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從小學科學?清華大學教授魯白講述自己怎樣教育子女

為什麼要從小學科學?為什麼要請科學家講科學?8月22日, 神經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魯白講述自己教育子女的經歷, 還有驚喜贈送。

主題:《為什麼要學科學》

演講人:魯白(清華大學教授、《知識份子》聯合主編)

我今天想用比較短的時間來講兩個問題, 一個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科學, 第二個是我們為什麼要讓科學家來講科學。

◇ ◇ ◇

為什麼要學科學?

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修養

小孩子要學科學, 大人也要學科學, 那是為什麼呢?這要從教育的根本目的來說起。 我們大家都知道教育, 教育有所謂的三大支柱, 也就是說我們現代的教育理念已經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我們還要發展技能, 我們還要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這是所謂的三大支柱, 知識、技能以及價值觀。 今天, 我想加一條, 那就是我們教育還有一個目的, 就是培養、開發我們的修養。

▲清華大學教授魯白

什麼是修養呢?我想從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有兩個小孩, 其中老大是兒子, 兒子在上小學的時候非常調皮搗蛋, 上課不認真, 經常開小差, 不光自己不聽老師的講課, 而且要影響別人, 要打岔, 要使別的同學也不能好好上課。 有一次他甚至用一個削尖的鉛筆捅前面的女孩子, 這是不是很調皮搗蛋的小孩子?老師包括校長把家長請到學校說你這個孩子不行, 不僅自己不好好學習, 而且還影響, 甚至做出有危險的動作來, 所以你們家長一定要配合好好教育。

我後來思前想後, 也做了很多調查, 也跟孩子討論。 最後我覺得可能要給他換一個環境, 所以我就把他換到一個私立學校, 他當時是在美國的馬里蘭州的小學讀書,

到中學讓他去了一家私立學校。

幾個禮拜以後, 有一次我跟他打電話說“How are you?”他說“I am well, and you?”顯得完全變了一個人, 不是調皮搗蛋的學生, 而是相當有禮貌尊重人, 而且得體的一個人。

我說你這個哪裡學來的?他說老師教的, 我說這個學校真的不一樣。 所以我走訪學校, 跟老師跟校長談。 我說你們是怎麼教小孩子, 你們教育的理念是什麼?他說我們教育跟其它學校有一個非常大的不一樣, 我們注重修養。

我跟他說你這個到底是怎麼來培養學校的修養?他說我們用體育, 他說我們每一個老師必須做一種體育的教練, 我們每一個學生下午一定要參加體育活動, 不是個人的體育活動, 往往是團隊的活動, 通過體育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來培養大家的合作, 而且是勝不驕敗不餒, 就是能夠輸得起, 也能夠贏得起, 我們有一定的競爭性。 同時, 我們也要知道在輸的時候, 我們要輸得有尊嚴。 我們是注重參與, 注重過程, 而不是注重輸贏。

我聽了以後, 覺得這個地方的教育非常有特色,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願望探索。 後來我想了想, 其實我們學校, 我們小孩子, 我們家長, 有時候會讓小孩子學音樂, 學藝術, 學體育。 這些其實都一樣, 他們除了知識, 除了技能, 除了培養我們的價值觀之外, 都有一個重要的成分, 那就是修養。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進步, 我們在進入一個現代文明的時代, 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是希望他不僅有知識, 不僅有技能, 不僅有正確的價值觀,

而且還有相當好的修養, 能夠欣賞人類創造的文明, 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各樣的, 包括音樂, 包括藝術, 包括體育, 當然, 也包括科學。

科學也是這樣, 科學不僅僅是我們所要瞭解的科學知識, 也不僅僅是我們剛才演示的那些實驗技能, 以及科學思維方式, 批判精神, 諸如此類。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 科學其實是我們一種生活方式, 科學是我們的一種修養。

◇ ◇ ◇

科學家是如何培養自己孩子的?

發現他們的興趣, 鼓勵他們與眾不同

我們今天會有劉穎老師給我們展示, 科學家是怎麼給我們的孩子們上科學課的。 為什麼, 除了我們學校裡的老師上科學之外, 我們還要對課堂的教學做一個補充, 讓科學家來講科學呢?我覺得可能也是從我個人的經歷我來談談我的體會。

我剛才說了,我有兩個小孩,兒子現在在讀研究生,我的女兒在中國上的初中和高中,然後考上了美國的布朗大學,現在正讀本科,他們都對科學有興趣,甚至他們都有意向要做神經科學,從事神經科學的研究教學。

大家可能認為我個人對他們有非常強的影響,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做神經科學。不是的,他們中學、小學的教育還算成功,現在不知道以後他們生活是不是成功,但至少中學、小學還算成功。但是他們走什麼路,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的,不是我逼著他們。

