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中醫應該四診合參?


每次和患者說, 需要面診, 很多資訊收集的更全面。 或者很多人伸出一隻手, 然後摸脈, 看病。

他們有理由的:

以前的中醫都會這樣。

其實, 現在很多所謂的中醫也這樣, 還標榜這樣。

但是,

四診是不能互相替代。

任何一種診法都不能彙集疾病的所有資訊。

這種方法可能適用於做這個事, 那種事可能就要用另外一種方法。

方法都是有限的。

有脈病但是色不病的。 就是脈象上一看就有病, 但是色上面沒有變化的。

其他的同理類推。

還有一種, 四診在疾病的出現過程中, 順序不一樣。

有症先脈後的, 有脈先症後的。

所以每一種診法都有他的死角, 沒有辦法包打天下。

但是, 有這樣的情況, 就是有時候是可以省略的。 尤其是常見病或者多發病簡單病。

比如收集到了病情的八九十分。 尤其是一些專科病, 比如專門看五官科的, 專門看兒科的, 專門看婦科的, 有時候可以看病很快, 病人一進診室, 可能方子就出來了。 效果還不錯。 這些就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比如, 咳嗽, 這個季節, 當地, 出現咳嗽的證類型就會有一個規律性的概率大小, 然後問幾個關鍵點, 或者脈診一些浮沉, 心中就七七八八了。

但是如果碰到疑難病呢, 或者複雜病呢, 資訊就不夠了。 只能夠詳細收集, 四診都用。

資訊少了就是不行。

同時, 也因為疾病發生的變化有區域性。 可能這裡表現出來,

而在另外一方面就難顯示出來, 還有很多是因為各顯一端。 所以導致病像參差不齊。

就簡單的例子:

比如張仲景, 解決傷寒病方法方藥都很多, 但是碰到溫病呢, 方藥仿佛就少了一些了。 比如舌診的豐富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