商一致解決問題時, 則應該找當地的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 不過, 消費者協會只能作為調解方,

其並不具有實際的行政和執法權利。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當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仍然?有結果時, 消費者可到相關行政部分去申訴。 這裡的行政部門, 主要指的是工商局。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定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通過行政機構的干預, 消費者仍會取得滿意的處理結果時, 可向西安本地的仲裁機構提出申請, 進行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方式仍解決問題時, 消費者便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請求人民法院進行判決處理, 這也是處理問題的最終方式。

由此可見, 消費者擁有9個權利, 每個權利都有特定的作用。 當我們消費者的權利受到威脅時, 應跟經營者協商和解, 倘如無法解決問題就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一步一步跟著流程進行下去,最後實在無法解決問題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工商局消費維權的介紹就清楚明瞭,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一步一步跟著流程進行下去,最後實在無法解決問題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工商局消費維權的介紹就清楚明瞭,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