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准扶貧看寧夏衝刺

編者按: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 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扶貧“三西”地區之一, 是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地帶黃土丘陵區的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海原縣六個國家級貧困縣扶貧工作自身的“造血功能”。

“幹農業不賺錢”, 青島昌盛公司寧夏子公司負責人張東方坦率地說。 “但由於是搞光伏農業, 我們可以‘長’補‘短’, 以‘短’助‘長’!”張東方解釋, 比如引領貧困戶種植食用菌, 市場價每斤3.5元, 公司卻要保證按每斤6元收購, 這期間的2.5元就是扶貧。 怎麼補呢?目前在閩寧鎮設施農業公司投資6000萬, 光伏發電投資3.5億,

儘管種養業回報週期長, 但是每年並網發電可掙得3000多萬。 光伏發電年損耗雖逐年加大, 但種養業效益逐年遞增, 這樣八至十年企業投資可收回成本。

看來現代企業搞扶貧, 既要有戰略眼光, 更要有一定的胸襟和境界。

村民 自覺意識日趨強化

“這兩年我們村兩個產業都是村民主動張羅起來的”, 原州區張易鎮大店村黨支部書記趙武坦言, 村上不僅有129個建檔立卡戶, 還有38戶殘疾人。 區殘聯有一項扶助政策, 養3箱蜜蜂, 每戶給補貼1500元。 消息傳出去, 貧困戶村民紛紛找到村委會要養蜜蜂。 去年大店村給68戶建檔立卡戶按養每箱蜜蜂500元補助, 投入20多萬, 當年戶均增收4000多元。

該村的另一新興產業是“農家樂”。 考慮到全域旅遊發展迅猛,

幾公里外的西海子景區也越來越火, 今年村委會將整合多種扶貧項目資金60余萬支持村民辦“農家樂”。

新時期, 新目標。 能否讓西海固58萬貧困群眾提前實現全面脫貧致富?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區政府就精准扶貧提出“三個思路”轉變, 即從單一扶貧向整體推進轉變, 從大水滿灌向精准滴灌轉變, 從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轉變。

創新思維, 開拓路徑, 精准扶貧寧夏正開足馬力向終點目標衝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