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斯克或推動成立新公司 計畫讓人腦連接電腦成為現實

據《華爾街日報》率先披露, 特斯拉汽車創始人、現年45歲的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推動成立了醫學研究與應用公司Neuralink, 已於去年7月在加州註冊, 試圖通過研發“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 在人腦中植入電極以便與電腦直接交流。

知情人士表示, 馬斯克有可能在公司中擔任重要領導職務, 但馬斯克本人及旗下的特斯拉汽車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言人均拒絕對此作出回應。 不過創始團隊成員之一Max Hodak在採訪中承認了公司的存在及馬斯克的領導作用, 並稱公司仍在發展的“胚胎階段”。

媒體援引信源稱, 公司可能先研發治療棘手大腦疾病的解決方案,

隨後再實現馬斯克“幫助人類從未來人工智慧的奴役中解放”的終極目標。 馬斯克曾於去年6月參加Vox Media舉辦的Code Conference時表示, 為了不讓人類變成人工智慧(AI)的“家養貓”, 需要開發人腦和機器存在共生關係的技術加以抗衡。

馬斯克今年1月在推特上暗示“接下來有重大事項發佈”, 知情人士也透露稱, 馬斯克私下在為新公司籌款, 包括用他其他公司的股權質押融資, 或讓共同創立線上支付巨頭PayPal的好友皮特·泰爾(Peter Thiel)從風投基金Founders Fund中投錢。

據悉, 最近幾周Neuralink將美國腦神經科學的頂級科學家也納入麾下, 包括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柔性電極專家Vanessa Tolosa、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大腦行動控制專家Philip Sabes, 以及波士頓大學的大腦皮層電極植入專家Timothy Gardner。

其中Gardner已經確認為Neuralink工作。

雖然不清楚Neuralink研發的產品細節, 但公司很可能沿襲馬斯克創業前期先試水的經營理念, 開發治療癲癇和重度抑鬱等棘手腦部疾病的解決方案。 如果證明了產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並得到政府機構批准後, 將有可能進行表層大腦手術以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

目前把柔性電極植入小白鼠腦部的技術已經被哈佛大學的神經學專家攻克, 線上支付平臺Braintree創始人Bryan Johnson計畫向創業公司Kernel投資1億美元, 可能成為Neuralink潛在的競爭對手。 而Facebook也開始招募“腦機介面工程師”和腦神經科學家, 以期實現更先進的人機交流。 據稱美國軍方旗下的投資機構也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

馬斯克在上周接受《名利場》(Vanity Fair)專訪時表示:“要想研發出具有意義的局部腦機介面, 恐怕還需要4到5年的時間。 ”但也有華爾街分析師擔心馬斯克的想法太多、野心太大, 可能對改進特斯拉汽車和SpaceX的現有業務造成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