我另外要說一個,就是我們家長其實沒有權利來決定我們的下一代到底要做什麼,而我自己小孩,他之所以能夠最後走上喜歡科學的路,我覺得從我個人,從家長的角度,我可能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我是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發現他們是有什麼興趣,發現他們有了各種各樣的興趣以後,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去發展這方面的興趣,進而使他們意識到“我是的的確確從興趣轉化成追求”,最後可能轉化成一種事業,因此家長要努力開發孩子們的興趣,支持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為了賺錢和就業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第二個就是我經常跟孩子們說,你必須要做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孩子。大家都去讀奧數,那你再讀也沒怎麼樣,大家都去學英語,也沒有怎麼樣,你必須要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獨特的事情。

我舉兩個小例子,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家長有時候不耐煩。她很小的時候就問我,我們為什麼能看見東西?我說有眼睛。說有眼睛就能看到東西嗎?那眼睛後面是什麼東西?把眼睛裝在洋娃娃上面,洋娃娃為什麼看不見東西?我說眼睛後面有神經,神經連著腦子,可以解讀外面是什麼東西。她說你怎麼知道腦子能解讀外面的東西?

有一次我帶她到我工作單位裡的影像學實驗室,通過核磁共振實驗告訴她,當你看見某種東西的時候,你腦子的某一部分會亮起來,她就有了一些親身的感受。

此外,我還跟她一起讀書,給她介紹書,以及讓她參觀實驗室,參加夏令營,通過夏令營主動參與了科學研究、科學實驗。最後,她在北京大學一位教授的實驗室做了暑期研究,後來參加了美國英特爾的科技大賽。這個過程就是她逐漸開發興趣的過程,鼓勵她走近科學的過程。

再說鼓勵孩子做獨特的事情。有一次我跟我兒子一起在開車,車快沒油了,看到一個加油站,加油站上面寫了每盎司2塊5毛錢。我兒子說在我學校那個地方加油站2塊3毛錢,我們開到那邊去加油。我說開到你的學校要多長時間?大概10分鐘到15分鐘。我說你開過去開回來,這麼點時間需要花多少油需要花多少錢?還划算嗎?再算我們兩個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價值,半小時值多少錢?你這麼一算不划算了。你仔細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大家浪費時間。他說不光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而且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為車開得多了放的廢氣就多了。

他為了這個問題設計了20個問題,比如從A到B,走高速公路,看到一家加油站非常便宜但排隊很長要不要排隊,20個問題,發給各個家長,通過家長的回饋,他發現家長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省油、省錢的方法,什麼是能夠保護環境的方法。最後他把這個調查的結果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在網上,對大家造成了很好的影響,也得到了學校甚至社會的認可。

這件事情,是跟所有他認識的我認識的學生做的不一樣的事情,沒有人做。所以是非常獨特的事情。當時他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有六件這樣非常獨特的事情,這就使得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樣。其實社會也是這樣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做出自己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情,這個社會就變得非常有趣,你這個人也就變得非常有趣。

◇ ◇ ◇

為什麼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

科學家將分享科研人生的有趣和獨特

現在回過頭來講為什麼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科學家首先他自己從事科學研究,從事科學研究、科學發現的過程,往往是一個有失敗、有成功,這個過程當中有跌宕起伏,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這個過程本身是非常有趣的。

科學家本人的人生也非常有趣,當他們在講科學課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把科學發現的過程,以及科學家從事科學的艱難挫折,以及快樂幸福一樣帶給我們的學生,所以我們學生感受到的科學是一種不一樣的科學。

另外,我們的科學家,科學家講求的是原創的研究,也就是說在科學當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科學一直是要講究自己的獨特性,講究我做的科學,我做的發現跟人家是不一樣。所以,科學家也是最講求獨特性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一定會通過自己的講課,把這種思想,把這種觀念,灌輸給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做一個獨特的,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們請科學家來說我們的科學課,我們希望在孩子們非常非常小的時候,在小學的時候,就經常感受到,我們是在做一種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是在開發自己的興趣,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性。

《科學隊長小學版》正式上線,

並捐贈200萬元課程

在活動現場,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宣佈,由知名科學教育&科學媒體機構——智趣科學旗下的《科學隊長》歷經一年多打磨,力邀多位一線科學家精心設計、開發,致力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線上科技教育類產品《科學隊長小學版》正式上線,將於9月23日正式開課。

在組織方精心設計的、充滿課堂氛圍的活動現場,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教授和她的三位博士生,以及熱愛科學的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觀摩課。

同時,魯白宣佈,智趣科學旗下《科學隊長》將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捐贈1800套、總價值200萬元的科學課程,預計將使3萬名偏遠地區兒童直接受益,有機會與科學家們親密接觸。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先生出席接受了捐贈。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編輯製作,歡迎朋友圈轉發)

我剛才說了,我有兩個小孩,兒子現在在讀研究生,我的女兒在中國上的初中和高中,然後考上了美國的布朗大學,現在正讀本科,他們都對科學有興趣,甚至他們都有意向要做神經科學,從事神經科學的研究教學。

