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二炮突然爆出驚天大秘聞,令美日幾十年反導努力付之東流!

對比美俄戰區反導的發展情況, 結合我國防空導彈技術的實際能力, 要具備攔截“潘興”II的能力, 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需要升級現有的“紅旗”9導彈, 使其具備攔截“潘興” II的能力。 雖然1800公里射程的彈道導彈再入速度達到3.5公里每秒以上, 但“潘興”II再入後經過拉起機動, 速度會降低到6~8馬赫(約2?2.7公里每秒), 只相當於約600公里射程的彈道導彈的再入速度, 通過軟體和硬體升級, 使現有“紅旗”9具備攔截“潘興”II的彈頭, 並非遙不可及。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 彈 頭的再入機動大大增強了反導攔截的難度。 中國海軍目前建造的新型驅逐艦都裝備了 “紅旗”9遠端防空導彈,

通過必要的改進也 可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 為沿海城市提供防空反導能力。

另一方面, 除了自研的“紅旗”9, 我國還從俄羅斯進口了S-300PMU2導彈系統, 據俄方的 說法, 其具備攔截最高速度每秒2.8公里速度目標的能力,

這大致相當於1000公里射程彈道導彈的再入速度, 理論上對“潘興”II導彈也 具備有限的防禦能力。 根據外媒報導, 我國還在與俄商討進口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事項, 該系統號稱可攔截最高速度每秒4.8公里的目 標, 或者說可以攔截約3500公里射程的中程彈道導彈, 它對原版或是改進增程後的“潘興”II應該具有較為可靠的攔截能力。

無論是“紅旗”9還是S-400, 它們攔截彈道導彈的射界是十分有限的, 如S-400對彈道導彈只有60公里的攔截射程, 攔截射高也在大氣層內。 從本質上說, 它們都是類似“愛國者”PAC-3的末段低層防禦手段, 即使同時部署多種導彈, 也只是低空防禦區域的重疊, 無法增加攔截層次, 或者說難以增加攔截概率。 我國在改進現有兼具反導能力的防空導彈的同時,

勢必要學習美國的經驗, 研製專用的高空或中段反導攔截系統。

美軍裝備了THAAD和“標準”3兩種高空區域反導攔截彈, 前者是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後者安裝在裝備“宙斯盾”系統的戰艦上。 THAAD系統使用THAAD導彈, 火控雷達為著名的AN/TPY-2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 導彈為單級固體火箭外加一個錐形動能彈頭, 通過側窗降低高速氣動加熱對紅外成像制導帶來的麻煩, 它的最高速度可能達到2.7公里每秒, 有效射高40~150公里, 最大射程200公里左右。

AN/TPY-2雷達對典型頭體分離彈道導彈目標 的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000公里以上, 對體積更大還帶機動翼面的再入機動彈頭具有更遠的探測距離和更好的探測精度。 THAAD系統是一種典型的高空區域反導系統, 而我國也正在研製類似的“紅旗”19反導系統, 從目前的不多資料看, “紅旗”19也是一種高加速的高空區域反導導彈, 不過它很可能是二級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 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射高和更遠的射程。 “紅旗"19成熟後, 對“潘興”II之類的導彈將具有很高的攔截防禦能力,

它將和末段低層的“紅旗”9、S-300、S-400等構成我國陸基反導能力的中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