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再行人與車賽跑!南京揚子江大道下月啟動快速化改造

交匯點訊位於南京夾江東側的揚子江大道, 交通定位為快速路, 但全線多處紅綠燈節點讓道路無法真正的“快速”。 而讓沿線多個社區意見更大的是:缺過街設施, 行人動輒與車賽跑險象環生。

交匯點記者今天從環評部門獲悉, 種種缺憾將在擬4月啟動的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中得到彌補;明年底, 隧道及過街設施都將上馬, 地下綜合管廊也同期配建。

三大現狀——

快速路不“快”

缺輔道缺過街通道

最新的“揚子江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設專案環評中明確, 揚子江大道為南京市重要的城市主幹道之一,

位於河西濱江, 縱跨建鄴區、鼓樓區, 總長近15公里。 其西側是濱江風光帶, 東側則聚集了如寶船遺址公園、濱江新寓、濱江瑞景花園等一大片建成區。

“隨著城市交通迅猛發展, 揚子江大道的功能定位, 逐漸由城市主幹道, 提升至城市快速路。 ”編制定位表示, 自2012年10月起, 隨著沿江休閒區濱江風光帶的建設完成, 從下關渡江勝利紀念館至奧體濱江公園, 由於過街設施的配置不足, 揚子江大道造成行人橫穿快速路情況時有發生, “過街難”的交通問題亟待解決。

環評透露, 城市交管部門和相關交通專家都關注到這些隱患, 一方面, 目前現有道路主線限速普遍在70km/h, 無法充分發揮城市快速路的功能;此外, 輔道慢行系統設置不連續, 僅在草場門至清涼門大街西側和在漢中門至應天大街兩側設置有輔路,

與周邊路網銜接不完善, 快慢交通混行, 容易發生衝突;同時, 沿線缺少過街設施, 嚴重限制了道路沿線東側居民前往河西濱江風光帶的休閒娛樂, 行人橫穿馬路事故的概率也大大升高, 因此建議應儘快進行揚子江大道的全面快速化完善。

提速+降噪:

定淮門大街節點向南新增5大隧道

不久前, 南京市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了《城西區域道路快速化方案研究》, 揚子江大道的快速化, 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內容。

近期, 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取得了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批復, 施工將由南京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 主線設計速度將提高到80km/h,

輔路40km/h。 增設的5大隧道在增強揚子江大道車輛通行能力同時, 拆除匝道橋的功能將被新建的草場門節點隧道、漢中門節點隧道所取代, 一定程度也降低了交通雜訊對周邊居民影響。

補天橋及地道:

完善輔道慢行系統

施工將“補齊”行人過街設施, 新建地下綜合管廊, 並同步完善排水、照明、綠化、交通工程等設施。

具體施工中, 管廊鋪設方面, 樁號範圍K0+000~K1+900, 入廊管線為給水管線、通信管線、預留中水管線, 新鋪設管廊位於揚子江大道西側車行道下;各大交通路口的過街安全設施將配齊, 其中在揚子江大道與應天大街交匯的現有高架橋基礎上, 將新建一處跨越揚子江大道的過街天橋;夢都大街節點配置1座人行地道。

揚子江大道全線設置輔道+慢行系統, 滿足部分被交道路、行人及非機動車過街需求。

下月啟動明年底完工

施工擬從今年4月初正式啟動, 到2018年底結束, 預計工期達21個月, 總投資32.9億元。

環評部門認為, 揚子江大道現狀道路沿線聲環境品質受交通雜訊影響較為明顯, 本次改造完成後, 道路兩側聲環境敏感點受揚子江大道交通雜訊的影響將有所減小, 沿線聲環境品質有所改善, 但道路兩側部分聲環境敏感點仍存在不同程度超標, 建設單位需要採取降噪措施, 進一步改善沿線聲環境品質並確保聲環境敏感點室內聲環境品質達標。

交匯點記者 倪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