大家可能認為我個人對他們有非常強的影響,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做神經科學。不是的,他們中學、小學的教育還算成功,現在不知道以後他們生活是不是成功,但至少中學、小學還算成功。但是他們走什麼路,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的,不是我逼著他們。

我另外要說一個,就是我們家長其實沒有權利來決定我們的下一代到底要做什麼,而我自己小孩,他之所以能夠最後走上喜歡科學的路,我覺得從我個人,從家長的角度,我可能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我是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發現他們是有什麼興趣,發現他們有了各種各樣的興趣以後,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去發展這方面的興趣,進而使他們意識到“我是的的確確從興趣轉化成追求”,最後可能轉化成一種事業,因此家長要努力開發孩子們的興趣,支持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為了賺錢和就業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第二個就是我經常跟孩子們說,你必須要做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孩子。大家都去讀奧數,那你再讀也沒怎麼樣,大家都去學英語,也沒有怎麼樣,你必須要做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獨特的事情。

我舉兩個小例子,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家長有時候不耐煩。她很小的時候就問我,我們為什麼能看見東西?我說有眼睛。說有眼睛就能看到東西嗎?那眼睛後面是什麼東西?把眼睛裝在洋娃娃上面,洋娃娃為什麼看不見東西?我說眼睛後面有神經,神經連著腦子,可以解讀外面是什麼東西。她說你怎麼知道腦子能解讀外面的東西?

有一次我帶她到我工作單位裡的影像學實驗室,通過核磁共振實驗告訴她,當你看見某種東西的時候,你腦子的某一部分會亮起來,她就有了一些親身的感受。

此外,我還跟她一起讀書,給她介紹書,以及讓她參觀實驗室,參加夏令營,通過夏令營主動參與了科學研究、科學實驗。最後,她在北京大學一位教授的實驗室做了暑期研究,後來參加了美國英特爾的科技大賽。這個過程就是她逐漸開發興趣的過程,鼓勵她走近科學的過程。

再說鼓勵孩子做獨特的事情。有一次我跟我兒子一起在開車,車快沒油了,看到一個加油站,加油站上面寫了每盎司2塊5毛錢。我兒子說在我學校那個地方加油站2塊3毛錢,我們開到那邊去加油。我說開到你的學校要多長時間?大概10分鐘到15分鐘。我說你開過去開回來,這麼點時間需要花多少油需要花多少錢?還划算嗎?再算我們兩個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價值,半小時值多少錢?你這麼一算不划算了。你仔細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大家浪費時間。他說不光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而且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為車開得多了放的廢氣就多了。

他為了這個問題設計了20個問題,比如從A到B,走高速公路,看到一家加油站非常便宜但排隊很長要不要排隊,20個問題,發給各個家長,通過家長的回饋,他發現家長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省油、省錢的方法,什麼是能夠保護環境的方法。最後他把這個調查的結果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在網上,對大家造成了很好的影響,也得到了學校甚至社會的認可。

這件事情,是跟所有他認識的我認識的學生做的不一樣的事情,沒有人做。所以是非常獨特的事情。當時他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有六件這樣非常獨特的事情,這就使得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樣。其實社會也是這樣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做出自己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情,這個社會就變得非常有趣,你這個人也就變得非常有趣。

◇ ◇ ◇

為什麼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

科學家將分享科研人生的有趣和獨特

現在回過頭來講為什麼要請科學家來講科學。科學家首先他自己從事科學研究,從事科學研究、科學發現的過程,往往是一個有失敗、有成功,這個過程當中有跌宕起伏,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這個過程本身是非常有趣的。

科學家本人的人生也非常有趣,當他們在講科學課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把科學發現的過程,以及科學家從事科學的艱難挫折,以及快樂幸福一樣帶給我們的學生,所以我們學生感受到的科學是一種不一樣的科學。

另外,我們的科學家,科學家講求的是原創的研究,也就是說在科學當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科學一直是要講究自己的獨特性,講究我做的科學,我做的發現跟人家是不一樣。所以,科學家也是最講求獨特性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一定會通過自己的講課,把這種思想,把這種觀念,灌輸給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做一個獨特的,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們請科學家來說我們的科學課,我們希望在孩子們非常非常小的時候,在小學的時候,就經常感受到,我們是在做一種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是在開發自己的興趣,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性。

《科學隊長小學版》正式上線,

並捐贈200萬元課程

在活動現場,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宣佈,由知名科學教育&科學媒體機構——智趣科學旗下的《科學隊長》歷經一年多打磨,力邀多位一線科學家精心設計、開發,致力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線上科技教育類產品《科學隊長小學版》正式上線,將於9月23日正式開課。

在組織方精心設計的、充滿課堂氛圍的活動現場,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教授和她的三位博士生,以及熱愛科學的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觀摩課。

同時,魯白宣佈,智趣科學旗下《科學隊長》將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捐贈1800套、總價值200萬元的科學課程,預計將使3萬名偏遠地區兒童直接受益,有機會與科學家們親密接觸。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先生出席接受了捐贈。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編輯製作,歡迎朋友圈轉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