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膽追美女,竟是西王母女兒,神仙這麼好娶?莫非是個局?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 崔書生住在東州邏穀口, 喜歡種植花草, 在門前院內開闢花圃, 種滿別蒔名花, 花開之際, 萬紫千紅, 花香馥鬱, 遠聞百步。

崔書生每天早晨洗漱後常獨自賞花。

這天忽見一女郎獨自騎馬從邏穀中出來, 幾個青衣侍從跟在後面。

那一見, 便是驚豔。

只是驚鴻一瞥, 女郎便流光般去遠。

崔書生念念不忘, 記得女郎騎的馬, 也神駿異常, 絕對不是尋常人家。

明日, 早早候在那裡, 又見女郎經過, 慌忙跳出攔在馬前長揖, 言辭懇切道, “我性好花木, 這個園子內都是我親自種下的奇花異木。 現在正是繁花如錦花香襲人的好時節, 似乎值得貴客們駐足一觀。 我見你經常騎馬從此經過, 而僕役們走路到這裡一定會覺得疲累, 已經備下了酒菜香茶, 希望賞光稍作歇息。 ”

女郎昂首不顧而過。

後面一個青衣道擠眉弄眼笑道, “既然備下了酒饌, 還發愁我們不會來嗎?”

女郎回頭呵斥道, “為何隨便就和人說話?!”

崔書生有了青衣人的提醒, 並不氣餒, 仍早早備下酒菜。 第二天等女郎經過, 騎馬尾隨, 到了自己的別墅前, 又下馬攔在前面懇請女郎到家一敘。

女郎不理, 清冷如菊。

崔書生越發心頭火熱, 再三請求。

年老青衣僕役說, “馬疲人倦, 暫時休息一下也無妨。 ”拉著女郎的馬, 到了院裡讓女郎暫做小憩。

老青衣對崔書生道, “看來你還沒有成親, 又對小娘子一往情深, 我為你做媒如何?”

崔書生大喜, 跪拜感謝, 細問妙策。

老青衣胸有成竹, “我說的事情絕對沒問題。 十五天后是吉日, 你就還在這裡準備婚禮事宜。 現在小娘子姐姐在邏谷中, 身有微恙, 所以她常去看望姐姐。 我這一去就會稟明這些,

到時候就一起來了。 ”

崔書生隨後便按照老青衣的話準備, 到那一天女郎和姐姐果然都來了, 其姐也是麗質天生, 不輸其妹, 於是好事諧矣。

崔書生母親在舊居, 並不知道兒子已然成婚。 崔書生因為不告而娶, 不合禮法, 只說是買的婢妾。 崔母見過幾次女郎, 女郎執禮甚恭。

月餘後, 忽有人送飯給女郎, 甘香異常。

之後崔書生察覺母親慈顏衰悴, 慌忙問安。 崔母語重心長的道, “我只有你這一個孩子, 當然希望你長壽平安。 可是你新納的小妾, 妖豔嫵媚, 美色無雙。 我平生所見的圖畫雕塑都沒有超過她的, 必然是狐媚之輩, 來用美色禍害你, 我一直為此擔憂啊!”

崔書生去找女郎, 女郎涕淚交下, 道, “本來以為要侍奉您到終老, 卻被夫人認為是狐媚之輩。 明早我就走。 相親相愛, 只此一晚!”

崔書生流淚不止, 無法應對。

第二天, 女郎家的車馬到了, 女郎仍騎馬, 崔書生依依不捨的送行。 進入邏谷三十餘裡, 看到一條河, 兩岸奇花珍果, 不可勝數, 其間館宇屋室, 建造的奢侈如同王候。 百餘青衣人站在門外,

迎拜女郎, “小娘子, 崔生無行, 何必帶他一起回來?”簇擁而入, 留下崔書生在門外。 片刻後, 一青衣傳女郎姐姐的話, “太夫人懷疑, 崔書生便遣走我妹妹, 以後恩斷義絕, 不用再見面了, 然而我小妹到你家侍奉上下周全, 就該受這種不明的委屈嗎?”召崔書生進去, 譴責譏誚, 崔書生伏拜在地, 默默不辨。

女郎姐姐一通發洩, 對女郎說, “以後見不到了, 夫妻一場, 有什麼送給崔書生做個留念吧!”

女郎取出一個白玉盒送給崔書生。

崔生也留了物件後辭出, 到了穀口, 回頭一看, 千岩萬壑, 一時找不到去時的路, 慟哭一場回了家, 常看著白玉盒子鬱鬱不樂。

突然有一天, 一個胡僧敲門, 卻並不是化緣乞食。

“你有至寶啊, 請取出來讓我一觀!”

崔書生哂笑, “我一個窮讀書人,哪有什麼寶物?”

“貧道會望氣之術,知道你有異人贈與的寶物!”

崔書生心中一動,就取出了白玉盒。

“我願出一百萬錢買下它!”

這是崔書生無法拒絕的數字。

胡僧告辭,崔書生忍不住問,“女郎究竟是誰?”

“你的妻子是西王母的三女兒玉卮,她們姊妹都因貌美名揚仙界,人間哪裡找得到能與之相比的?可惜,你娶她時間太短,時間超過一年,你們就可舉家拔宅飛仙了!可惜!”

崔書生到死都在悔怨。

本故事出自唐人傳奇《玄怪錄》,其實中國古典故事就像現在《西遊記》《水滸傳》,作者常會留下言外之言,等讀者自品。

崔書生也算富足,一開始就希冀親近美色,投機心理極大,死纏爛打,急不可耐娶女郎,娶後不敢明言,送回女郎面對譴責默默不辨,打定主意占了便宜就走,後來再高價賣出離人送出的白玉盒,可見人品貪財好色猥瑣奸猾。

崔書生母親愛子心切,也不是省油的的燈,不把人命當回事,大戶人家做慣此事,可謂輕車熟路。

青衣僕人竟做了主人的主,這僕人好大膽!老青衣簡直是拉皮條的老手,而女郎半推半就全無性格,神仙做到這份上,簡直是恥辱。

一切似乎是個局。

胡僧是最後的推手。

最後一句“崔生歎怨迨卒。”

“迨”,等到,趁著。

看起來,崔書生未必活太大年紀,當只剩下崔母時,或許一切會見分曉。

“我一個窮讀書人,哪有什麼寶物?”

“貧道會望氣之術,知道你有異人贈與的寶物!”

崔書生心中一動,就取出了白玉盒。

“我願出一百萬錢買下它!”

這是崔書生無法拒絕的數字。

胡僧告辭,崔書生忍不住問,“女郎究竟是誰?”

“你的妻子是西王母的三女兒玉卮,她們姊妹都因貌美名揚仙界,人間哪裡找得到能與之相比的?可惜,你娶她時間太短,時間超過一年,你們就可舉家拔宅飛仙了!可惜!”

崔書生到死都在悔怨。

本故事出自唐人傳奇《玄怪錄》,其實中國古典故事就像現在《西遊記》《水滸傳》,作者常會留下言外之言,等讀者自品。

崔書生也算富足,一開始就希冀親近美色,投機心理極大,死纏爛打,急不可耐娶女郎,娶後不敢明言,送回女郎面對譴責默默不辨,打定主意占了便宜就走,後來再高價賣出離人送出的白玉盒,可見人品貪財好色猥瑣奸猾。

崔書生母親愛子心切,也不是省油的的燈,不把人命當回事,大戶人家做慣此事,可謂輕車熟路。

青衣僕人竟做了主人的主,這僕人好大膽!老青衣簡直是拉皮條的老手,而女郎半推半就全無性格,神仙做到這份上,簡直是恥辱。

一切似乎是個局。

胡僧是最後的推手。

最後一句“崔生歎怨迨卒。”

“迨”,等到,趁著。

看起來,崔書生未必活太大年紀,當只剩下崔母時,或許一切會見分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